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29 15:26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何少川

“芝山红楼”熠熠生辉

何少川

 

芝山红楼.jpg

芝山红楼

 

漳州城区西部芝山南麓,有一幢三层小红楼,在阳光照射下特别耀眼。小楼原为浔源中学校长楼,1932420日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后,是毛泽东同志居住和工作过的地方。进漳红军曾多次在这里举行重要会议和活动,人们称其为“芝山红楼”。

19578月,在“芝山红楼”建立“闽南革命纪念馆”。后又改为“毛主席进漳居住纪念馆”“毛主席率领红军进漳纪念馆”等。几经整修更名,20世纪90年代初充实内容,正式命名为“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馆内展示红军攻克漳州的图表、文告、遗址照片和人物肖像,复原毛主席临时居所等场景,以及闽南地区革命活动的党史资料,反映颂扬一代伟人和无数革命先驱的丰功伟绩。“芝山红楼”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纪念馆”先后被确定为“福建省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福建省爱国教育基地”。

我多次瞻仰“芝山红楼”,被革命领袖和前辈们的英雄业绩所震撼,并深受教育。“芝山红楼”是我心目中的一处神圣之地,每次来到漳州路过这里,总要远远地仰望她,向她行崇敬的注目礼!

赣州撤后取漳州,

妙计神兵顽敌愁。

转劣为优凭并力,

示形造世运奇谋。

人民战法空千古,

革命韬略独一筹。

卅载红旗光大地,

东风万里唱同仇。

这是196111月,郭化若将军瞻仰“芝山红楼”后,高度概括地写下1932年春漳州战役的诗篇。

20世纪30年代初的漳州战役,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一次重要战役,在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指挥下,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回忆这次战役,毛泽东同志那高瞻远瞩,神机妙算的运筹帷幄,以及坚忍不拔革命意志的领袖风范,令人敬仰。1932年,中共临时中央推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路线,作出《关于争取革命在一省与数省首先胜利的决议》,指示中央红军“首取赣州”,继而夺取吉安和南昌。但是,赣州久攻未克,红军反遭重大伤亡,被迫撤围。此时,毛泽东同志审时度势,建议红军乘三次反“围剿”胜利的大好机会,向敌军薄弱的地区发展,但不被苏区中央局所采纳。苏区中央局决定一、五军团组成中路军赤化赣南,红三军为西路军。不久,敌情有变化,苏区中央局重新研究对策,接受毛泽东的建议,同意中路军改为东路军入闽作战。

 

当年毛泽东工作室.jpg

当年毛泽东工作室

当时,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建议,在党内是冒着一定风险的。1932317日,《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训令》,总结攻赣州失利的原因,仍然不承认“攻中心城市”的错误,并继续批判农村包围城市、游击战、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地区发展等。毛泽东同志不顾个人得失,从革命大局出发,坚持正确意见,继续做其他领导人的工作,直至得到苏区中央局的支持。

红军东征入闽,由毛泽东同志亲自指挥,目的和任务非常明确。刘忠将军回忆红军东征动员会上,毛泽东、朱德讲过的话。朱德同志说:“为了利用两次战役(注:指三、四次反“围剿”)间的空隙,发展新苏区,扩大我党影响,并获得大批物资对部队的补给……此次东征,毛泽东同志亲自指挥领导东路军行动。”毛主席接着讲话,他说:朱德同志把东路军开辟闽南,准备粉碎敌人再次“围剿”都说了,我着重谈谈东路军的行动作战任务。他说,日寇势力已达厦门,我们进军闽南,对日寇的侵略阴谋,是一个直接打击。我军以实际行动贯彻我党抗日主张,这无论对国内、海外,都能产生极大的政治影响。向东进军还有一个原因,利用敌人进攻的间隙,在巩固苏区基础上,集中主力红军向白区推进,这是巩固、扩大苏区根据地的重要措施。

东路军红一军团于19323月下旬,翻越武夷山,再次挺进长汀,一路上敌人望风而逃。毛泽东随军进入长汀,综合时局分析,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有了一个更为具体的作战方案。330日起,他连续数次致电在瑞金的苏区中央局书记周恩来。提出东路军必须直下漳泉方能调动敌人,开展局面。而且认为驻漳的张贞部队虽然装备优良,但兵员素质差,没有多少战斗力,漳州地形又易攻难守,对我方十分有利。周恩来接到一封封来电,极为重视,立即启程前往长汀听取报告,认为报告可行,立刻电复毛泽东同志,批准东路军攻克漳州的战斗计划。

  在长汀中共福建省委驻地,周恩来同志召开了红军攻打漳州的联席会议。毛泽东、任弼时、林彪、聂荣臻、罗荣桓和中共福建省委、省苏维埃政府领导罗明、张鼎丞、刘晓、郭滴人、李明光、谭震林等出席。会上,毛泽东作了激情昂扬的作战动员,再次说明:在第三次反“围剿”取得伟大胜利的大好形势下,中央红军挥戈东进,主要任务是消灭漳州军阀张贞四十九师,缴获敌人的枪弹等军事物资,帮助闽南地区开展游击战争,扩大抗日宣传。他明确提出,红军进攻漳州,完成任务后就回师中央苏区,不长期占领漳州,要求福建省委和各县干部群众,从思想上和工作上做好充分准备。

红军东路军挥戈东进直逼漳州,途中多次战斗,最为关键的有两次战役,一次是克复龙岩,再次为鏖战天宝。一些亲历这两次战役的老红军,多少年后讲起当年激烈而巧妙的战斗场面,仍然记忆犹新,绘声绘色兴奋不已。

克复龙岩一役。毛泽东善于巧用兵,一方面为迷惑龙岩守敌,即令红一军团开赴长汀东北的新桥;另一方面催促在赣南信丰的红五军团速往龙岩方向运动,以加强红一军团兵力。行军途中,得获侦察敌情报告,毛泽东决定不去有敌人守备的小池,以免打草惊蛇,而隐蔽宿营于大池,达到相机直接袭击龙岩敌人不备的目的。410日拂晓,东路军由大池出发,迅猛消灭小池之敌后向龙门攻击前进。接着,兵分三路,往考塘发起冲锋,红军战士个个强悍,杀得敌人措手不及。红军一鼓作气,乘胜两路夹击,于下午5时直取龙岩城。这是继1929年朱毛红军三打三克龙岩后,又一次攻克龙岩。这一仗,东路红军消灭张贞部2个团,俘敌685名,缴获步枪928支,机枪10挺,炮2门,子弹12万余发,军用物资无数。

攻克龙岩战天宝。东路红军在龙岩停留了两天,413日继续往东南进发。15日,东路军总部与第四军抵达南靖马山宿营。此时,张贞已将主要防线设在漳州西北部的天宝山、榕仔岭一带,妄图利用大山天险抗击红军的进攻。天宝大山周围百余里,群峰连绵,山势险峻,堪称漳州城西北部的天然屏障,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17日,红军大部队从马山等地出发,天正下着倾盆大雨,山间小道坎坷泥滑。红军战士不畏艰难,快速朝着天宝山方向前进。当他们到了九龙江支流永丰溪边,恰逢上游山洪暴发河水猛涨。战斗一刻也不能耽误,会游水的战士、游击队员和民工纷纷挎上麻绳跳下水,游过对岸把麻绳系好,让其他战友拉着麻绳渡过永丰溪,和先头部队在南坪、内洞汇合。419日清晨东方泛白,三颗红色信号腾空升起。随着雄壮的冲锋号声,枪声顿时大作,天宝决战打响了。红军来势不可挡,敌军兵败如山倒。张贞见败局无可挽回,带着残部仓皇往诏安方向撤退。临撤离漳州时,放火烧了弹药库,并将十几万银元倒入江中。漳州战役,红军部队得到福建地方党组织和广大民众的支持,取得了彻底的胜利,战果辉煌。据统计,共歼灭国民党4个团,毙敌团长陈启芳等,俘敌副旅长魏振南以下官兵达1674人,缴获步枪2331支,机关枪9挺,山炮2门,迫击炮2门,平射炮2门,步枪子弹103000多发,炮弹4942发,炸弹242枚,飞机2架,电话机10架,以及其他一些军用物资。

古城在沸腾,漳州一时举世瞩目!1932420日上午8时,红军部队开始举行隆重的入城典礼。红十一师三十三团走在最前头,全团司号员集中作为前导,团直后面五个步兵连和机枪连,排成四路纵队,雄赳赳气昂昂地开进漳州城。城区四处挂起的红旗迎风飘扬,挤满大街小巷的群众汇成欢乐的海洋。这个不平凡的日子,载入了革命史册彪炳千秋。

毛泽东同志和红军部队留住漳州一个多月,与地方党组织和游击队亲密相处,开展一系列的工作。他们发动组织群众,宣传抗日主张,积极扩军、筹款,开辟闽南苏区。红军完成进漳任务,根据军委命令,主动撤离漳州,于6月初回师中央苏区。

中央红军东路军进漳,让我们永远缅怀!

19923月,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攻克漳州60周年,“芝山红楼”左侧前,建起一座红色大理石纪念碑。纪念碑造形奇特,既像一面红旗,又似一把尖刀。据设计者解释,纪念碑主体部分,体现毛泽东词作《十六字令三首》中的:“山,刺破青山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柱其间”的深刻内涵。一把刺刀由两根人字形的台柱支撑着,突破连接底座的三个圆圈,直逼云霄,表示中央红军依靠工农群众冲破敌人的三次“围剿”。碑高19.32米,象征1932年红军攻克漳州;底座有6层台阶,代表60周年。碑顶金色镰刀铁锤图像,昭示永远不要忘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军队和人民打下了社会主义江山,激励人们在革命道路上阔步前行。

“芝山红楼”与红色纪念碑相互呼应,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愈加熠熠生辉!

红军攻克漳州纪念碑.jpg

红军攻克漳州纪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