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 奇 大 布 村
唐 颐
大布是松溪县人口最多的一个行政村,达3600多人。
大布是松溪县第一个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美丽乡村。
松溪河环绕大布村缓缓流淌,流淌了千余年,也流淌着古今传奇。
中国不少古村落的肇基地,往往归功于动植物,或是一只耕牛看上了这里丰美水草,赖着不走:或是这里几棵大树,蔽荫数亩地,风水绝佳。大布村也不例外,相传早年间,有个名叫岩石下的地方住着一户李姓人家,一天,他家中怀孕的母猪突然丢失,几天后返回寻食,肚子空瘪瘪,显然已经生产了。主妇给母猪喂食后,悄悄跟随母猪来到松溪河边,发现芦苇丛中,一群小猪酣睡一起,一副香甜安宁状。主妇让丈夫前来观看,他们一致认为,猪有灵性,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决定迁居于此。
后来人们笑谈:大布村的肇基归功于一只母猪。其实这种说法丝毫不用羞赧,因为中国农耕社会,猪与家庭关系最为密切。甲骨文中,“家”的字形,上面是“宀”,表示与房室有关;下面是“豕”,即猪。这表明在古代,“家”的构成往往与养猪有关。
李家新盖的草庐比原先茅屋宽敞,为之起名“大铺”。此地逐渐成为闽东北与浙西南边境的水上交通要冲,码头日益繁忙,人口不断增多,鼎盛时期,全村有篷船、竹筏180条,成为松溪县五大集市之一,被誉为“大埠”,后又因谐音演变为“大布”。
大布罗汉寺,始建于五代十国闽龙启二年,距今已有1190多年历史,现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有史料记载,罗汉寺为南唐光禄大夫、尚书孟仁泽所建。相传,孟仁泽年轻时进京赶考,乘船经过大布,忽见十多个和尚沿着河岸走来走去,便泊船上岸察看,却不见和尚踪影。只见一块空坪上,萋萋草丛中,十八块大石头分列两旁,就像十八个罗汉。孟仁泽顿悟,自己在船上看到的和尚即是这些石头,即跪下许愿:佛啊!我孟仁泽这次进京考试,如果高中入仕,一定在这里盖一座罗汉寺。
孟仁泽果然高中进士,官至尚书,有一年回乡省亲,居然忘了自己许下的愿,船经大布未停,行驶到上游岩下村歇晚。次日起床一看,船漂回了大布村,孟尚书以为是船未拴牢的缘故, 再下令将船撑回岩下歇息,岂料次日又漂回大布。此时他才恍然大悟,赶紧下船,跪在罗汉石前谢罪:佛啊!您放我先回去,等我进京启奏万岁,领旨前来建寺。说也奇怪,这回他的船顺利抵家。不久,孟尚书请来圣旨建造了罗汉寺。
大布古村(朱建斌 摄;下同)
有趣的是,大凡佛寺的天王殿,都有四大天王,但罗汉寺却只有两大天王。相传,孟尚书建好罗汉寺后,其夫人问他:把我的名字题上去了吗?孟尚书回答:没有。夫人生气了,就自己捐资在河对岸建造一座资寿寺,但建好后,没钱塑四大天王,便叫人去罗汉寺搬了两尊过来。从此,罗汉寺两尊天王管“风调”, 资寿寺两尊天王管“雨顺”。民间把这两座寺庙称为夫妻庙,夫妻双双去烧香的习俗延时至今。
1942年浙东抗战局势紧张,浙江大学龙泉分校曾迁到罗汉寺,坚持办学两个月。我国著名学者、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胡裕树,在20世纪90年代撰写《松溪足迹》一文,回忆在罗汉寺艰难办学经历。
大布人秉性刚烈、充满血性。据《松溪县志》载,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冬,倭寇进犯松溪县境,围困县城41天。大布人王章率50余名村民在炮楼前宣誓出征,参加松城保卫战,王章和一起壮烈殉国的有100多名义士,他们用血肉长城抵御了倭寇进攻,取得了松城保卫战的胜利。而今,中央巷炮楼犹在,上书一副对联:安堵如常一方保障,屹立不动百里长城。仿佛在提醒人们,不忘那段壮烈往事,居安思危。
大布人古风犹存、剑胆琴心。古码头上,一棵古樟,饱经风霜仍枝繁叶茂,被誉为“讲理樟”。大布村从古至今,只要邻里发生矛盾纠纷,双方便会来到古樟树下,请来德高望重长辈当评判,双方各抒己见,讲事实、摆道理,长辈评判是非,化解矛盾,促进双方握手言和。如果裁决一方明显理亏,理亏方就会自觉地买一对蜡烛、一串鞭炮,到樟树下点烛燃炮,以表赔礼道歉之意。
码头附近有一块“奉禁碑”,立于清乾隆三十四年 (1769),碑文内容是禁砍大布村东面樟垅山一带与闽浙两省结合部的森林,以利于保护水源和水利设施。碑文阐述了林木、水粮的相互依存关系,体现了朴素的生态意识。
仁泽书院创建于清同治年间。“仁泽”这两个字既是感念孟尚书的遗爱,又寄托了继承发扬传统儒学的理想。据统计,明清两代,大布村培育了贡生、监生、庠生、廪生、太学生、武庠生计146名。新中国成立后,大布村出了众多的博士、硕士和大学生,其中一位佼佼者名叫李良松,曾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他对“古文化与医学”研究颇深,名气甚大。古语曰“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大布村清朝就出了位名医李梦蛟。他生于1810年,卒于1896年,自动习诵经书,专心研究《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医学典籍,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松溪县令刘钧锡赠其“功侔良相”匾额褒扬。
大布村耕读之风不断得到弘扬,20世纪50年代,国家开展扫除文盲和推广普通话运动,全村青壮年非文盲率达98%,青壮年以下会说普通话的达92%。1960年,大布村被国务院评为“全国业余教育先进单位”,并选派代表进京领奖,受到周恩来总理等国家领导人接见。
大布民俗文化村
大布不仅有松溪河环绕着村庄,还有一条运河穿村而过, 这条运河全称“六墩引水工程”,当地人却喜欢叫它“松溪红旗渠”。1966年,松溪县为解决农田灌溉问题,从浙江庆元县筑坝引水,修筑了一条运河总长51千米,穿越大布村1.8千米,沿线灌溉农田2万余亩。红旗渠面宽6米、底宽3.5米,现在仍在使用中,成了大布村的一道风景线,也记录了那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时任县委书记王乐道率领6000余名干部群众、奋战4年、凿洞7千米、架渡槽8座,成为一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历史。
2024年初夏,我走进村庄,好像走进了一个大工地,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工作场面。河东乡宣传委员小张自豪地说:“大布村得到多渠道投资3亿多元,今年必须完成2.5亿元投资额,特别是用于古民居保护修缮的任务很重,大家都很努力。我相信到了明年,大布村一定会让游客感觉古韵悠悠又朝气蓬勃。”
科诚科普植物园是一位民营企业家创办的,去年刚落地,园区占地90余亩,其中珍贵苗木观赏基地50亩、植物展览馆面积8 亩。总体规划投资2.1亿元,现已完成投资2000余万元,建成了游客集散中心、游泳馆、珍贵苗木园、标本馆等;下一步还将建设罗汉松盆园、银杏园、紫薇园、茶梅园、玫瑰园、楠木园、水果采摘园等。我们参观正在建设中的园区,确实感觉一派朝气蓬勃的景象。
大布村原有一所小学,现已停办。县有关部门看上了这里离县城近(5千米)优势和优美环境,投资6600多万元,将小学改造扩建为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目前,新建的教学楼和宿舍楼已基本完工,足球场修整和其他设施改造也进入尾声,准备迎接9 月初的开学。届时,大布村增加外来人口1000多人,又注入一股朝气蓬勃的精神。
我颇欣赏“古韵悠悠又朝气蓬勃”的说法。确实,绕着大布村流淌了千余年的松溪河,继续为大布村流淌着新的传奇。
(本文原载于《走进“八闽旅游景区”·松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