2023-06-11 18:01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哈 雷



古镇沧桑自风流

 

   


  

闽北的四月,万物在寒意中挺拔了起来,山谷摇青,草木葱茏,鲜花烂漫,绿色携着盎然的生机从沉静伟岸的山头倾斜了下来。像“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画家兼作家的丰子恺曾感慨地叹道:春是多么可爱的一个名词!自古以来的人都赞美它,希望它长在人间。

春光作伴好时节,我们来到了始建于唐朝的闽北和平古镇,它是福建历史最为悠久的古镇之一,也是全国罕见的具有城堡和谯楼的大村镇。古镇风貌既有中原古风,又有闽北农耕时代的特色。除了古城堡及谯楼,还有袁崇焕题额的聚奎塔,有创建于五代的“和平书院”,还有“县丞署”“旧市三宫”“旧市义仓”“谢氏庄仓”和中乾庙、光源寺以及廖氏、黄氏、丁氏、赵氏、上官氏等家族祠堂、陈氏“贡元”宅等,雕梁画栋,飞檐斗拱,于四面“碧水丹山,珍木灵草”山水相互映衬。让我们品鉴春天光景的同时,又沉浸在悠悠古韵的千年岁月之中。

 

老街里的悠悠岁月

 

和平古镇位于闽赣交界处的邵武境内,古称“禾坪”,可见这里地势平坦,良畴万顷,盛产粮食,富饶美丽。20多年前我第一次走入和平古镇,也是一个雨意朦胧的春天早晨,古街巷虽显得有些零落凋敝,但雨后的鹅卵石地面色彩斑斓、光泽亮丽,感觉特别安静,时间好像都慢了下来。古宅、小桥、田地、云雾……就像一幅淡淡的水墨丹青。我一下子就被这条600多米长,宽6至8米,中间铺青石板,两边铺鹅卵石的街区所吸引,从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后来我去过许多古村落的老街,也见到过这类的街区道路。如福安的廉村等,一般都有条北上的古道,以中心青石板两旁鹅卵石铺筑,便于中间用来行走古时候的独轮手推货车。从这些磨得光滑的石面上,照见了当年这条古街繁华的景象。.由于历史上和平境内,中原人士多由此进入福建拓土生息,有“福建八府、殊山起祖”之说,故和平是中原文化进入福建的纽带、桥梁,街道上更是商贾往来、农牧熙熙攘攘之地。

这次随省作家采风团再次造访,古镇像一坛窖藏的美酒慢慢为我打开——街道贯穿南北城门,街面上还保留着些许招牌、档铺、柜面等,当年的市井街区痕迹依稀可辨。在这闽北崇山峻岭中,竟然蛰伏着一座商业重镇,曾被称作“福建第一街”!和平镇文体服务中心主任廖孝德对我说,历史上入闽三道之一的愁思岭隘道就在和平镇境内,是中原文化进入福建的重要通道之一。因北高南低的地形关系,街道随形就势形成“九曲十三弯”,有人将其形容为一条腾空欲飞的青龙。古街两旁分布着这种呈网状的卵石巷道有近百条,纵横交错,或长或短,或宽或窄,在高墙深巷里,显得古朴幽远。

作为邵武沟通江西和闽北的交通枢纽且物产丰富的和平,早在唐天成六年(926年)就已形成街市,五天一圩,商贾云集,附近府县和福州、江西等地都有大量客商前来进行纸业、笋干、茶叶、粮食等商品贸易,故宋以后又把和平称为“旧市街”。直到晚清,这里的商贸和经济还十分繁荣。清代时临街还建有兼作福州会馆的“天后宫”和兼作江西会馆的“万寿宫”。

我在城堡内青石板和鹅卵石铺成的小巷里慢行,沿着贯穿南北的街道往里走,两边林立的店铺多为木结构的民居,时而穿插着青砖琉瓦的宅邸。由于这里的游客不多,大部分店铺都没有开门营业。店铺主要还是做本地人的生意,因此物价也相对便宜。

除了2条街、39条小巷,还有面积10000多平方米的明清民居,其中不乏豪门巨宅和有价值的建筑,更让人仿佛置身于久远的年代之中,感受着当年古镇的繁华与沧桑。

微信图片_20230611180943.jpg


微信图片_20230611181038.jpg

和平古镇(建发、毕耕摄)

和平古镇里有近300多间青砖琉瓦、雕梁画栋、气派非凡的明清时代的古厝。即使是普通的木结构民居,其建筑风格也十分精致。廖孝德主任说,他从小在老街长大,过去街面赶集很热闹,土特产汇集地,民俗多,四面八方的人都涌到这里,每逢赶集街面上挤满了人。现在虽然重新开发,但和那时相比,还是沉寂了很多。

古镇南门虽然是后来修缮的,却是古镇的主城门,也是古镇的主要名片之一,因为它位于中轴线——“福建第一街”的起点。在古镇的四大城门中,只有北门和东门是较为完好地保留下来的古城门。东门街(通往东门的巷子)一直是由并排的两列石板铺成。雨后,石板路和砖墙被冲刷一新,色彩斑斓。墙上还残留着一幅“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宣传画。

和平这个“旧市街”历时千余年长盛不衰,作为商品贸易集散地的古街巷也得以延续并保持至今。每逢圩日赶圩者达五、六千人之众,造成拥挤和秩序混乱的局面。清道光三年曾对街道进行修整,整顿集市秩序,并在旧市街口立禁碑,碑文为:“道光三年,合市修理街道。此处狭窄,上下人多,两边不许堆积卖物,违者公罚。”碑为青石,高1米,宽0.2米,为“旧市三禁碑”之一,是和平古镇悠久历史和历史上作为商贸集散地以及历史上经济繁荣的见证。

岁月不紧不慢地流淌着,和平古镇静静地迎送着每个日出日落,聆听着熟悉又陌生的足音,注视着古镇发生的一切。

 

原生态修复留住了乡愁


来到古镇当年的县丞署前,还能感受到衙门重地的威严。但已经融入闽越地区的平和儒雅之风,是全国保留最完好的分县衙门。许多游客都想不到和平古镇竟如此丰富厚重,一座规制严谨的古镇里,竟然还存在着5座建筑精美气势宏伟的大夫第,名门望族在闽北地区备受尊崇。黄氏大夫第、廖氏大夫第、李氏大夫第,还有天后宫、万寿宫和三仙宫,也是和平镇文脉绵长,重视诗书耕读的重要物证。

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和平建城堡。周长360丈,辟8个城门,东西南北4个主城门上建谯楼,俗称“城楼”。北门谯楼因面对武阳峰,故又称“武阳楼”。现存东、北、西三座城门和东、北两座谯楼。谯楼均木构。东门谯楼为三檐歇山式顶,清同治间曾修葺。北门谯楼为重檐歇山式顶。城堡内古镇区面积0.43平方公里。

和平城堡很有特色和个性。和平城堡为民间自发集资建造而非官方所建,其城墙墙体是就地取材,全部用河卵石砌筑,与官方所建郡县城池用特别烧制的城墙砖筑造迥然不同。故又称土堡。

“古镇完整保留古味古韵,靠的是十来年持续发力。”从小在这里长大的廖孝德说,他亲眼见证了千年古镇这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

2002年开始,正是在省里的指导和支持下,古镇的保护开发工作翻开了新的篇章。邵武请来全国顶级专家——“刀下救平遥,以死保周庄”的中国古建筑文化保护神阮仪三,为和平古镇绘制了发展蓝图。留住古镇的烟火味,小镇将保护开发和环境提升两手抓,运用政策叠加效应,破解资金瓶颈,投入近4亿元建了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留住了原居民,留住了原生态。2002年开始修复至今,按“修旧如旧、以存取真”原则,培养一支当地古建修复队伍,对古镇内所有文物进行预防性保护和抢救性保护。古民居经立面改造和线缆下地,完成20多栋明清古建筑的收储和修缮,恢复600米古街风貌及青石板路面。

从此,古镇构筑了一种良性发展的生态,既留住小镇的“形”,又留住传统乡村生产生活,再现了农耕时代的气息与场景。

 

古建筑是历史的载体

 

古镇建筑风格均为封闭式的四合院式天井院,以斗砖封火墙围合成一个院落。亦有纵向数进和横向护厝相结合的大型合院。合院中前后数进中轴基本对称。院落中每进厅房的地面都渐次升高,正房又比两侧厢房高,以利排水。屋面均采用四面坡向天井的“四水归一”做法,以便“肥水不流外人田”。当地传统为“聚族而居”,故多座院落连环组合成院落群。单座合院自成一体,合院间又有公共通道并辟小门(当地俗称“孝顺门”)以相互沟通,既保留了独立的隐私空间,又可方便相互交往。院落群之间以小巷分隔,形成高墙窄巷的形态。高大的封火墙一般均为阶梯状迭落的三山或五山式“马头墙”,偶见以曲线构图的“观音兜”。山墙高低起伏,纵横交错,青砖黑瓦,马头墙又以孤线起翘,具有立面美观、层次丰富的韵律感。豪门大院多建牌坊式的砖石构门楼,平面是一字形式八字形,多为四柱三间一门,亦见二柱一间一门或六柱五间一门。一般木柱与石柱础或木柱础之间均有桎,以防湿气对木柱的侵蚀。常见在地面和地袱之间安装镂空花砖以排除潮气。

“花绽百姿草竞妍,鸟鸣千啭蝶翩跹。篷船摇橹漪澜丽,骏马扬鬃将甲坚。”这首题为《砖雕》的七绝,描写的就是和平古镇美轮美奂的砖雕。和平古民居建筑的一大特色是砖木雕饰内容广泛,内涵深刻,技艺精湛,而且浸染着浓重的传统文化精神,中国传统的道、佛、儒哲理广泛地体现在这些砖木雕饰中。如黄氏大夫第砖石构四柱三间一门牌坊式八字门楼,砖雕丰富精美,富丽堂皇,有简洁疏朗的图案,有内涵深刻的画面。四幅主画面采用粗犷的写意技法,谐喻“松鹤延年”“富贵长留”“竹报平安”“锦绣美满”。穿斗式构架,大式作法,木构件小巧细致,石柱础,均有桎,瓜柱、月梁、雀替、花窗、隔扇均有雕饰,尤以厢房门棂雕饰丰富精致。朝西的两座合院为避免夏日下午烈日直晒,厅堂檐前梁枋上设置了活动机关,用云母片制成遮帘,收放自如,非常巧妙,又不影响采光。有着浓郁的清嘉庆民居建筑特色,画面粗犷,图案简洁,风格独特,堪称上乘之作。且大量使用谐音、隐喻、象征手法,祈福吉祥,表达美好愿望和追求。

东门街进士巷李宅,为宋丞相李纲第七子秀之的后裔住居。斗砖封火墙围合成一个大院落,大门南向,门内空坪以小卵石铺地,空坪西侧为并列两座木构单进厅合院,坐西朝东,均为一厅两天井,两合院间辟“孝顺门”,既独立又相联。其构架均以抬梁式为主,梁柱用材硕大,均大式作法,象鼻斗拱较粗大。当地明代民居建筑典型标志的厅堂前两根“金柱”(俗称“现柱”),柱身以苎麻布裹住后施黑漆,木质柱础,柱均有桎。

黄氏“大夫第”,号“大东家”,位于镇区北门,清嘉庆间建筑,为嘉庆十七年(1812年)奉直大夫、直隶州五品知州黄映璧宅第。该门黄氏自雍正至嘉庆间祖孙三代均诰封为大夫,谓为“一门三大夫”。

廖孝德主任祖上留下的老宅廖氏“大夫第”,又号“廖健顺”,建于清同治年间,一门四大夫。“廖健顺”从清未到现在世代在和平古镇上从医,人人皆晓。廖老德高望重,主持镇上大事。当年能嫁入廖家就算是入了豪门,家中至今还挂着同治年间“贤孝可风”的匾额。老宅置有百叶窗和熬制鸦片的小壁炉,据说盖房子时用了天津建筑师的设计图纸,中西合璧。廖德昌自豪地告诉我,“习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曾到我家,不久前央视四套‘记住乡愁’还采访了我。”

走出他家门外,见南侧“课子楼”有一株古柏树从地面穿过楼板和瓦顶,破屋而出,近200年树龄,仍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古人建房时保留古树,让其穿屋而出,是中国古代哲学中强调天地自然、时空与人事的和谐,注重环境协调和生态保护的“天人合一”思想在建筑上的体现。

 

历史名人是古镇的灵魂

 

古镇自五代黄峭创办“和平书院”后,宗族办学成为传统,千余年来始终教育发达,文风炽盛,英才不断,名人辈出。出过137名进士,仅和平书院就曾培育出133位进士,明清时期的“贡士”、太学生更是数不胜数,著名文学、书法家也屡出不穷。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工艺等遗存相当丰富,更有大量传统的儒家文化、佛道文化浸透在建筑和习俗中,还有不少中原传统文化融合当地土著文化而形成的独特习俗,由此而形成了历史文化的积淀和缩影。

众多的宗族祠堂、家庙也是和平古镇的特点之一。保存下来的就有歧山公祠、赵氏宗祠、廖氏宗祠、丁氏家庙等。

张三丰是在这里出生的,创造了武当神功的辉煌;

峭山公是海内外“紫云黄氏”的鼻祖,和平也因此成为黄氏后裔寻根祖地;

朱熹曾也在和平传播理学,影响深远;

由明末军事家、民族英雄袁崇焕题写匾额的聚奎塔至今巍然屹立……

微信图片_20230611181013.jpg

和平书院

和平书院虽然呈现风烛残年的景象,但从规制和气势上还是能够体会到当年的盛状,书香门第在这里最受尊重。和平书院建于后唐,创始人黄峭山(871—953年),是中国最早创建的书院之一。唐时,黄峭山之父从河南到邵武做官时,发现和平古镇水向西流,山川大势非同寻常,因此把家就安置在了和平古镇。其子黄峭山的飞黄腾达,果真应证了和平古镇风水奇好的预测。从镇内保留下来的古建筑,就可以感受到这座古镇厚重的文化,以及淳朴的民俗民风。人们记住这位黄氏先祖,黄峭山被众多黄氏族人奉为先祖,受到顶礼膜拜。

漫步长满青苔的街巷,虽然弯曲狭窄,虽然破败颓废,韵味意境却是绵长厚重,无时无处不感受到悠远的文脉。我站在通往和平书院的青石板路上、古色古香的街巷里,仿佛回到了二三十年前的江南村镇,时光在此倒流。眼前闪过当年那许多青青子衿,就是通过这条路走向历史成就了功名伟业。

 

饮食文化是古镇舌尖上的记忆

 

似乎走过的每一个古镇都有属于自己的骄傲的豆腐,而和平游浆豆腐别样不同,其制作工艺堪称一绝:以前一天的豆浆徐徐注入新煮豆浆内并不断搅动,以旧豆浆作为酵母,故称为“游浆豆腐”,是纯绿色食品。古镇最为出名的当属这家“豆神豆腐坊”,其味纯正自然,鲜嫩可口,因而闻名遐迩。因豆腐也衍生出一系列地方菜肴,如泥鳅豆腐汤、油豆腐、烊豆腐等。油炸豆腐别有特色,有诗赞道:“温柔玉板满盘鲜,扑入油花唱又颠。金甲披身香四逸,千烹万煮总缠绵。”更有一样“泥鳅钻豆腐”堪称烹饪绝活。

古街萃集了各种邵武传统特色小吃,有包糍,脚掌糍,农家小酒等特色美食,味道赞不绝口。这些都是古镇本地人用大自然的材料手工制作的,从简单的小吃中可以看出她们心灵手巧,用智慧与大自然和谐共存。店铺老板乐于向游人介绍包糍等美食的制作方法,十分热情好客。

和平农村早已有稻田养鱼的习俗。每年春季插秧后,即在稻田中投入鱼苗,再适时投放些饵料,秋天稻谷成熟前排水烤田时即可收获成鱼。有人借此开发农事体验项目,创设“金秋拾稻”“稻浪抓鱼”等丰富多彩的农事体验活动,农家乐等新业态纷纷兴起。和平鲤鱼久负盛名,较之河鱼、塘鱼,其味更显鲜、香、嫩。因稻田养鱼,秋收时田鱼大丰收,一时食用不了,便熏制成干。和平熏鱼干尤其是鲤鱼干最为出名。它是置于糠上以微微的碳火熏烤而成,嫩而不涩,异香朴鼻,风味独特。

古镇人还利用本来只供行走的田埂种植大豆,不仅充分利用了土地,出产了大量黄豆。而且来年将田埂劈土入田,又是极好的有机肥料。

和平素有农家自酿米酒的传统,多在冬至日酿造,俗称“水酒”,旧志称为“冬酒”“双夹”。其酒甘甜香醇,口感好,后劲大。清顺治年间,按察使、户部侍郎周亮工入闽,誉其为“闽酒当以此为第一”。

在古街的一家茶坊,我惊奇看到一农妇在嚼“观星茶”,茶里所含的一种物质有碎铜钱的奇效,故又名“碎铜茶”。这种茶产于和平镇坎下村的观星山,有祛风清热、解暑消食、凉血润肝、止渴生津的功效。

此外,还有和平田螺、和平粮粉、和平包糍等,也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民俗文化是古镇历久弥新的活力

 

和平古镇保留下来的文化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当丰富,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戏剧舞蹈、民俗文化遗存俯拾皆是。仅舞蹈种类就达70余种,主要有花鼓灯、七巧灯、踩高跷、刀花舞等。

我来到禾坪戏院,戏院内展览有关邵武传统戏剧三角戏、傩舞、提线木偶的资料。三角戏在我国360多个地方剧种中被誉为全国地方戏曲“一枝花”,三角戏表现生活有许多讲究,反映了邵武纯朴的民风。始于奴隶社会的傩舞,表演起来犹如梦幻,超越时空,粗犷古朴,充满驱鬼逐疫、祭祀祈福的神秘色彩,与河北武安固义傩戏(捉黄鬼)可谓南北双壁,是中国古代巫傩文化的活化石。

古镇还保留着奇怪的风俗,农历四月初八,供奉太子菩萨,用糖水给菩萨沐浴,传说摸一下菩萨根就会生儿子。最早用铜铸,现用木雕,像俚语中说的那样“塑菩萨还要塑根”。

元宵,俗称“上元”。和平“上元”主要有三项活动:舞龙、张灯、“擎菩萨”。龙灯种类很多,但以稻草扎龙为魁首,任何龙灯与之相遇均须避让,体现了以“农为本”“立农重谷”的传统观念。有种独特而简单的“龙灯”,谓之“烛桥”,是在长板凳上安放点燃的蜡烛,每家扛一张,首尾相接,次第行走在街巷和田间小道,可长达上千米。远远望去,宛若一条长龙,蜿蜒游动,蔚为壮观。农历正月十四、十五两日,家家户户张灯结彩,“递相夸竞”。而以各宗族祠堂张灯结彩最为奢华壮丽。处处张挂各色新式巧样花灯,灯上或画画,或题词,或书联,或写谜。所有匾、壁、堂、廊、门、柱以及斗口、檐口、照墙也都题辞或贴联。所有联、词的内容及相应花灯的张挂和楹联张贴的位置均有详明的规定,载于宗谱之中。所谓“擎菩萨”,即是在十五日入夜后以官轿,抬出当地所崇信的地方神祗,如福善王、民主王、五通王、妈祖娘娘进行花灯游街。

农历八月初五举行神诞祭典与“摆果台”。据《中乾庙众簿》(即庙谱)载,八月初五日是福善王欧阳佑生日,也是和平“庙会”。是日,以中乾庙为中心举行“傩祭”即跳傩舞活动,俗称“跳番僧”。“摆果台”俗称“摆果子”,为“和平三绝”之一,八月初五日祭典时,把此前一年中的春笋、冬笋、杨梅、桃、李、梨、柑桔、枇杷等四季鲜果达300余种摆出祭神。这些保存了一年的水果仍色泽鲜艳,不腐烂不变质,如初上市鲜果,是村民门采用了特殊的保鲜技术处理。

和平素有种植苎麻织造苎布的传统,宋代已十分兴盛。苎布,亦称“夏布”,因其织机为木制,俗称“腰机”,故其布又称“腰机布”。至今和平仍有农妇以“腰机”织造苎布。

剪纸也是邵武的一种传统文化,在和平古镇中许多街道都会摆放有大型的剪纸作品。刀工精湛,图案精美,可以从中感受到多彩的邵武传统文化。

时近黄昏,我登上古镇东南狮形山上的“聚奎塔”,俯瞰整个古镇沐浴在夕阳下的美景全貌——远处谯楼飞檐上升腾着的是一缕农耕时期的烟尘,飘游出来的是一抹时光深处墨香,翻卷着的是白云清风和亘久不散的春色!

本文原载于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省作协“走进八闽”文化采风系列之《走进邵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