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09 09:21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何少川

 

“妆糕人”传承在洛江

何少川

 

走进八闽1.jpg

《走进洛江》封面

 

前不久,我走过始建于北宋时期(1053年)的洛阳桥。此桥与卢沟桥、赵州桥、广济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在泉州市洛江区东端的地界上。对于洛江区,大部分地方我已多年未涉足,那毕竟是家乡的一部分,不由得有着难忘的惦念。

2018年仲秋,我随福建省作家采风团走进洛江区。

“一草一木总关情”,这是人们对故乡普遍怀有的一种情结。洛江区领导详细的区情介绍,从基本概况、生态环境、区位优势、产业动能、民生社会,直到历史人文娓娓道来,我听得入耳入脑兴奋不已。

走在洛江区的城乡街村,我真真切切地体验到这片土地的巨大变化。1997年9月,由原鲤城区北郊乡镇基础上成立的洛江区,96%以上是农村,田野连着山丘,村舍散落其间。经过近20年的建设,现在洛江新城区基本成型,高楼大厦排列在宽敞的绿荫大道两旁。那天去被誉为“八闽名胜无双境,绝顶蓬莱显九仙”的风景名胜区仙公山,一路观赏到生机勃勃的密林繁花,旖旎风光无限。特别是登上仙公山,放眼瞭望山下的乡镇村庄,在阳光的映照下,成片成片的新房,熠熠生辉,亮丽壮观。如此大好河山,看了令人心潮澎湃!

在与洛江区同志的进一步交谈中,听说洛江区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妆糕人”制作技艺,一时唤起我在泉州老家欢快的童年记忆。“妆糕人”是泉州一带人,用闽南话对类似北方“捏面人”手艺的叫法。早时,泉州大小节庆特别多,尤其是农历七、八月份,一个街道一个街道轮流着过“普度”,场面红红火火。击鼓敲锣开演大戏一台又一台;丝竹和声吟唱南音一曲又一曲;热食冷饮设点招客一摊又一摊。还有“打拳卖膏药”(走江湖)的、爆炒米花的、吹棉花糖的、“妆糕人”的,让小孩子挤在人群里东奔西闯不知看什么好。我对“妆糕人”饶有兴趣,手艺人的巧作,糕人的千姿百态,均像磁铁般吸引着我。

大概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一时间泉州的“妆糕人”从市场上销声匿迹,不见其踪影。现在,突然听说洛江区还有“妆糕人”祖传工艺和后代传人,于是我决定前往探访。

走进八闽1-2.jpg

洛江妆糕人

 

泉州地区的“妆糕人”,来源于中原一带的“面人”,也称面塑,为我国民间传统手工艺品,历史十分悠久。这种民间传统手工艺品起始于何时,具体年代已无法考证。宋代《乃物计京》曾记载三国时期,诸葛亮渡泸水,以面画人头祭祀,这或许是“糕人”的最早雏形。考古发掘出实物的,是从新疆吐鲁番阿期塔那地区出土的唐永徽四年(653年)的墓葬之中,发现有一组面塑女俑头、男俑上半身和猪仔。到了宋代,民间节庆已很流行“捏面人”,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写道:“寒食前一日谓之炊熟,用面造枣锢、飞燕、柳条串之,插于门楣,谓之子推燕。”当时面点,有“甲胄”“戏曲”人物,有“孩儿鸟兽”“飞燕形状”等,可谓“奇巧百端”。明清时期,面塑具有很强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成为一些面塑艺人的谋生手段。光绪年间,天津出了一位“面人张”,精湛的“捏面人”技艺名闻遐迩。

巧得很,我们要去探访的“妆糕人”传人也姓张,大名明铁。而且,洛江区早先几位“妆糕人”传人乃张氏,这引起我的猜想,这张氏家族与天津“面人张”,会不会有某种宗族渊源和手艺传承的关系。根据洛江区申报“妆糕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材料的信息,盛唐时期有张姓黎民从中原南迁,部分定居南安四都。双阳“妆糕人”的一世祖张德安,大约在清代乾隆戊子年(1768年)入闽,定居于南安四都洋山。二世祖张鸣凤由洋山张厝徙居晋江县吕埔(今洛江双阳),并带来“妆糕人”制作手艺,代代靠制作“妆糕人”贩卖维持生计,迄今经历了250年左右的蹉跎岁月。洛江区的同志告诉我,双阳张厝村原全村131户457人,几乎是家家户户都有人从事“妆糕人”业务,是名副其实的“糕人村”。由于收入微薄难以维持家庭生活,大多另谋出路,如今只剩张氏两家后裔继续做这手艺。至于泉州的“糕人张”与天津的“面人张”有何种关系,谁也说不清楚。

“泉州妆糕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张明铁,家住洛江区双阳街道阳新花园一幢楼房的16层,家居里设有工作室和会客室。会客室置有泡茶的设备和桌椅,一面墙前竖立个大木柜。柜子里分成一长格一长格的,上面摆满“妆糕人”制成品。其中,有“八仙过海”人物、“玄奘西天取经”四师徒、“火鼎公火鼎婆”两角色、“姜太公钓鱼”一老翁,各种古代人物塑像,以及带有现代气息的卡通造型。来客可以一边品茶,一边鉴赏这五彩缤纷的人物世界,赞叹制作者的妙思巧手。

我问张明铁为什么会走上从事“妆糕人”手艺这条路?他说,有家族因缘,也是为了生活,当然还免不了个人的爱好。张明铁祖辈代代以“妆糕人”为生计,他的父亲张丽水也曾是“泉州妆糕人”市级非遗传人。张明铁小时就喜欢“妆糕人”的手艺,常跟随父亲前往泉州各地设点兜售“妆糕人”。读完中学以后,他一心一意想从事“妆糕人”的手艺,正碰上社会破除封建迷信和不许搞副业的特殊时期,只好扛着锄头下田务农。但是,他痴心不言放弃,常常独自在家中捏制揣摩,继续学习和研究“妆糕人”手艺。1991年,改革开放的大环境起了巨大变化,张明铁适应社会的需要和对“妆糕人”行当的执着追求,重操起家族传统手艺的旧业,并全身心地投入,要把这一濒危的民间工艺传承下去。

来到工作室,张明铁在现场向我们演示“妆糕人”手艺,妆塑的是姜太公钓鱼。制作“妆糕人”的工具虽简单却精巧,小刀、梳子、剪刀、钩针等器械,都由手艺人挑选,有的还需亲自加予改良。制作开始,张明铁检查备好的原料柔软程度,接着拿起一根大小适中的竹签做支架,先把搓捏好的人物双腿和脚粘贴到竹签,继而再拔出原料压扁往上铺陈上半身的衣服和双手,手配钓鱼竿。躯体部分完成后,给点缀各种必要的彩色纹饰。这道工序做完先搁一边,张明铁又拿出一根更细的竹签,用糕料抟出脸部和头帽,用扁针挑、拨手法描好五官相貌,最后把它插在躯体上端。40余年的磨炼,他的制作技艺已十分娴熟。精巧妙手,只花近20分钟,就把一个“愿者上钓”老者的形象,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赢得大家的啧啧赞叹!

在观摩的过程中,我感受到泉州的“妆糕人”在传承北方“捏面人”的手艺,有许多发展变化,也可说是创新吧。如“捏面人”制作原料是麦面,泉州地区早时麦面稀缺珍贵,“妆糕人”改用大米粉和糯米粉混搭,由此也显示出中国人善于适应不同生活环境的创造力;又如以前“妆糕人”容易龟裂发霉,保存期最多一个月,经过科学研制改进原料配方,现在可以永久收藏;再如用现在与往昔相比,如今的“妆糕人”在质感、造型、色彩等方面有明显的区别,从粗犷单调的手工制品,成为民间精细华丽的艺术品,奇葩一朵。

虽然张明铁已步入一甲子的年龄,但是他仍不辞辛劳,除每天坚持自制手工艺品外,还担负起非遗传承人的责任,努力培养下一代。他把手艺教给儿子儿媳妇,并收学徒办起培训班。他长期与泉州市几十所中小学、幼儿园等教育单位合作,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他还多次代表省、市、区非遗传承人,赴澳大利亚、菲律宾、印尼和我国香港、澳门进行文化交流,宣传“妆糕人”,把这一民族技艺教给当地华人。他要让“妆糕人”后继有人,使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它,永世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