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09 09:50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陈济谋

潋城书香


不高的城墙和石幢,依然保留着明代的样式。

潋城,在太姥山东麓纱帽峰下,宋代著名理学家杨楫故里,历史悠久,千载书香,是闻名遐迩的文化古村。

潋城,古名蓝溪村,源自太姥山的蓝溪水潆洄其间,依山面海,风光明丽。境内软翠浓岚逶迤,长松乌桕漫野,平畴沃野相望,涧边花舞鸟鸣,有道不尽的渔歌樵唱。相传汉时就有先民在此渔猎耦耕,文物古迹众多;唐代名刹灵峰寺坐落蓝溪西畔;明代修建的城堡依然守护着世居于此的王、杨、刘、张诸姓的数百户人家。

记得20世纪80年代初,我于离乡远行之际,曾与几位同好匆匆到此一游,那山、那水、那古刹古堡,还有那恬淡宁静的乡村古风,都让我铭心难忘。不曾想到的是,此后身作迁客,行脚匆匆,一直未能再续前缘,心中的那份美好尽成前尘梦影、几缕乡愁。

时光荏苒,几十年岁月过去,蓝溪别来无恙乎?

岁次丁酉八月廿九日,我和朋友有缘太姥山采风之旅,是夜下榻于半山的玉湖宾馆。潋城就近在咫尺的山脚下。再访潋城,自然成了我的采风首选。

次日,晓色初开。简单用过早点,我和朋友即驱车下山。此时的太姥群峰笼罩于蒙蒙雨雾之中,静谧而安详,空气格外清新凉爽,似乎有意渲染旧地重游的惬意……

年轻的村支书小王在村头接待我们。一阵寒暄过后,知道她是本村人,嫁在本村,热情干练,年轻有文化,多年前就当了村领导,对家乡的旧事遗闻了如指掌。她告诉我,潋城从前叫蓝溪村,因蓝溪得名,明代建城堡以后,人们取潋字以表达村民善良清白、勤俭文明之意,始称潋城。蓝溪自太姥山迂回曲折而下,溪水清澈青蓝,传说太姥仙子曾于此染衣。旧时每年八月,村民会候其时取衣,沤蓝染布最佳;用水酿酒,放至次年夏秋季节,酒香色青蓝,倒入杯中,高出杯沿而不溢。传说考而无据,却是人们向往、追逐逝去的美好岁月和幸福生活的人文写照。不过,蓝溪水自高山上一路奔流,到此势渐放缓,迂回蜿蜒,水面平坦,更显内敛和灵性,造就一方乐土,成了潋村人赖以生存的母亲河。蓝溪两岸层峦叠翠,林木葱茏,岚气氤氲,风光旖旎。古往今来,不少文人雅士都在此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一首这样写道:

一带花云曲岸低,蓝拖流水涨前溪。

半蒿鸭绿光全城,几品螺青色欲齐。

无数蓑织芳树外,有时孤棹夕阳西。

秋风桥上闲翘首,落叶寒鸭绕碧堤。

万仞嶙峋翠色迷,乳鸭啼散夕阳西。

短蓑黄犊溪头路,欤乃声中绿树低。

诗篇如同画卷,赞美如此多娇的水光山色,更赞美两岸桑麻富足的田园生活。

坐落于潋溪西畔小雪峰的千年古刹灵峰寺,始建于唐咸通九年(868年),规模宏大,殿宇金碧辉煌。据“重建灵峰宝殿之记”载:杨氏之始祖卜居潋溪……舍田以为子孙植福之地。这一带景致清幽,路径曲折,树木蓊郁,禅房古老,流水淙淙,晨钟暮鼓与山鸟相呼,是参禅修悟听琴品茗的绝好佳处。唐乾符年间,曾遭回禄战乱,堂庑悉为灰烬,唯殿内三身佛像巍然独存,于是僧人因旧基重建。以后几经兴废,历尽沧桑,而能留存下来,实属不易。尤为难得的是,寺内至今还保存不少唐宋遗迹,如大雄宝殿十八根巨大的莲花石柱,是唐代旧物;佛像身下的底座,乃唐代石雕精品;还有殿外的两座石香炉,为宋高宗朝遗物。特别是大雄宝殿前十五块条形基石,上刻各种瑞兽和力士,个个造型丰满生动,轮廓线条流畅刚劲,神态清晰可辨,栩栩如生,堪称唐宋石刻艺术中罕见珍品;宋代大学者郑樵题诗“静幽寒碧色,泻自翠微巅。品题当第一,不让惠山泉”的蒙井,至今出水不断,井水清澈甘冽。

智慧的潋村先民,还引蓝溪水入村,让其迂回缭绕,形成水系,枕水而居。潋村不是水乡,但境内河道之多、桥梁之多、矴埠之多,闻名遐迩,为一方之胜。其中不少还有一定文物价值,如蓝溪桥,建于唐乾符三年(876年),由唐代进士林嵩倡建;蒋家坝桥为独石桥,因桥石硕大无比,传是三国张翼德神力抬来。近几十年建设发展,地形、地貌、河道改变很大。有的桥颓废,有的桥早已荡然无存,但还是有一些遗迹可寻。

现为省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城堡,建于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至今保存完整。元末明初,东南沿海一带常有海盗、倭寇侵扰,里人奏请朝廷建城以防盗寇,由朝廷委官监建,由王、叶、杨、刘诸姓大户分段砌建。古堡全长1127米,主墙高5.6米,宽4.6米,由巨型条石、块石和鹅卵石砌成,经长年风吹雨打,通身苍苔斑驳,近似铁色,在森森树影的衬托下,依然挺立,身姿劲健。

城堡虽不大,但经过缜密的地理勘察和严谨的设计。全城于东西南三向开口设门,城墙上有四座炮台和供夜间巡逻的更楼,城外有护城河,城内有环城路连贯街巷,还有一条里河由西向东,中间分渠沿街而过。若非当地人指引,外来人确实一时东西难辨。城堡的四个方向,内外都建有圣庙:东门,城内有泗州佛石室,泗州佛原是唐代西域一位高僧,生前造福民众,坐化后被视为观音化身而奉为“泗州佛”,村民外出都要到此上香,祈求平安有成,石室为宋代遗物;城外为汉式砖木结构的七圣相公庙,“州志”载是唐长溪县令李廷彩自蜀奉回,“七圣”乃七位入水斩蛟、为民除害的英雄。

朱熹题写的石湖书院楹联:溪流石作柱 湖影月为潭

西门,城内有清代杨八公庙,城外有灵峰古刹和千年古榕。

南门,城内有清代临水宫,城外有大势至菩萨石塔。

北向虽无门,但内有建于明代弘治年间的齐天大圣宫。

……

一个不是很大的城堡,安排规划得如此周到精致,具有如此丰富的文化内涵,真是不多见。人们或许会感到惊奇,其实,这与它久远的历史是不可分割的。值得庆幸的是,近些年虽然新村建设步伐很快,但城里旧时的框架基本没有走样,只是原来黑瓦土墙的老旧房屋变成富有传统风格的新居;原来鹅卵石铺就的街道换上整块整块的青石板材。沧桑的古堡与美丽的新村,相互辉映,愈显魅力无限。

伫立于南门外的石湖书院遗址,孤寂而肃穆,似乎在昭示世人,潋城丰富的文化内涵,源于它久远的文脉,千载不息的书香,才是它的生命和灵魂。

石湖书院,原为石湖观。一代大儒、理学宗师朱熹曾在此设馆讲学,取名石湖书院,朱熹还亲书“溪流石作柱,湖影月为潭”门联,一时间四方学子纷纷前来从游。

石湖书院旧址为旧式宫观建筑,在距城堡500多米的旷野上,面对晴川湾和大岗山群峰,蓝溪水自东而西汩汩流过,遗址占地面积不大。因为年代久远,早已渐次荒废,现在所能看到的除石砌门墙、台阶、旗杆和前厅外,尽非昔日旧物,但旧时气息,依然可味,足可为后人凭吊。

一代大师朱熹能到潋城设馆讲学,是因了他的学生杨楫的邀请。其时“庆元党禁”正起,朱熹为避朝廷迫害,来到长溪,杨楫闻讯,不顾自身安危,亲到赤岸迎请老师到潋村家中,并在石湖观设书院,请老师讲学授徒。

杨楫(生卒年不详),潋溪人,字通老,宋淳熙戊戌五年(1178年)进士,宋绍熙五年(1194年)负笈建阳考亭,师事朱熹,与杨方、杨简,同为朱门高足,世称“三杨”。累官朝散郞、司农寺簿,国子博士,安庆知府,湖南提刑,史称其“刚介有守不苟合”。

杨氏始祖自汉时即卜居潋溪,世代望族,书香传家。祖父杨淳礼,字穆仲,宋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博学多才,曾任太博士,因与蔡京不合,未及花甲便弃官归田,以读书藏书、课徒乡里子弟为乐。杨家藏书之富,名动四方。宋人陈鉴之有“寄题长溪杨耻斋梅楼”诗,开头两句便是“乃翁爱书书满楼,万轴插架堪汗牛”。杨家丰富的藏书,还吸引了当时的著名学者郑樵。郑樵(1104-1162年),字渔仲,莆田人,号夹漈,世称夹漈先生,一生淡漠功名,生活清苦却痴心学问,著书千卷。有资料说他为读尽杨家藏书而答应在潋村开馆授徒。《福鼎县志》有载,“灵峰寺,在潋村……宋编修郑樵曾授徒于此”,远近学子慕名而来,从游者甚众。杨淳礼孙杨兴宗(字似之)少时即师事郑樵,后登宋绍兴三十年(1160年)进士,出守处州,大有政声,终官湖广提举,著有《自观文集》《道南源委》。

历史有时竟然如此相似,几十年之后,大贤朱熹又因杨淳礼孙辈杨楫的深情大义羁留潋城,真是潋村何幸,闽东何幸,天佑一方。从此,而成大贤过化之地,千秋万代,书香不息。

时近中午,告别小王,回望掩映于老榕树郁郁葱葱身影下的古老城堡,我为潋城更加美好的明日祝福!

潋城内的齐天大圣宫(上)与通天圣母庙(即临水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