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3 11:43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卢一心

 

畲乡有缘 情系溪南

——访溪南镇半月里畲族村

卢一心

 

去畲村。那些女人我一个也不认识

但在某本书里我已反复读过

去畲村的路上我又遇见了她们

据说,她们每天用月光洗澡

她们从身体里掏出一对相爱的镯子

许多日子被储藏着崭新锃亮

每天早晨,村庄后面那条小路

都被露水泄露了许多秘密

去畲村。有人怂恿我去摸一摸

那挂在墙上的头簪还有服装

我怕不小心会惊飞藏在墙里的金凤凰

其实,每个祈祷中的女人心中都明白

每一缕晨光都圣洁无比

 

泱泱华夏,畲族作为一个古老的民族,从刀耕火种时代闯进现代文明,保留自己的语言和独特的民俗习惯,从而吸引世人关注的眼光,并引起人们的好奇,堪称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2021年5月26日随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和福建省作家协会到宁德霞浦采风,在选题目录里,我看到“溪南镇半月里畲族村”这几个字,眼睛一亮,心中蓦然涌出兴奋和温暖的感觉。因此,我认定此行要为她写一篇文章,于是就有了上面《去畲村》这首诗。我之所以会对“溪南”二字产生莫名的冲动,是因为我的出生地也叫“溪南”,只是一个在漳州平和,一个在宁德霞浦。尽管如此,仍有回家的感觉,仍有一种叫唤乳名一样的亲切。当我把在溪南采风的消息发上朋友圈时,著名诗人谢宜兴微信留言告诉我,溪南是“我老家”,后来我们又通了电话,他说“真是巧了。你画葡萄,我写葡萄,老家又都叫溪南,真是缘分。”不过,他还少说了一句,“我们又都写诗。”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又何处不“巧合”?

“十里湾环一浦烟,山奇水秀两鲜妍。渔人若问翁年代,为报逃秦不计年。”《霞浦山》作者、宋代诗人谢邦彦是溪南镇最大的历史人物,官至左朝大夫,推拔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公事。其为官清廉,颇得政声,深受百姓爱戴。溪南,古称蓝溪,亦称“小南区”,因有一条河在镇的南边而改名叫溪南,是闽东最大的官井大黄鱼繁育养殖基地,其盛产的天然大黄鱼可谓珍稀物种,美味佳肴。有经验说,凡有地方盛产某特产,并产生深远影响,则该地区也必出人才,不知这种说法是否靠谱,但似乎也有一定道理。

溪南镇半月里畲族村,自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由始祖雷文寿从盐田长岗山迁入半月里,已有300多年历史。半月里村,旧称“半路里村”,因地形酷似半月,故改名半月里村。看来,溪南人对风水地理非常崇尚,这也是传统留下来的美事。而这个浪漫而又充满诗意的地方,也就这样进入世人的目光,并成为畲族文化的一个注脚。半月里村虽小,只有300多人口,却有“一门五秀才”之佳话。如今半月里村的雷氏宗祠和龙溪宫自然而然成了珍贵遗产。

9-1 畲乡半月里(郑逢惠摄).jpg

畲乡半月里(郑逢惠摄)

去畲村不是谁都能懂畲村的。“畲”是个很古老的字,按字义解释是山林里结巢或搭寮居住来开荒辟地、刀耕火种的意思。“畲族”这个名称是根据“民以畲名,以善田者”而起的,反映了畲族经济生活的特点,也体现了畲族人勤劳的本色。畲村民风纯朴。纯朴中让我感觉到一种少数民族独有的特质,或者这就是其神秘的地方。至于这种神秘具体体现在哪里,一时间还真说不上来,就像一个人的气质,能够让人感觉到,但就是说不上来。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气质特征,就像每个人都有不一样气质。我不知道这种神秘是否在暗示些什么,但一定有其让人猜不透的地方。这种神秘也叫魅力吧,或许,我就是朝着这魅力来的。

畲族的神秘,也就是魅力,首在服饰,男装相对简朴、女装比较精致,尚青蓝色,着自织的麻布为主。基本是上衣黑色,衣领、衣襟、袖口边绣有彩色花纹图案,腰系黑底花色围身裙和自织花腰带,下穿黑色布长裤,有的地方还穿黑色短裤和绑腿。这种服饰名曰凤凰装。若是见到头髻上只扎着一圈红绒线,衣领和袖边花纹窄而秀气,后扎的腰带上绣有花纹,并缀有丝絮的即是小姑娘,亦即小凤凰。若是已婚妇女,即大凤凰,其头发则梳成筒帽式或螺式,形成凤头,即用红头绳扎的头髻向上升高,衣领、衣边和衣袖上的花边很宽的多是大红与桃红夹杂黄色。若是老凤凰则是发髻低矮,衣服和腰带上的花纹少些,颜色素雅。畲族人对银饰品特别钟爱,其中也肯定有其道理的,据说也是辟邪用的。畲族女儿出嫁时,母亲都会赐予凤冠和凤衣,还有些银饰品之类,甚为隆重。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身着凤凰装的畲女越来越少了,走到大城市去,社会上仿佛就只剩下两个人,即男人和女人。畲村的神秘也就渐渐退隐而去。现代都市进展实在太快了,而且太雷同化了,吃住行基本上都一样,连穿衣打扮,言谈举止也大体相同,再难见少数民族独有的特质了。

9-2 半月里畲族婚礼(李华玲摄).jpg

半月里畲族婚礼(李华玲 摄)

畲族的神秘,次于习俗。每年“三月三”是畲族传统节日,其主要活动是去野外“踏青”,吃乌米饭,以缅怀祖先,亦称“乌饭节”。相传在唐代,畲族首领雷万兴和蓝奉高,领导畲族人民反抗当时的统治阶级,被朝廷军队围困在山上。将士们靠吃一种叫‘呜饭”的野果充饥度过年关,第二年三月三日冲出包围,取得胜利。为纪念他们,人们把三月三日作为节日,吃“乌米饭”表示纪念。节日期间,整个畲山,沉浸在一片歌的海洋之中。晚上,各家吃“乌米饭”,深夜进行祭祖活动。畲族之习俗也有许多禁忌,譬如生育禁忌:孕妇卧房忌钉钉子或乱翻动,担心受惊,动了胎气。孕妇忌摘水果,据说摘了果树不结果。产妇忌吃鸭子、鸭蛋,因为有“七月半鸭不知死期”之说。此外,还有生产禁忌、生活禁忌,等等。其实这些习俗背后无不隐藏着畲族人对生存和自然的某种敬畏。从某种意义上讲,失去敬畏则失去自然。现代文明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对生存和自然的敬畏。

我喜欢畲族人自称“山哈”或“山达”,意即山里人,或居住在山里的客人。据说这称呼与他们的居住环境、迁徙历史有关。话说至此,有必要对畲族小说歌做一个简单介绍,畲族小说歌发源于福建省霞浦县溪南镇白露坑村。在清朝,白露坑畲族人民很重视文化教育,他们办私塾吸纳汉族的先进文化。村里的文化人把汉族章回小说、评话结合本民族语言特点,进行再创作,由此诞生了“小说歌”的文艺形式。2006年,畲族小说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题材和内容大都取材于民间流传的戏曲、曲艺中的故事,如小说歌里面的《蓝佃玉》《钟景期》《钟良弼》等这些歌颂畲族英雄为百姓伸张正义等等,用小说歌的形式传唱。这让我想起西藏的《格萨尔王》,在藏族传说里,他是神子推巴噶瓦的化身,一生戎马,扬善惩恶,弘扬佛法,传播文化,成为藏族人民引以为自豪的旷世英雄。起初藏族人也是用民间传颂形式流传下来,后来成为经典,堪称“东方的荷马史诗”。第一个用畲族歌言的形式创作小说歌的人叫钟学吉,他是溪南镇白露坑村人,生于清末民初,他首创出具有浓郁畲族色彩的独特文学载体,民间流传“有山哈人的所在,就有钟学吉的歌”。如今,歌王也有法定传人,年近百岁高龄的歌王钟昌尧也培养了不少畲族歌手,让小说歌得以继续传承下去。

在半月里畲族村采访了大半天,算是饱览了畲族风情,如果说,半月里畲族村给我留下什么最深刻印象,我想,莫过于传统和现代文明的碰撞。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半月里畲族村理应保留传统的精华,也该与时俱进,华丽转身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新农村系列,而我更愿常怀山水情愫。

是的,畲乡有缘,情系溪南。愿溪南镇半月里村越来越富有诗意。宛如一首情歌在山间传响……

(本文原载于《走进“八闽旅游景区”·霞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