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2 23:41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马照南



只此光泽:一抹青绿染东南

 

马照南

 

 

世间光影万千,为何独独这片藏于武夷山脉西麓的土地被称 “光泽”?或许是因为,武夷山最高一道山脊在此俯身,将漫天青翠抖落进闽江源头的河谷,便让每一寸光阴都充满着生机、浸满了绿意?

光泽,宛如一颗隐匿于武夷山脉西麓的绿宝石,以独有的青绿之色,晕染出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绮丽长卷,处处跃动着活力、处处荡漾着诗情。

踏入光泽,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蜿蜒流淌的溪流。溪水清澈见底,宛如一条条碧绿的丝带,在小城的怀抱中、在光泽的大地上轻轻舞动。溪水清澈至极,仿佛一面面镜子,倒映着两岸的青山绿树。水底的鱼虾清晰可见,它们自在地穿梭于水草之间,时而嬉戏,时而停歇,怡然自得。阳光洒下,溪面波光粼粼,闪烁着细碎的金光,与两岸的青绿相互辉映,构成了一幅幅如诗如画的山水图,让人不禁想起古人笔下“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的美丽意境。 

图片.png01.png

光泽玲珑溪谷水景

玲珑溪谷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魅力。我第一眼看到它便被深深吸引,似乎比北欧的冷峻峡湾更添几分温润诗意。它静卧于武夷山国家公园西入口的葱茏绿意中,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长卷。最动人心魄的,当属那座冠绝天下的“玲珑”竹桥。它斩获 2024 年国际桥梁大会最高奖“亚瑟·海顿奖”,并非仅因其建筑之美,更因它是凝固的山水诗篇。黄褐色的五跨圆竹——钢混合拱桥如长虹卧波,倒映在溪流中,与两岸青山勾勒出凤凰展翅的映像。桥身架构行云流水,每一道弧线都凝结着工匠的心血,仿佛在诉说千年传承的技艺密码。小径咖啡飘着醇香,懒生活民

宿枕水而眠,美术馆收藏着光影与自然的私语,玲珑哨卡守望岁月悠悠。这里的每一寸风景都浸润着东方美学的灵秀,让北欧的苍茫林海也仿佛失了几分细腻的情致。 

图片.png02.png

光泽玲珑竹桥近景

站在桥上,风是最温柔的访客,它携着武夷云雾的湿润,混着溪畔野花的甜香,掠过耳畔时,还带着草木抽芽的簌簌轻响。

脚下的溪水叮咚如琴,跳跃的浪花撞在石上,溅起细碎的银光;林间传来画眉的鸣啭,与远处山雀的啾唧应和,谱成一曲自然的交响。抬眼望去,两岸青山被溪水揉碎成粼粼波光,竹筏划过,便在画卷上添一道灵动的涟漪,这分明是连接人间与仙境的虹,是比北欧峡湾大桥更具灵魂的东方建筑史诗。

往前走,便进入了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腹地。这里的山,巍峨而又灵动。山峰高耸入云,直插天际,仿佛是大地伸出的巨人手掌,想要触摸那湛蓝的天空。清晨,山间云雾缭绕,宛如仙境一般。云雾缓缓流动,时而聚拢,将山峰笼罩其中,山尖若隐若现;时而散开,露出山峰的全貌。青翠的山峦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迷人的光彩。山上植被茂密,四季常青,从山脚到山顶,覆盖着层层叠叠的树木,有高大挺拔的松树、枝叶繁茂的樟树,还有那修长秀美的翠竹。沿着山间小径攀登,一路上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各种不知名的野花点缀在草丛间,红的、黄的、紫的,

五彩斑斓,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听着鸟儿的欢唱,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抬眼望去,远处山峦连绵起伏,层峦叠嶂,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仿佛是一幅用绿色渲染的水墨画,随着视线的延伸而逐渐展开。

俗话说:“好山好水出好茶。”光泽,作为正山小种红茶的祖居地,每一片茶叶都浸润着千年茶文化的底蕴。这里的茶树生长在海拔数百米的高山茶园,昼夜温差大、漫射光充足、土壤富含有机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出独特茶质。经传统工艺精心制作,茶叶外形紧结匀整、色泽绿润,香气清冽馥郁似兰桂,沁人心脾。冲泡后的茶汤色泽清澈明亮,滋味鲜爽甘醇、回甘悠长,仿佛将春天的气息凝于茶汤之中。“光泽红茶”与“GANKENG 1662”公共品牌的创立,如两颗明星照亮当地茶产业发展之路,既承载着千年制茶技艺,也推动着传统茶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创新。   

光泽野花遍地,四季常开。杜鹃、蔷薇、女贞等众多山花及药用植物为蜜蜂提供了丰富的蜜源。蜜蜂在花丛中穿梭,采集着大自然的精华,经过魔法般的酶能酿造,最终形成了色泽金黄、质地浓稠的蜂蜜。其口感甘甜醇厚,带有淡淡的花香,营养丰富,是天然的滋补佳品。

光泽茶香与蜜香相互交织,相得益彰。带有香气的汁液在舌尖上缓缓流淌,滋润着每一个味蕾,让人仿佛徜徉于光泽的青山绿水之间,感受着大自然的馈赠。

杉关,如青铜鼎矗立闽赣交界。关山巍峨,城墙随山势起伏,箭楼飞檐挑云,垛口犹存冷兵器时代的寒光。触摸斑驳砖石,可感千年脉搏——这里曾是“闽西第一关”,郑成功旌旗、明清战吼皆成过往;也曾是商贸通衢,赣闽茶商驼队踏碎晨霜,完成文明对话。何秋涛在《朔方备乘》记:“杉关者,闽赣之脊,南北要冲。山多杉树,关因山立,势若虎踞。”站关楼远眺,群山如浪,云漫“闽赣咽喉”石刻,不禁诵朱熹“岭上寒云散,关前曙色开”。当年理学大师观风云交汇,悟出圣贤之道贯通南北,其手书碑刻至今在西侧崖壁若隐若现。杉关生态文明展示馆、珍树园、闽赣界碑公园、香樟树、红军战场遗址等生态景观与红色景点,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寻历史。足音叩响青石板,品味的是自然与历史酿成的文化陈酿。

图片.png03.png

                                                   图片.png03 - 副本.png 

        光泽山青水绿,云影漫铺水面

崇仁故里,宛如一颗镶嵌在光泽大地上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漫步在小镇的街道上,青石板路蜿蜒曲折,两旁是古色古香的建筑。白墙黛瓦,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每一处建筑都承载着岁月的记忆。镇上的古建筑大多保留了明清时期的风格,祠堂、庙宇、古民居错落有致,展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走进一座古民居,院内的天井小巧精致。阳光透过天井洒下,照亮了整个院落。屋内的木雕、石雕、砖雕精美绝伦,人物、花鸟、山水等图案栩栩如生,让人不得不惊叹于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闽越古城,这座沉睡了千年的古城,如今虽已只剩下断壁残垣,但踏入其中,依然能感受到它曾经的繁华与昌盛。古城的布局严谨有序,依稀可见当年的宫殿、民居、街道的痕迹。漫步古城遗址,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似乎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让我们对厚重的光泽历史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图片.png04.png

光泽水畔翠影叠波

光泽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国家生态食品城的建设,便是光泽在生态产业发展道路上的一大创举。这里汇聚了众多食品企业。早已闻名全国的圣农集团已连续 4 年上榜中国民营企业500 强,产值千亿,为农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光泽的水,生来便带着武夷山脉的灵气。境内 110 条溪流如翡翠丝带纵横交错,年均水资源总量达 27.1 亿立方米。光泽的水产业蓬勃发展,全产业链激活水美经济。

光泽人以智慧与匠心,将水质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武夷山”“玉女峰”系列矿泉水凭借“源自世界双遗产地”的稀缺属性,让深山清泉走进都市千家万户。水产业已成为光泽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

光泽的水,一杯能喝出生态味道的水,一股推动经济腾飞的力量,一个让绿水青山永续生辉的典范。

如今,光泽正凭借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大力发展山水特色文旅产业。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想要亲身感受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

只此光泽,这一抹青绿,染透了祖国东南的山水,也浸润了岁月的长河。新时代,光泽正以开放的姿态,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将历史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相结合,描绘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与文化协同发展的美好画卷。

(本文原载于《走进“八闽旅游景区”·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