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7 10:57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沈世豪


管厝本色

——走进廖俊波同志的故乡

沈世豪

管厝山光.jpg

管厝风光

党溪.jpg

党溪

管厝,离浦城县城近30公里的一个乡镇,是新时代“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的故乡。

廖俊波的故居,一幢简朴的乡间木屋,外表用石灰水稍作粉刷。门口贴了一副红对联:风和日丽春光如诗;人寿年丰生活越火。横批:春满人间。如今,斯人远去,棕黑色的大门,锁着。只有门前小院子里绿树丛中的鲜花,依然灿烂开放。

廖俊波的本色是美的,他的故乡管厝山水同样也是美的。

这里是典型的闽北山区,全乡森林面积达26万亩。茫茫林海中,有很多枫树。枫树是树木中激情横溢的英雄汉,待到秋风吹红枫叶的时候,拭目望去,漫山遍野,层林尽染,枫叶之璀璨,如火,如霞。数百年的古枫和无数的后起之秀,成为管厝林海中独有的奇观。

管厝水更秀。流经管厝境内是一条党溪。党溪原名“挡溪”,意指大山挡住了溪水的去路。后来,因为土地革命时期,当地建立起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成为红色革命根据地,人们就把“挡溪”改名为党溪了,以纪念这段红色的岁月。党溪上游有一处茶坪,以出产古茶而得名。溪水在茶坪从悬崖直扑而下,形成大大小小的瀑布。众多的潭中,最著名的叫潭水清,此潭有数百平方米之大,人们用古朴的方法,即隔一步,置一块石头,隔一步,置一块石头,架设出汀步桥。

茶坪的水,给人的感觉,更多的是温馨、亲切、浪漫。“风潭如拂境,山溜似调琴。”这些从高山上流下的水,是滋养管厝如廖俊波这些优秀儿女的乳汁哟!如今,在酷暑时节,每天有上千的城里人,到这里沐浴、泡水、消暑。茶坪水美得诱人,当然,也很醉人。

古道森森。茶坪有一条古驿道,落叶层层,弄不清何时落下,一脚踩上去,沙沙作响,依稀是踩在飘飞的岁月里,给人无限的遐想。因为,满目的绿韵如水,把人们的心胸荡涤得空明澄澈,给人飘然若仙的感觉。古驿道就像系起古老和现代的纽带,系着风云岁月,系着还没有远去的山村童谣,还有遗落在这里的无数故事、传奇。

 茶坪山水是管厝其他村庄的缩影。它们躺在大山深处,但见林海无涯,像悄然谛听天地的耳语,深情地护卫着自己的儿女。管厝本色之山水,魅力无穷!

管厝山水,特别容易与人亲近,这也是其本色所致吧。

管厝历史悠久。牛鼻山,曾经是距今5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繁衍的居住地。多年前,考古工作者曾经在这里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墓葬群,发掘出新石器时代的石器、陶片等,使牛鼻山成为福建少见的古文化遗址。最近,考古工作者又发现一些极为罕见的谷粒,经送到美国权威部门测定,系是新石器时代的遗物。根据测定的数据,浦城人类活动的文明,向前推进1000多年。

管厝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色根据地。中央红军长征后,粟裕率领一支红军挺进师进入浦城,发动群众,开辟了浦东北即庆元山地区游击根据地。管厝就在其中,全乡涌现了12个老区乡。管厝赢得了“红旗不倒”的美誉。

粟裕曾两度亲临管厝,率领革命先辈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著名的“南长安大捷”。1935年,以粟裕为师长、刘英为政委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在闽浙边界创建根据地,成立中共龙(泉)浦城县委,活动于龙泉高山、浦城马迹一带。19364月,粟裕亲自率领红军二纵队,在南长湾对前来围剿的敌军进行英勇还击,并取得大捷,极大鼓舞了根据地军民的斗志。如今,庆元山下的林里村后的小山坡上,立着一座红军战地纪念碑。

管厝的庆元村,有40个自然村,全部是革命基点村。在东坑桥建立了四个党支部,而且其中有一个是浦城首个女性党支部。而今,福建省庆元山革命历史博物馆的建筑已经拔地而起,这是一座宏伟的徽式建筑,黛瓦、白墙,背靠青山。面临绿水。红色,也是管厝的本色。革命的光荣传统在管厝传承,经久不衰。红色的管厝,犹如大山中一朵鲜艳杜鹃花。地灵人杰。此地出了廖俊波,绝非偶然。

古诗曰:“千叶芙蓉讵相似?百枝灯花复羞然。”意思是说,千叶盛装的芙蓉和百支绚丽的灯花,都比不上树的茂盛和光彩,用此诗描绘这里森林的风貌,恰如其分。人们常说,花好比人的面容,树则更像人的精神。绿遍天涯的林海,洋洋洒洒,风流倜傥,淘尽了凡尘,淘尽了俗世的芜杂、烦恼、晦暗、悲哀乃至不幸!遥想当年,踏破青山的廖俊波,也感受到如此仙境的神奇魅力吗?

里林,庆元山下的一个山村。1935年,以粟裕为师长、刘英为政委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在闽浙边界创建根据地,成立中共龙(泉)浦城县委,活动于龙泉高山、浦城马迹一带。19366月至193712月,中共龙浦县委机关就驻扎在里林坡头的张厝。

如今的里林村,已经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样板村。全村有计划地进行了现代的立面改造。传统的民房,大多是木质的老屋,屋顶统一换上蓝色的琉璃大瓦,墙面用粉红色,立面改造之后的村庄,焕然一新。该村不仅形象变了,更为重要的是村民的生活方式变了。全村有4个现代的公共厕所,两个公园,流转了350多亩土地给“旭禾米业”集团,种植高附加值的优质稻。村里还建立了蔬菜合作社、养鱼专业合作社、养蜂专业合作社等,进行多种经营。

蓝莹莹的溪水,静静地在村前流过。清澈的水里,有鱼。溪中,修了观赏价值很高的鱼鳞坝。水多时节,鱼鳞坝流水潺潺,水花飞溅,无数的鱼儿,会兴奋地沿鱼鳞坝逐级跳跃而上,成为一幅极为鲜活而美丽的风景。正值金秋,今年水稻喜获丰收。处处洋溢着祥和、宁静、兴旺的氛围,先烈们倘若地下有知,该是含笑九泉了。

亭江炮台,位于闽江北岸天险闽安门,与南岸的炮台相对。闽安门有长6公里多的江峡,江面仅300多米宽。闽江南北炮台构成福州“省城第一门户”。

走近炮台,展现眼前的是一座壮观亮丽的亭江炮台公园,1991年炮台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州市马尾区政府于2014年划拨千万资金修复了炮台本体。

闽江下游南北两岸,清代设有28座炮台群,共安装200多门大炮。亭江炮台是其中之一。它具体坐落在闽安古镇南般村临江的一座叫做“北雁山”的山包上,因地处闽江北岸,故史称“北岸炮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闽安门沿江各村划归亭江镇管辖,统称“亭江”。因此,北岸炮台也随之改称为“亭江炮台”。

亭江炮台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炮台整体由江岸炮台、山腰炮台、山巅总炮台,以及弹药库、营兵房、隧道坑道等组成,基本保存原貌,极具历史沧桑感。炮台基础采用杉木浸泡柏油,下布木桩,上用糯米糊为主的有机物,以及贝壳灰、海沙等无机物相混合,在高炉里锻烧至200摄氏度以后,浇灌在模型里冷却之后垒成的。这种糯米砂浆凝固而成的炮台本体,距今300多年仍然十分坚固。

江岸炮台,位于闽安门临江岸边平地上,设有五个炮墩、四个炮位。四门火炮阵地摆成一字形,长47.8米,高4米,墙厚2米,顶部厚1.2米,前后纵深为12.1米。炮墩底部的炮座为椭圆形,上面安装二门德国造的12生克虏伯后膛钢炮和二门英国造的12生阿姆斯特朗前膛钢炮。四门火炮射程均约为1500米,其火力完全可以封锁江面和炮击江面上任一敌舰。江岸炮台犹如猛虎潜伏,相当威武,傲视江峡,威慑来敌。

山腰炮台,立于“北雁山”半山腰。当年,它是由露天坑道和分布山体内部的隐蔽隧道,且坑道与隧道贯通各座炮台组成的。原炮台遗址上,安装有2014年炮台修复时挖掘出土的两门大铁炮。这两门大炮均为鸦片战争期间福建铸造,大炮长3.55米,炮口直径0.55米喇叭状,炮身铭刻“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仲冬奉总督闽浙部堂颜,钦差大臣怡,铁炮重六千觔”等字样。

山巅总炮台,位于高约20米的“北雁山”山顶,呈半圆形半地穴式建筑。炮台墙体长约60米,深1.85米,墙厚3.3米,安装着一尊德国造21生克虏伯后膛钢炮。有意思的是,炮台墙体内侧供奉妈祖娘娘的四处龛位,这大概是当年驻军官兵用来祈求妈祖娘娘保佑战火中官兵的性命安全。在总炮台遗址的对面山头上,原是炮台兵营,留有旧墙基,可以看出当年驻军的规模,而星散山野的是炮台官兵墓,安葬的是为保卫祖国领土而英勇献身的官兵。

亭江炮台是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由郑成功义军建筑。清军入闽后,福建总督兼闽安镇总兵官马得功重新修建。从清代到抗战时期,福建沿海常遭外敌入侵与海盗武装团伙的骚扰。担负着海防重任的亭江炮台曾弥漫着硝烟战火。无论海盗集团、鸦片战争,还是马江海战、抗日战争,来犯者的坚船利炮始终未能摧毁炮台。大战过后,它们身上留下了密密麻麻弹痕。

亭江炮台,一直有驻军。清代二百多年间,其驻军隶属福建闽安水师右营管辖,炮台主官为游击(从三品)或都司(四品),官兵300人至500人不等,兵营50间。后来,驻军划归闽安协台衙门管辖。这个衙门管辖范围:西辖马尾、魁岐直至晋安河,东到台湾澎湖。曾直接统领亭江炮台驻军的将领多达120位,其官位是从二品以上副将或总兵。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民族英雄林则徐巡视闽江下游两岸炮台时,向疆吏函商防务,奏准重修闽安北岸炮台。重修后炮台更具威慑力。

然而,清光绪十年(1884年),中法马江海战爆发,法国远东舰队在马尾港突袭福建水师。敌舰撤退时,一边向闽江下游沿岸各炮台发动猛烈炮轰,几乎摧毁了包括亭江炮台在内的闽江两岸炮台;一边派陆战队登岸包抄炮台守军,彻底毁坏炮台,并夺去大炮数尊。翌年,福建总督杨昌浚、署理船政大臣裴荫森奏准重建闽江两岸重点炮台,新炮台次年竣工。民国时期,亭江炮台由马尾海军驻防。抗战时期,该炮台遭受日军飞机多次轰炸,毁坏后再获重修。随着岁月更替,改朝换代,加上风雨剥蚀,炮台几乎失去效用,留下遗址。

“闽山代代赤胆在,闽江滚滚志不摧。”这炮台、这旧址,这兵墓,给人一种“爱国守疆数百年,一寸国土一寸血”的深刻启迪。如今,亭江炮台虽然不再发出炮声,也不再驻防军队,但依然警醒人们牢记富国强军复兴中华民族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