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15 10:59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何 英

六月十八补过年

——中畲村“十八节”纪实


建宁龟蚌舞

“过年,过年,过大年,中华传统五千年,炎黄子孙同一天。六月十八补过年,只有中畲这一村……”

没有畲族的中畲村

中畲村海拔790米,位于两省(闽赣)、三县(宁化、建宁和江西广昌)交界的偏远高山村,距县城72公里,地处建宁县西北部。

全村面积7.3平方公里,2500多人、外出工作打拼约占全村人口三分之二。“六月十八补过年”,是这里保持的一种古老的非物质民俗文化。

据年长的村民介绍,中畲村的开基始祖姓谢,因此原称“谢家寮”。后来,迁来了杜姓,又迁来了余、刘、王、揭、伊、董、何等姓。居住的村民不断增多,不再仅是“谢家的”了,于是有人提出改村名。

改村名的动议一经提出,有智者认为,水是人的生命之源。这村中,正是建宁金溪源头的第一村,这条小溪流到这里,是水源的中部,就取其“中”字。这条溪再往下流,是“斜斜地”(客家口语,即缓缓地),便又取其“斜”字,两字合并称“中斜”。中斜村,一直沿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

大约在“文革”前的“四清”时期,驻村工作队认为“斜”字,有“歪门斜道”之嫌,而且“中斜”两字在普通话里又与“中邪”同音,便建议改村名。在客家语言的发音中,“斜”正好与“畲”字同音。“中斜”因此被改为“中畲”。

“半年节”的习俗是“十八节补过年”

“……五龙山寨隘关场,隘北江西到广昌。五龙山上雾飘岗,五龙山寨中畲坊……山歌唱得很辛酸,六月过年是反常。五龙山上垒围墙,几次驻兵打过仗。传说古时西寇到,兵荒马乱家遭殃。年前避敌乱逃荒,风餐露宿日难当。敌寇离村众返乡,亲人六月聚中坊,补过大年祝安详……”

这是村民为了纪念当地传承了几百年的六月十八补过年自编的山歌。听到这首山歌时,中畲为什么要补过年的由来便略知一二了。

中畲,因属两省三县的交界处,历史上民间经济相对比较发达。早在几百年前,这里就设有民间贸易的圩场,每逢农历“一、六”,周边的水尾村、龙溪村、客坊村、张溪村和宁化县安远、井坑井及江西广昌田腰村、淇田村等地的村民都来这里赶圩。于是,圩天的交易活动保留至今。

在兵荒马乱年代,这里常常有外人进村来抢夺。南宋年间,更有番兵入侵,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村民自发成立了民间武装组织,在高山上构筑用于防卫的掩体,放置了大量的石头和滚木,还建立火枪队、弓箭队,设立了暗哨,与入侵的番兵顽强战斗。

族长还带领村民分别在羊角尖山寨、五龙山寨建山寨、筑城堡。依靠山寨,村民躲过了无数次的外敌入侵。

有一年除夕前夕,村里家家户户忙着备办年夜饭,防御的心理松懈。夜半时分,突然火光冲天,杀声四起,村子被番兵攻陷了。年轻力壮的勇士们在族长的带领下与番兵英勇血战,老弱妇孺迅速疏散到外地躲避战乱。

第二年农历六月,躲避战乱的村民不约而同地回到了祖祖辈辈生活的家园。大家久别重逢,悲喜交加,于是族长提议:今天平安回归,大家就补过一个年吧。族长还提议,为了纪念在这场战争中壮烈牺牲的“杜十勇”(杜家十兄弟)和“谢八勇”(即谢家七兄弟和谢家曾任邵武府守备、年老退休回家乡参与了守卫本村的战斗而壮烈牺牲的将军谢五郎,合称“谢八勇”),确定农历六月十八日,作为中畲“纪念勇士补过年”的节日。为了纪念谢五郎将军,村民还将他作为村里的社公,建祠堂供后代奉祭祀。

从此,中畲村的谢家和杜家就在每年的农历六月十八日补过年,俗称为“十八节补过年”。

不过,中畲行政村15个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中,仅中畲村杜家自然村的杜姓人家、里窠自然村的谢姓及张公岭自然村的谢姓和杜姓村民有过“十八节补过年”的传统。其他姓氏的村民并不过。

“十八节补过年”的民间习俗

中畲村农历六月十八补过年,有什么习俗吗?

首先,家家户户都做米酒、打糯糍(即糍粑)、杀鸡宰鸭,邀请亲戚来家里做客。招待客人的主要菜肴是杀猪、打糍粑、捞稻鱼(即在播种水稻的稻田中放养鱼)、祭社公。这糍粑要打得松软、可口又韧性强,才是最体面的。上大块肉时,家家户户要放鞭炮,因此传统上便把这称作“盘心菜”。这盘大菜是补过年中最重要的一盘菜,即红烧大块肉,而且要用家中最大的碗头装得满满的一大碗。年长的村民说,这盘大菜,即使在生活极为贫乏的特殊年代,都得堆得满满的且不能缺,但可改用小碗来装。这盘菜不能用萝卜干、笋干或菜干作为垫底,必须是全部装肉。而且,即使在物资非常匮乏的年头,中畲村的“十八节补过年”也照样过,只不过那时家家户户是自家补过年,一般不请客。

其次,清晨家家户户先到宗祠去祭社公。所带的供品要有鸡或鸭、酒、茶叶、猪肉、油豆腐、香菇、糯米饭一碗,炮、蜡烛、香、纸钱。讲究一点的,会将活的鸡或鸭带到祠堂里去放血。

第三,祭祀由男性户主带着自家的男孩子前往。传统上,女性是不参加宗祠祭祀的。如今,女性也可以参加。祭祀完社公后回家,再在自家的大厅神台祭拜各自的祖宗。

第四,糯糍作为点心吃,正餐12盘菜只能多不能少。当年,由于交通不通,来村里做客的人,都得翻山越岭,而且还常常拖儿带女很辛苦。因此客人到后,一般都用做好的糯糍先让客人作为点心吃。待正式吃午饭时,家家户户都得做12道菜,意为一年12个月,月月平安顺利、丰衣足食。但是,传统的习俗中,这12道菜全部必须是荤菜,而且只能多、不能少。但不管做多少道菜,必须是逢双,即14盘、16盘、18盘……

有意思的是,传统上补过年那天煮饭,都得量十二筒米下锅。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可用各种青菜和海鲜来做菜了。当然,煮米饭也随着家中来客的人数下米了。

第五,做午饭招待客人。午饭通常由女性操持,男性的任务是陪客人喝酒。传统上,凡来村里做客的客人,家家户户都得请去吃,就形成了这补过年“吃东家走西家,一吃吃到日落山”的习惯。而且,主人也可陪同客人一起吃东家走西家。

第六,客人到村里做客,一般要凑齐四件礼物,如带半斤冰糖、大米粉(近代可用面条代替)两斤、自家酿制的米酒一壶、猪肉一块,外嫁的女儿要加带一只鸡或鸭,作为上门礼。凡与村里有亲戚关系的也可来,家中来的客人多,说明自家的门路广、有面子。

第七,客人回家时,送一包糯糍作为回礼(即伴手礼)。以示自己对客人的礼遇,也表示中畲村民的热情、好客。回礼的糯糍是用番芋(即蕉芋)叶、莲叶或芋头叶包着,再用稻草或草绳捆绑着,让客人方便提在手上。

第八,中午吃团圆饭。吃饭时,全家和客人围坐在一起。家家户户要按自家的人口摆放碗筷,家中有多少成员就要摆放多少副碗筷,哪怕是刚出生或没有回来的,也必须摆上一副碗筷、留出一个空位,而且每个碗中都必须斟上酒,以示全家团圆、顺利。再由家长为这过年吃团圆饭说几句祝福的话语。之后,大家再慢慢地吃饭、喝酒。

第九,当日村里开展民间的文艺活动。有“唱大戏”(即邀请周边村的民间文艺团体来村里表演),家家户户像过大年一样贴对联、讲吉祥话、穿新衣、放鞭炮、挂灯笼、大扫除,一切与过春节一样,只是不像过大年那样凌晨“开门放炮”,也不发压岁钱。中畲村每年春节过大年都游大龙。但在每年的“十八节补过年”时原本不游大龙。近年来,为了增加节日的氛围,也游了大龙。

中畲的大龙,由本村的工匠亲自破竹篾扎成。派身强体壮的男性扛着,先到宗祠祭拜后,再到村里的家家户户去祭拜。进入村民家时,举引龙珠的,必是武功高超的男性。入户祭拜时,这引龙珠者还得要有引龙的“花样”。这花样既要好看,又得体现本村的传统武功。

采访中了解到,古时候,中畲村春节的游龙习俗也接受外村人的邀请。有一年过大年时,邻村的水尾村邀请他们去游龙。第二年,水尾村就考取了一个状元。接着,第二年水尾村又来邀请,族长又带领大家去。年后,水尾村又考取了一名状元。而这两年,中畲村却没有人考取状元。族长认为,中畲村的风水被他们抢去了。从此,中畲村就不到外地去游龙了。

如今,乡政府已正在努力打造这里每年一次的“半年节”,力争成为吸引游客前来旅游观光的非物质民俗文化。

并非花絮

中畲村开基以来,祖上流传不少民间小故事。

武艺高超的“万城鳌”。说的是谢家的第一代名人。因其武功高超,力大无比,一人能抵挡万城兵马,故被称之为“万城鳌”。据传,谢家当年抗击番兵时建的五龙山寨和城堡,就是“万城鳌”双手左拎一块石头,右手拎一块石头上山建起来的。番兵入侵,他站在山顶,利用山头上垒起来的石块,能将入侵者击退。还说,“万城鳌”力大无比,打糍粑时,双手轻而易举地就将装满糍粑的石臼轻轻地从这家搬到那家。他还自制了一只百斤重的草鞋放在山寨的路口,进村掠夺的土匪在村口一看那百斤重的草鞋,就吓破了胆,赶紧逃离。

刀枪不入的“铁斗颈”。说的是,古代谢家有一男子武艺超强,农闲时天天外出拜师学武,练就了一副铁脖子。一次,外敌入侵,他赤手空拳和入侵者拼搏。入侵者就用大刀向他的脖子砍去,谁知“叮当”一声发出金属声后反弹了回来,入侵者的大刀断成两截,而他却安然无事。后来,人们称他为“铁斗颈”。

智斗入侵者。有一年秋收后,番兵到中畲及周边的村庄来掠夺财物了。水尾村的族长发动村民用土炮哄吓的办法来对付,无济于事,村民财物被一抢而光。中畲村的谢、杜村民,则将晒谷子的谷答用墨水和木炭涂黑后,捆绑在村前屋后的大树上当大炮来吓唬番兵,番兵以为是村里购置的大炮,不敢贸然进村。一天,外村的货郎担到村里来卖货,被番兵抓去。番兵用诱供的办法盘问,这货郎担为了保存自己的生命,就泄露天机,告诉番兵说:“那是村民为了防止你们进村抢夺,用谷答涂黑后捆扎在大树上的……”结果,番兵就进村了,引来了那场史无前例的战火。

必须留一个。这里仍然保留着民风淳朴的习俗。比如,不少乡村的村民都纷纷外出打工,“空壳村”“空巢老人”比比皆是。但是,中畲村有一个村民们共同遵守的村规民约,即每个家庭都得留有一个“跑得动”的全劳力者在家照顾家庭。家中有兄弟两个以上的,必须留下一个。如果叔侄之关系较好的,也可委托叔侄照顾。当然,也可留儿媳等女性在家照顾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