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奏鸣曲
吴建华
建阳地处亚热带与温带的过渡地带,气候等条件得天独厚,为现代农业提供良好的环境;贯穿境内的崇阳溪、南浦溪、麻阳溪,如同一架三弦琴,弹奏着铿锵有力的现代农业鸣奏曲。
建阳物产丰饶,葡萄、桔柚、茶叶、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名扬九州,是“中国优质果品基地重点县”“全国商品粮基地”“中国锥栗之乡”,“建阳桔柚”“建阳白茶”“小湖杨梅”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殊荣。
葡萄村的神奇
潭城街道考亭村,自古以来,以考亭书院闻名,考亭书院因朱熹而留名千古,来此瞻仰的游客络绎不绝。如今,这个村庄又以种植葡萄闻名遐迩,全村种植葡萄面积1480亩,成为福建省葡萄第一村。原先,这个村是没有种葡萄的。建阳市外资办原主任谢福鑫,1983年赴日本考察,带回100株日本友人赠送的巨峰葡萄苗,在建阳马伏农科所和考亭试种成功。经过建阳农业科技工作者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辛勤的汗水浇灌出累累的硕果,逐步向全市13个乡镇推广。潭城考亭、童游徐墩、麻沙水南、营口、水仁山等25个村,已成为葡萄专业村。建阳栽培的葡萄品种丰富,已引进葡萄品种132个,每年仍在不断丰富葡萄品种资源库。在生产上,巨峰葡萄种植面积占85%,欧亚品种提子等占10%,其他品种占5%。
其实,建阳人种葡萄的历史并不短,从外地引进和驯化出适合当地生产的系列葡萄栽培品种达二十多个,并建立葡萄品种园,引进世界各地葡萄品种一百三十多个。近年来建阳葡萄产业发展迅速,每年均以2000亩的发展进度递增,截止2015年底,全区葡萄面积达三万多亩,总产五万多吨,年产值两亿多元。
在考亭村,广丰源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朱坤华向我们介绍了考亭村葡萄种植的情况。他说:“除了巨峰葡萄外,还种植了红地球、瑞必尔、制酒葡萄北醇、赤霞珠等引进品种。目前,村里有80%的农户栽种葡萄,一亩收入近两万元。此外,还套种一季蔬菜及白云豆、四季豆、苦瓜等。”朱社长陪我们去参观种苦瓜的葡萄园,一根根苦瓜藤上,结满了丰硕的苦瓜。据说,中国葡萄协会会长、北大教授无疾对朱坤华热衷于葡萄事业很是赏识,还准备请他到外省指导。当我问及考亭村的葡萄为何好销时,村支部副书记张赞童回答道:首先,口感好、比较脆;其次,地理条件好,地处三角地带,大量卖到江西、南昌、泉州,一天十多车,大十几万斤;第三,与旅游业结合起来,随着旅游人数的不断增多,葡萄外销也与日俱增。
为了加速葡萄产业的发展,建阳已建立了一整套适合当地生态环境的葡萄栽培技术规范,建成了葡萄生产服务体系,能为果农有效提供葡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无公害栽培、设施栽培、立体种植等栽培模式得到普遍推广。早、中、晚熟品种合理搭配,有效地延长葡萄供应期,并建设了一个年产万斤的葡萄酒庄,十个葡萄专业合作社,不断开拓葡萄营销渠道,解决了大部分葡萄的产销问题,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举办“葡萄节”,是拓展建阳葡萄影响力的有效举措,为此,建阳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六届“葡萄节”。建阳计划用五至十年的时间,把葡萄面积发展到十万亩。据建阳经作站提供的建阳区葡萄产业的工作重点,一是不断扩大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种植规模,推广葡萄生产“五新”技术,实现优质、稳产、高效;二是继续引进葡萄新品种,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生产的早、中、晚熟鲜食和酿酒品种,优化葡萄品种结构;三是培育造就一批“乡土人才”“葡萄能手”,提高广大果农的科技素质和技术水平;四是抓流通、树品牌,拓展葡萄流通队伍,申报一批无公害、绿色品牌,提升建阳葡萄品质;五是延长葡萄产品链,重点抓产品加工,采用新工艺酿制葡萄酒,建设一批年产万斤的葡萄酒企业,不断提高葡萄附加值;六是不断提升建阳葡萄的知名度,办好两年一届的“葡萄节”,通过各级媒体提升建阳葡萄的知名度。
桔柚的奥秘
桔柚树看起来既不像桔子树,也不像柚子树,人们会问,为什么取名“桔柚”呢?高级农艺师谢福鑫说:“建阳的桔柚,是由桔子和柚子的杂交后代选育出来的,通过有关专家评审,因其变异性状稳定,所以被定名为建阳桔柚。”“桔柚有叶翼,有叶刺,而且是一个结果枝挂一个果,蜜桔则是成串挂果。”桔柚协会会长方金妹如是说。
建阳桔柚,又名“潭甜桔柚”,是桔和柚的芽变新品种,于20世纪80年代初由建阳农科所研究培育。2003年通过福建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确立为建阳自主创新新品种。2007年,建阳被授予“中国优质果品基地重点县(市)”。适应性好、抗逆性强、生长快、优质高产。米丘林在天之灵,也会发出赞叹。
目前,全区种植桔柚三万亩,产值四亿元。建阳桔柚得益于建阳优质的土壤和特殊的气候环境,又结合了桔和柚的杂交优势,生产出的桔柚口感很独特。2008年建阳桔柚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申请,获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同年,建阳桔柚国家级示范区在建阳落户。2011年11月,建阳桔柚获地理标志保护;2011年7月,由建阳农业局经作站向国家工商局上报关于“建阳桔柚地理证明商标”申请,2012年12月获得批准,2013年9月已有16家建阳桔柚果园业主投入使用,建阳桔柚已成为建阳当地特色的名优水果。
桔柚究竟有哪些优异表现?据介绍,桔柚既抗寒又耐高温,且抗病性强,只需四年就可达到丰产期,一般亩产6000—8000斤,高的可达一万多斤,通常在12月中上旬成熟上市。为避免霜冻,也可提前采摘存放起来,储存期可达五个月。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范恒胜介绍道:“通常桔柚采摘下来后,在自然条件下存放几天,能增加其糖度,口感和卖相也会更好些。”建阳桔柚既有桔子的甜味,又有柚子的香味,很好吃。经销商也反映良好,说桔柚在北京市场能卖到十多元一斤,除了销往北京,还卖到太原、石家庄、呼和浩特等地。
桔柚树姿开张、树势较强,肉质细嫩、化渣、汁液丰富、风味清甜、果实无核、品质优良,果肉呈黄色,可食率达87%,抗病虫、耐储藏,单果重180—250克,外观艳丽。桔柚功效明显,因其含有大量维生素C,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还有增强体质的功效。它帮助身体更容易吸收钙及铁质,所含的天然叶酸,对怀孕的妇女有预防贫血的功能。桔柚不仅让人们享受到味觉上的感受,且有美容的效果。建阳桔柚还是医药、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其果实性凉味甘,具有生津止渴、润肺化痰、理气健胃、散结止痛、醒酒利尿等多种功效。
建阳农业局经作站站长熊焰告诉我,区里重点抓六大产业,这六大产业是葡萄、桔柚、水稻、茶叶、食用菌、畜牧。除了搞好项目的配套,还配备六个首席专家,每个产业一位。每个村配20个指导员,每人指导十个示范户,带动全村。指导员要符合三个条件,一是有技术,二是有热心,三是口碑好,从而在全区形成网状的服务机构。对病虫害、灾害有预案;对霜霉病、灰霉病、炭疽病,做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林下经济的起步
时下,全省各地的林下经济,如火如荼地发展,生态环境优越的建阳也不例外。建阳山清水秀,层林尽染,森林面积1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5.1%,森林资源居全省第四位,为全国南方重点林区之一,是全国首批、全省首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素有“林海竹乡”的美称。
2014年,建阳已具备了林药、林苗、林菜等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并出现了一批初具的示范场、户。如大闸国有林场在自有成熟人工林、杉木林下,已试种三叶青一百八十多亩、种植金线莲十多亩,在树上种植铁皮石斛16亩,形成一个县级林下种植示范基地。建阳麻沙镇竹洲村王灼东,已在梨树林下种植七亩铁皮石斛。红旗国有林场将在自由成熟的混交林下种植50亩三叶青、富贵子。蕉溪国有林场也将在自有成熟人工林、杉木林下种植三叶青50亩。林苗模式上,溪东国有林场将在自有成熟人工林、杉木林下,种植名贵的楠木100亩。福建马头实业有限公司实施林菜模式,已在油茶林下试种黄花梨130亩。
说起建阳林业局大闸国有林场,是发展林下经济的佼佼者。这个创办于1958年的国有林场,位于建阳徐市镇,距城区30公里。林场经营区总面积97万亩,下设场部、上际、黄坑、南槎、盖布、乌龙源六个工区。现有活立木蓄积量350065立方米,其中商品林蓄积量293767立方米、生态林蓄积量56298立方米。林场森林覆盖率93.5%,年均采伐蓄积量5000立方米。林场利用丰沛的森林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目前已经种植三叶青、金线莲、铁皮石斛、草珊瑚等林下中药材610亩。
三叶青学名“三叶崖爬藤”,俗名为“金线吊葫芦”“石老鼠”“石猴子”“土经丸”,系葡萄科崖爬藤属植物。三叶青以块根或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撷,晒干或鲜用。具有清热解毒、祛风化痰、活血止痛的功效。同时,可用于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百日咳、淋巴结结核、痢疾、支气管炎、肺炎、咽喉炎、肝炎及病毒性脑膜炎。此外,还可外用治毒蛇咬伤、扁桃体炎、跌打损伤等。三叶青,可谓是植物抗生素。种植面积530亩,亩产值达八至十万元。
金线莲别名“金线兰”“金丝草”,为兰科开唇植物花叶兰属多年生珍稀中草药。在民间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素有“药王”“金草”“鸟人参”等美称。成分中氨基酸和微量元素两者的含量,均高于国产西洋参和野山参。它们与牛黄酸、多糖类成分具有营养、抗衰老、养肝护肝、调节人体机体免疫的作用,且具有清热凉血、除湿解毒、平衡阴阳、扶正固本、阴阳互补、生津养颜、调和气血及五脏、养寿延年的功用,能全面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目前种植面积20万亩,亩产值达10.5万元。
铁皮石斛又名“黑节草”“云南铁皮”,属微子目,兰科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具有滋养阴津、增强体质、补益脾胃、舒清虚热、护肝利胆、抑制肿瘤、降低血糖、强筋降脂、滋养肌肤、延年益寿的功效,种植面积60亩,亩产值达八至十万元。
鉴于建阳林下经济仍处于初始化阶段,规模较小,没有形成规模优势和龙头企业,市场组织化程度和管理水平较低。目前,他们选择适宜当地的林下经济模式,在发展循环经济上做文章,利用林下空地发展三叶青、厚朴、黄精、楠木、食用菌和饲养家禽,为林木提供有机肥料,走混合循环发展之路,既促进林下经济的发展,又为农民增加收入。
雄壮高亢的现代农业鸣奏曲,正在建阳广袤的大地上奏响。
(本文原载于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省作协“走进八闽”文化采风系列之《走进建阳;图片来源于南平市建阳区融媒体中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