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4 00:48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朱谷忠


山光水色里的村落

 朱谷忠

 

世间真有巧合如是。

那天到了永泰,不经意间就有一个与我家乡同名的梧桐镇扑入眼帘,于是暗发奇想:那地方该不会有莆田老乡吧?不料隔天,恰巧就往梧桐镇踏访,顿又勾起了联想,便忍不住在车上问了镇上过来陪同的老金,他告诉我:“没错,沒错,现在我们正经过光荣村境地,这村西朝螺寨山,南靠弥勒峰,现居住有五姓族人,人口最多的叶姓族人,祖先是在公元1234年携妻温氏,从莆田埕前迁入定居的呀。”他想了想,又说:“现在我们要去的坂埕村、春光村,人口最多的也是叶姓族人,和光荣村人同一祖宗呢!”

还真有这么一回事?这也太巧合了!如此说来,我这回是去拜会乡亲了!

不久,车进山道,发觉天色昏暗下来,山雾渐低。但此时的我,一点也不担心雨的来临,甚至想到,这里的山雨,是否与我家乡一样,一声声胜过小巷深处一帘杏花雨的喃喃。是的,许久都不曾聆听山雨的密语,哪怕下得哗啦啦响,任它痛快地一洗心中的芜杂,待雨过天晴,一角蓝汪汪的天在茫茫云海中突现,让我触动于惊鸿一瞥的似曾相识和相看不厌的会意,亲近山水和老乡的情思,能不喷涌而出?到那时,怕是恨不能把看到的一切全揉进我的心胸,化几行字,或一首诗,去和大樟溪水了却无人知晓的情怀,该何等幸哉。

雨,很快就下来了,四周全都蒙在一片茫茫的雨雾之中。没过多久,又停了,只见车窗外山林连绵,鲜翠欲滴,片片深绿间夹杂各种不同的植物和年代久远的老树,嫩黄、深红、淡褐……令人浸润其间,目不遐接。车上,老金又说道,这里是坂埕村境地,面朝螺塞山、佳屿山,北与水牛山隔溪相望,南靠弥勒峰,依赖大樟溪水养育,今日已呈现出一派安定祥和的景象。

原来坂埕村民历代以划木船为生,203省道未通之时,日用品、工业品从福州运进,农副产品运出,全靠木船运输,船工最多时达300人,船只99只,大樟溪水面船只浩浩荡荡,甚为壮观。1957年成立木帆社。1958年公路通之后,船工转为其他行业,1964年木船停运。1961年之前为光荣村木帆社,1961年坂埕村从光荣村分出,木帆社属于坂埕村。

我不由想到昨夜翻看作家戴云飞送我一书中,写到坂埕的水运,他大发浪漫的思绪,说这村里或许有一个由“爷爷”和“翠翠”摆渡的渡口,接着还替“翠翠”设想送过一位俊俏的后生,然后用一生去守望。我真想对老戴说,好歹你也是个在永泰谋事的莆籍老乡,就不能设置一个圆满的结局么?正想着,车停雨停。下车,见到叶氏祠堂,建筑颇雄伟壮观,据说每年八月初一,叶氏族人相聚一堂,称兄道弟,纪念祖先,呈现出团结友爱的传统美德。还有蓝亭宫、晶延宫,位于大樟溪旁。晶延宫建于民国7年。蓝亭宫为叶、曾两性族人共建,农历三月二十五日为监亭宫生日,坂埕村在外经商、务工的村民,都回家为监亭宫过生日,盛况非凡。

随之,我们来到村里的五灵宫庙宇。坂埕村的女支书姓叶,早已冒雨赶到庙里等候许久。待坐下喝茶,她介绍说,打造菜篮子品牌的文创馆就设在这里,村里油茶、板栗、柿子、青梅、竹笋等物产,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深受人们喜爱。

我巡看了一遍,感叹已近百年的五灵宫,如今承载着谷香果甜,演示着叶落花开,浸润着勤勉、淳朴农家的丰收之梦,也让承天而来的节气与土地相合,串起一季又一季的喜悦,温暖旅人的心窝。此时,我倒真想见到一个也叫“翠翠”的倩影,风为裳,水为珮,轻盈婉笑,低眉圆转,向我热情介绍这一方天光云影的滋养,再带我们去已是野渡无人的溪畔走走。

不过,带我们去溪畔走动的,正是比“翠翠”更亲切活跃的叶支书,她生怕我们光对大樟溪大发感慨,忽略了沿岸10多棵已近600年的古榕,便一边走,一边手指沧桑毕现的树身不停地说,这一带所有的大榕树中,气度、风采最佳的应是这沿溪的16棵古榕了。老金也补充说,这些树可说是古榕的树中之冠,不仅高大、挺拔,枝叶繁茂,而且树冠大、树形好,树根奇特,是其它任何垂榕树都不及的。无论什么时节,它们都是那么郁郁葱葱,遮天蔽日,苍翠欲滴,从哪个角度看,都像一座座巨大、美丽的天然盆景。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目中,这十几颗古榕一望过去,都是令人膜拜的树神。这些参天之木,枝繁形若盖,叶茂影如衣,气度实堪慕,从容志不移。古稀古树不仅有苍翠的美丽,更有一片绿透的清凉。特别正当雨后,漫步在卵石铺设的路面,一边是溪水不歇的流淌,一边是浸润眼睑葱郁的绿意,那舒畅和惬意,是任何文字也不能形容的。我又旁生遐想:此时,若有人摇着舟楫,吟诵诗章,从溪面泛来,古榕定会像琴师一般奏出千般迷人的乐声。

更令人羡慕的是,这里许多人家都是临水而居的。每天早晨推开门,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这沁凉凉的古榕以及树下清凌凌的水光,那树影波光,把心情照得温润而澄澈;特别是来此旅游的人,一见此景,心里怎不诗思泉涌,丽词云飞?不用说,谁到这里,他们的心,都会被山光水色氤氲成一颗颗脱俗的诗心了。

hCguNCQyCVUgGzC14ji3ldTzbKCwk0CDh4fXJdOH.jpg

永泰春光村等3个山村游客纷至沓来      图片来源于“印象永泰”

继续向前,便是春光村了。春光村东与光荣村相邻,西靠春头亭,南与203省道接址,北与圳南村隔溪相望,距县城30公里。我们一眼望见,春光村在大樟溪畔也有一棵500多年的大榕树,枝叶茂盛,苍劲有力,雄伟壮观。据介绍,春光村地灵人杰,有一位名人陈汝仪,为康熙戊戌科进士(生于康熙甲戌年1694年) ,钦定江南提督,翰林院编修,江西乡试主考等职,并纂修三朝国史,为大清秘书。另一位陈嘉猷,生于顺治壬辰年,曾任广西柳州府推官。村里的古建筑是三爷宫,始建于明朝,至今有600多年历史,现庙宇重修,雄伟壮观,游人尽来朝拜,终日香火不断。过去,当地村民靠水吃水,多以划木船为主业。直至1964年木船停运。岸畔,有当年木帆社的办公场所,也是供往来船工休息的驿站,每逢水文变化不易出航,附近船工就在此驻足停歇。

当年,这里是一条重要的航道,上行下行的船只穿梭往来,上行的船多运粮食、食盐、布匹,下行的船多运木头、茶油、药材和其他特产。每当黄昏,暮色夕晖里,船工号子悠长高亢,渔舟唱晚婉转嘹亮。如今,古渡口再也看不到上行下行的船只了,被悠久岁月打磨得光溜发亮的阶石上,只有静谧的阳光和三三两两从老街下来漫步的老人,但一棵棵古树依然枝繁叶茂,每一块石头、每一粒沙子,每一根籐和每一株青草,甚至每一缕阳光里,都似乎珍藏着一个个尘封已久的悠远故事。如今,古渡下一直流淌的,是那一缕源远流长的文脉,锥心而砭骨,让人一时百感而难言

不过,令人欣喜的是,春光村已是近年来永泰成功培育打造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之一。此地以灵秀山水、幽长步道、百年老榕、茉莉花海和民俗文化为特色,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很多人把这称为“榕水谣”;每逢周末和节假日,福州及周边城市的人们常常携家人来此亲近山水、回味乡愁,人流不息、热闹非凡。也正是受益于旅游带动和春伦集团茉莉花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春光村探索出了以“旅游+”和“龙头企业带动”为特点的农村发展新模式,为推动群众脱贫致富和乡村复兴,创造了富有特色的“永泰经验”。

老金说,“春光村”始于明朝,原村名为椿萱村;其椿,是一种长寿的大树;萱为草本植物,传说可使人忘忧,古人以椿萱代指父母,意为祝父母长寿。当地以椿萱为村名,体现了重视孝道的乡风民俗。1971年,改名为春光村,出自毛泽东诗词《采桑子·重阳》中“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如今建成美丽乡村,生态环境优美,气候条件优越,180余亩的茉莉花种植基地,丛丛碧色染长空,阵阵香气透天涯。

永泰母亲河大樟溪,穿村而过,溪面开阔,波波浪浪,融融泄泄。我们走在村陌,看不少人家门前盛开的三角梅,灿烂地映衬雨后的天空,心里隐隐回荡起一支优雅的乐曲。不过,在我听来,其中有几分很像故乡古时的“爬山调”。

(本文原载于《走进“八闽旅游景区”·永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