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06 16:52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蔡天初



 

蔡天初

 

 

有一些地方,你工作过、生活过,留下历史印迹,就会一辈子牢牢记住它。比如菇都古田,我一直都视为家乡,把爱寄存在那里。

 

一、古田银耳

 

我曾在古田工作了6年整。所以步入古田,我就感觉亲切。古田香菇、白木耳有无尽的故事。

早在1977年春,姚淑先经过长达9年百余次反复试验,采用瓶栽银耳新技术,周期缩短为3540天,原料利用率提高10倍。19801031日,《人民日报》刊登《古田县有八分之一人家瓶栽银耳》一文,仅162字,被国内20多家媒体转载,掀起了一股学习“古田瓶栽银耳”的浪潮。全国来访来信涌向古田。1982年,时任福建省委书记项南,考察古田食用菌生产后倍加赞赏,亲自在《福建日报》上发表《尖子赞》一文。报端的宣传,上级的肯定,大大推动了古田银耳生产。

关于栽培银耳的记忆,是家家户户有高压灭菌灶、烘干房,烟囱林立。可如今,这些炉灶、烘干房难觅踪迹,统统被现代规范化工厂所取替。据介绍,现在菇农只要打个电话到“棉籽壳销售店”,报个所需的辅料品种、数量,店家就将所需材料及时送进厂。不一会儿,从伴料、干燥、制筒、灭菌到接种,都在工厂“一条龙”生产完成。然后,菇筒由工厂的“集装箱”送到菇农家,在菇房种植约40天,出菇后再送回工厂烘干加工,出产品。同时,菇农也可委托工厂收购,代售成品。菇农说:现在种银耳为“两头在外”,简单!

大桥镇苍岩村姚建炎厂长告诉我们说,现代规范化工厂投产后,全村仅剩下一个“灶”,他现在厂里每天出菌菇筒约12万筒,一年出3000万多筒。据他介绍,近年,大桥镇涌现出像苍岩村这样规模化流水线生产厂有40家,每年生产超过10亿筒,占全县的50%以上。规模化流水线生产厂既消化了废菇筒,又节约成本;既节约土地,又减少了污染;既减轻了劳动量,又生产出高质量的银耳。陪同我参观的主人,掩盖不住内心的喜悦,说:“目前,古田银耳产业的生产、包装、物流、营销、商务、科研等各行业都涌现出许多‘菇二代’的身影,他们既继承了父辈的经验,又带来革新的思想,勇于创造和接受新事物、新品种和生产的新模式,让食用菌之都的可持续发展后继有人。”目前,有多名“菇二代”获得了“省科协金桥工程一等奖”和“县科技进步奖”等。其中,城东街道极乐村陈延坤子承父业,大学毕业后返乡从事银耳生产,成为全县少有的几个能够全面掌握“古田银耳”规范化生产新工艺的能人。

 

二、大甲香菇

 

袋料栽培香菇技术革命最早发生在大甲乡。1982年,彭兆旺将袋栽香菇从室内移到室外搭“73阳”棚栽培,成为“袋料菌棒栽培香菇”首创者。有意思的是,我到古田县委履职,不过一日之隔,当时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江宋堂,向我推荐在《人民日报》刊出的两篇简讯:《一农民发明栽培香菇新技术》《大甲香菇生产半自动化》,引起了我极大关注。

大甲乡当时是古田县最贫困的乡,远离县城,山道崎岖难行,从城关出发,汽车颠簸上5个小时才能到达。,那里水冷地瘠,农民靠种红薯当主食。在香菇棚里见到彭兆旺,巧的是,他正在移动菌棒,他如数家珍:“这是1984年冬,从古田与宁德交界的天湖山中寻觅到五朵大香菇,通过分离提纯驯化,培育出适应大甲气候条件,高产的H3G303菌种棒。”他还对我讲起一个故事,开始时在实验室培养出的香菇肉薄、柄长、味淡,有一天听说,溪中树荫下的浮物长出香菇,他到现场观察,说明香菇要在高湿、野外才长得好,经反复夜以继日试验取得成功。对我来说,那可是陌生的菇棚,一筒筒菌棒从我眼前而过,才恶补了一下种菇知识。但令我感动的是,彭兆旺从事食用菌研究和开发,发明的“袋料菌棒栽培香菇”技术,使香菇生产的周期从24年缩短为8个月左右,成本降低50%60%,产量提高56倍,成为又好又快发展香菇生产的典范,列入国家级“星火计划”重点项目。而他把致富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父老乡亲,还为乡亲送去菌种,无偿现场指导。在他看来,“帮别人,也是做人的一种品格”,“让行动点燃力量”。在他带领下,1986年全乡总产值和人均纯收入比1981年翻了5倍,全乡农民靠袋料菌棒栽培香菇脱了贫。所以有人说,古田是香菇的故乡,香菇的故乡在大甲。1993年,彭兆旺又成功研发了“仿气候工厂化栽培花菇”技术,通过了福建省科委鉴定,为工厂化周年生产食用菌铺平了道路。1997年又攻克菌棒海上运输技术难题,在上海成立了菌棒制作基地,已经开始成为一种新型食用菌生产模式。他获得了全国科技致富能手、福建省劳动模范、全国星火科技先进工作者的荣誉称号。

 

三、菌花朵朵


20世纪80年代接连掀起银耳、香菇栽培两次浪潮之后,90年代,掀起了人工栽培竹荪的第三次浪潮。

长期以来,竹荪一直处于野生状态,因为生长条件相当苛刻,娇贵难长,历来被认为是珍奇稀罕之物,列“四珍”(竹荪、猴头、香菇、银耳)之首。由于采收菌蕾破壳开伞至成熟,一般12小时即倒地死亡,得之更难。因此,当竹荪开伞待菌裙下延伸至菌托、孢子胶质将开始自溶时就要即时采收。教科书上记述“竹荪只能野生”,因此人们给予了众多的称呼,被誉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如今,终于让人们撩起她神秘的面纱,创造出食用菌生产的又一奇迹。

据介绍,近年来,竹荪在栽培技术上又有新的突破,采取“免棚生料开放式栽培法”,栽培原料从竹子改为农作物秸秆,不仅稳产高产、省工省料、降低成本,而且拓宽栽培领域,解决了“菇粮争地”的矛盾。实现了春季接种,当年夏季收成,生产周期缩短2/3,单产提高10倍。这是古田菌业史上十分华彩的一页。

如今,古田食用菌菌类已从1998年的“十菇两耳一皇后”,发展到猪肚菇、白茶树菇、大球盖菇、蟹味菇、姬松茸、滑菇等等,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有36个食用菌类。更可喜的是,在古田食用菌业一路走来所呈现出的日新月异的浪潮中,走出一批又一批全国农村科技星火带头人,创造骄人的历史。

古田县食用菌产量每年均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2012年,全县食用菌总产量达70多万吨,生产12亿菌袋。古田县成为全国产业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科技最强、营销最广、品牌最响的“中国食用菌之都”。


四、市场战略


古田食用菌交易市场20世纪80年代后期建成并投入使用,多次举办了全国性的食用菌产品、技术、设备交流会。在历史的演进中,具有交易、加工、检测、仓储、科研、会展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孕育出了独特的食用菌博物馆以及信息平台,成为全国最大的食用菌批发交易市场,并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第七批定点市场。

交易市场每天从清晨开始,菇农与经销商,每天在这里频繁地交易着,产销率达98%以上,一天的交易额就超百万元,年交易额达6亿多元。“哪里有食用菌,哪里就有古田人;哪里需要食用菌,古田人就把食用菌送到哪里”。

近年来,古田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促进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的九条意见》,有效推动“基地化、工厂化、品牌化、科技化、市场化”发展战略的实施,用“智”启动市场、用“力”拉动市场、用“活”网络市场、用“品”征服市场。

用智启动市场。充分发挥县食用菌研发中心的科研平台作用,外接高校,内联民营科研所,加强科研攻关和技术对接,并不断加大推广普及力度,开展科技服务市场工作。今年以来,紧紧围绕做大做强项目这个抓手,增进项目对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提升作用。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已落地建设:与福建农林大学签订《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设菌业研究院;与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签约,成立“国家菌草工程研究中心示范推广基地”;与宁德师范学院签订合作协议书,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用力拉动市场。古田拥有民营科研所30家,营销队伍达3万多人,专业制菌场一百多家,专业人员一千多人,形成了从原辅材料供应到科研、制种、栽培、加工、销售、机械设备、技术推广及其他各个环节的专业队伍体系,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县晟农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就是很好的例子,合作社同心协力,由返乡乡民刘振房为主的7户农户集资发起,短短3年间,合作社通过会员制菇农入股分红的模式,统一生产、销售,使企业不断扩大,现有会员230多名,并带动5个乡镇农户生产菌包160万袋,日产海鲜菇10吨。又如,在平湖镇新舫村,由商会会长郑永祥牵头,50多名会员组成益民食用菌专业合作社,采取了自动化的调湿、调温、通风措施,上规模地生产杏鲍菇。目前,全县工厂化生产企业达到25家,实现了一年四季均能产菇,满足了市场需要。

用活网络市场。如今,古田菇品价格经过网络发布,确定全国食用菌交易的基准,成为菇业市场链中一个环节。食用菌鲜品销售对快捷的物流要求特别高,这也是开拓网络市场,从电子商务打开销售市场的一大优势所在,目前网店已发展近80家,形成干品采购、生产加工、物流存储、客服销售、快递运送的“一条龙”,仅中铁快运公司每天配送鲜菇量达三四千件,干菇3040吨。去年网络营销额突破亿元,成为食用菌销售市场的一个新亮点用。

用品征服市场。多年来,古田推进科技创新,在食用菌新品种引进、培育、驯化和专用生产器械开发等方面都取得突破性进展,有19项新机械、新机具、新技术、新产品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此外,政府还对做强精深加工企业给予不同程度的税收奖励,开发生产了食用菌调味料、食用菌罐头、糟制食用菌、纳米银耳粉等10多种产品,特别是“银耳多糖”成功提取以及以“银耳多糖”为原料的银耳曲奇、银耳黄酒等产品开发,使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据介绍,凤都镇上坪村的翔胜公司,采用绿色循环种植模式,每年58月采取稻草、牛粪为原料生产草菇,9月至来年4月,再以草菇下脚料生产蘑菇,蘑菇采收完毕,又以蘑菇下脚料为有机肥种植农作物,保护了资源,生产出有机菇。正因为有着这样一个个科技兴菇的先例,生产出的环保绿色产品,备受追捧。

古田是我常来常往的地方,这是一座动人的小城,还没有离开,我便开始想念……

(本文原载于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省作协“走进八闽”文化采风系列之《走进古田》;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