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2 11:35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唐 颐



瑞云山纪行

 

唐   颐

 

(一)

 

    t01dc46d2bf9f465b9f.jpg“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这是一句经典又时髦的解说词或者是广告词,神州大地好几处风景名胜区如是说,比如四川乐山大佛和辽宁千山弥勒大佛。乐山大佛是人工雕凿,本文不加叙说。千山弥勒大佛属全天然的,由巨石风化而成,净高70米,肩宽46米,头高9.9米,体态端庄,五官清晰,十分形象,据地质专家鉴定,形成于距今400万年前的古冰川时期。千山天成弥勒佛在国内知名度颇高。

      但我以为,三明市梅列区的瑞云山大佛可与千山弥勒佛相媲美,瑞云山大佛是一尊一亿多年前由火山岩积淀而成的天然坐佛,净高288米,不论是时间久远还是巍巍壮观,在国内皆属窄见。远远眺望,酷似一尊身披绿色袈裟,稳稳安坐的大佛,一块巨大的裸露的百丈岩就是大佛圆硕的脸庞,微显皱纹的高高额头,轻轻眨动的长长睫毛,圆而高耸的端庄鼻梁,紧紧抿闭的厚厚嘴唇,微微露出笑意。岩顶一丛丛灌木极像大佛一圈圈发髻。大佛的左手轻轻按在自己的左膝上,从袖口伸出的手背,五个手指清晰可见。大佛形神兼备,大气、富态、安然、慈祥,真是天公造化,鬼斧神工,瑞福之像也。

 

(二)

 

      火山喷出的奇峰异洞怪石。

      戊戌冬日,阳光明媚,走进瑞云山,首先领略的是奇峰异洞怪石,瑞云山风景区管理处工作人员告诉我,这种奇特景观是一亿多年前火山喷发所致。

      令人震撼、叹为观止的景观有两处,一处为百丈岩壁。十分有趣的是,百丈岩壁即是天然大佛的脸庞,一条200多米长的栈道修在大佛“脖子”上,似乎让大佛挂上一条吉祥项链,游客从此经过,仰望百丈陡峭崖壁,俯瞰万丈深渊和苍茫林海,远眺三明市区鳞次栉比的高楼和蜿蜒而去的沙溪,惊险壮丽,让人胸憶舒然。另一处是天马岩,海拔594.7米。一座乌青色的岩体酷似一匹骏马,回首顾昐的马头,高耸挺直的马鼻,弯曲温和的马脖,孔武有力的马背,惟妙惟肖,丝毫没有人工雕琢痕迹。让你感觉,这是一匹回首九天之外,腾越万顷林海之上的天马。当我战战兢兢走过三四十米长的“马背”,眺望千山万壑之时,脑海突然冒出一句古诗“天马行空,独来独往”。

      景区工作人员介绍,天马岩可谓“无限风光在险峰”,岩下生长着成片的乌冈栎纯林,达100多亩,规模号称华东之最,乌冈栎耐旱、抗风、抗火,是防火林带的优质树种。每逢花季,峭壁上开满野生兰花,更妙的是,兰花还爬上乌冈栎,让整个山谷飘荡着沁人心脾的幽香。

      最为奇特的洞穴也有两处,一处名曰“情缘古镜”——有个小石窟,石壁整体乱石嶙峋,但却“镶嵌”一块橢圆形且光影照人的石镜。之所以冠名情缘古镜,瑞云山有这么一个传说:宋代一妙龄女子路经此地,遇大雨,避于洞穴,罗从彦(沙县人,理学家,朱熹的师爷,闽学四贤之一)也匆匆忙忙到此避雨,却发现一女子在内,因怕“男女授受不亲”,不敢入内。那女子劝道:“这里面有一面镜子,照一照,坏人现猪头,好人现原形。”于是两人一起照镜,镜中出现两人形象外,还出现了一对鸳鸯。从此,罗从彦巧遇红颜知己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如今,男女恋人喜欢成双成对到此照镜,为的是更加情投意合。另一个洞穴是“避邪洞”。自古以来,人们都希望一生平安,如有凶险,也能逢凶化吉。该洞壁有个凹槽,恰似一只大碗,一年四季盛满水,不溢不涸,清澈甘甜,小饮一口,即可避邪,所以,当你有忧愁烦恼,心绪不宁之时,可走一趟避邪洞,料可除去一身晦气,顿生祥光。

      至于怪石,山中处处可见,如进山入口就有一块“神龟指路”石,它是一亿多年前随着火山喷发从山上滚落下来的,整个形状就像一只伸长脖子爬上山的大寿龟,相传是定光佛派遣到这里把守山门,迎接宾客的。又如“天然石门”“巨石压顶”“生命之门”“八戒偷情”等,无不肖人肖物,讲述着传奇故事。

 

(三)

 

      古藤流瀑编织着清幽世界。

      瑞云山林木葱郁,怪石嵯峨,涧流潺潺,飞瀑缕缕,密林深处就如一张巨大的绿色网络,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藤类植物,或盘根错节,或青丝如织,编织成了一个清幽的藤萝世界。

     在瑞云洞附近的一个石壁旁,紧紧攀附着一根碗口粗的古藤,那是景区的“镇山之宝”——将军藤,学名星毛冠盖藤,俗称花藤、猴头藤,四季常青,八九月开白花,10月结果,直径达30多厘米,主干有15米高,是藤中“巨无霸”,据考证该藤已有近600年高龄。相传明代农民起义军领袖邓茂七曾率兵驻扎于此,训练士兵们攀爬藤条,苦练攻城攀墙本领,后来连克八闽20多座县城,震撼朱明王朝,于是,这根劳苦功高的大藤,被士兵誉为“将军藤”。

      金凤寨旁有一株老而弥坚的阔叶树,树干已中空,但仍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奇特的是,空心树洞里生长着一根长长的藤蔓,郁郁葱葱。那情景,使你看到了什么是母子情深,什么是老牛舐犊。

     “千米古藤”又是一处奇观,此藤不见首尾,盘根错节,千姿百态,犹如书法家笔下狂奔不羁的草书,又似一群巨蟒青龙穿行而来。这里的藤缠树,树缠藤,藤树相生相依,简直难分藤与树,此景此情,唯有刘三姐的歌词最为经典:“世上只是藤缠树,从来不见树缠藤。”还有更直白的:“树死藤生缠到死,树生藤死死都缠。”看来瑞云山之旅适合爱情之旅,恋人们足可以见证地老天荒、亘古不变的爱情。

      景区工作人员介绍,瑞云山与大佑山、沙县七仙洞、三元区万寿园,于2014年共同被评为三明市郊野国家地质公园。近年来,区政府投入3000多万元,使这个4A级景区的基础设施得到很大的提升改造。登山伊始,我就领略到藤的序曲,那沿路的水泥钢筋护栏,皆是藤条编织的高仿,其形状、手感,足以以假乱真。我衷心赞扬景区管理者的用心,当年从广东请来一批工匠,他们的精益求精,让瑞云山老藤新蔓世界愈加丰富多彩。

    “泉水石上流”,即是瑞云山的写照,也是登山途中相伴你行走的一道风景。山中的“幽谷飞瀑”最为经典,其色如雪,其声如雷,如银河倾泻,山鸣谷应,但隔着老树与古藤望瀑布,忽然有了泉鸣山更幽的感觉,对李白的“日照香炉生紫烟”也有了新解:你看,瀑布溅起的水花升腾为清纱般的薄雾弥漫,而旁边的一块香炉石上生长着7株大小相近的树木,如点燃的7炷香,紫烟袅袅,为游客祈福。

 

(四)

 

      乡土文化增强了瑞云山文化底蕴。

      瑞云古寺在三明地区颇有名气,它坐落在一个形似雄狮张口的火山岩洞里,洞深30米,宽61米,高4米多。洞内木结构庙宇始建于宋代,供奉着如来、观音、定光佛、欧阳真仙、五显君。这样的奉制很有意思,提倡的是佛、道、民间信仰不分彼此,主旨在于和睦相处,和谐社会。

      清朝乾隆年间,翰林院督察御史、十八学士官志涵因厌恶官场腐败,去官返乡,隐居于此讲学3年。现洞口上方留有他亲笔题写的“有容”二字。每逢雨季,洞口上方石壁便不断流水,如同一幅宽大的水珠帘,遮掩了洞中庙堂,官志涵为此撰写对联:“人在石中藏璞玉,客来洞口隔珠帘”。官志涵除了传授儒家文化,还编写了瑞云寺64支签诗,解释禅意,透析人生,民间传说极其灵验。景区工作人员为我讲了个故事:前些年,陪同记者10多人到此采风,大家纷纷去抽签,有一位记者抽了一签,对注释不甚满意,便再去抽一签,读罢新签注释大吃一惊,原来注释告知:你已抽过签了,不能再抽。我听罢,顿生好奇心,可惜已步出瑞云寺几里路了,否则,也会一试究竟。

      瑞云洞周边奇石林立,有3块石头分别刻着柴、米、油3个大字,为何不见盐与茶呢?据说早年定光佛云游至此,见祥云缭绕,瑞气四溢,确定留在此地修炼,命随同而来的5个孩童各掌管柴米油盐茶,那掌管柴米油的3个孩童十分勤快,数年后修成正果,如今供奉在洞前方的小庙里,而掌管盐茶的2个孩童却懒散,定光佛认为他们失职,被贬下山,变成守护山门的两块石头,两孩童哭哭啼啼下山,避邪洞石壁凹槽里的泉水,就是他们的伤心泪水。

      金凤寨重修于“大清道光五年岁次乙酉庚申月”,距今也近200年了,虽然残旧,却也古风悠悠,门口还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欲上山巅到此一半”,下联是:“能参佛像佑尔双全”,横批是;金凤寨。曾有一位黄埔军校毕业的老将军陈寒江晚年在此修身养性,相伴青灯黄卷度过一生最后时光,寺前的三块巨石重叠,如一方天然屏障,见证了这时段春秋轶事。

      由此上山的古道原是火山岩石铺设,岁月风蚀的路石锈迹斑斑,当年踏勘地质公园的专家说,这是有来头的,可诠释:黄金铺路,为了参拜瑞云山大佛。

    (本文选自《走进梅列》,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