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6 23:25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蔡天初



与厝坪美丽有约

 

蔡天初

 

 

中国风景画多与山水相关,美丽山村也离不开青山绿水,我们常见的南国山村大都是这样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画面: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从村中流过,古朴的木屋依溪而建,村姑在溪边洗衣戏水,村头炊烟袅袅,远处青山环立……

驱车从罗源县城往西北行,笔直平坦的国道直通到洪洋乡, 随后便是通往厝坪村的盘山路。一路峰回路转,视线逐渐开阔, 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色,仿佛这5千米长的绿色毯子一直铺向厝坪山巅。

一路走来,厝坪村主任于道秋说,厝坪的感觉,就是美得超乎想象。

 

风 雨 桥

厝坪位于群山环抱的盆地中,举目高瞻,重峦叠嶂,青峰挺拔,在我一脚踏上去的瞬间,更觉得这里非同一般。村主任径直把我带到村水尾的一座新廊桥。

福建省的古廊桥较多,它们高悬低卧,形态各异,造型奇文本框: ■文本框: ■巧,令人惊叹。走进罗源,在厝坪廊桥的一次际遇,让我觉得新廊桥同样是那么令人刻骨铭心,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廊桥又称风雨桥,它不仅仅是一座过溪河的交通设施,桥内还设有供人休憩的椅凳,因此它同时还兼有休息、避雨、社交、贸易、标志、观赏、祭祀等多种功能,具有深远的建筑学价值及政治导向。由桥引发的宗教信仰、民俗风情也形成了独特文化。

厝坪廊桥全长约20米,宽4米,6厢7柱,有廊屋、桥架、桥台,又有典型的地形景观、水体景观、植物景观构成的要素层, 静卧小溪之上,给人以亲切、柔和、轻盈的美感,如梦如幻,如瑰宝镶嵌于群山之间。据介绍,厝坪廊桥是一座非常年轻的桥。原来那座旧桥,由于2005年“龙王”台风后,被山洪冲毁。村主任告诉我:“廊桥2017年重建,在选址上还花费了一番功夫。” 桥址的选择是廊桥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关系到廊桥的安全稳定、工程造价、施工及维护,还将对桥区的社会活动、景观效果等产生重要影响。所以,对自然环境的理解与利用,从选址环境、功能空间、材料建构和装饰表现,优化策略。看得出,新廊桥结构上采用各个组成部分分离设置,下层桥跨石拱结构与上层构筑桥屋分离,桥屋顶分三段,中段高,两端低,呈品字状,铺银色瓦。过道红砖铺设,桥栏结构、廊桥装饰表现简洁有力,形文本框: ■文本框: ■成了独特的廊桥建筑。建筑是物化的文化,给人以最直观的视觉冲击。廊桥,作为人们跨山越水的交通设施,和周围的自然风景构成令人驻足的景观。在古诗文中,更多的是作者对桥景的描写。清代宋滋兰在《新市桥》里咏颂:“野水澌流众绿晴,过桥闲自看春耕。田头漠犊往来迹,云里山樵呼唤声。竹叶低垂含雨重,麦苗微动受风轻。村农相顾忧相识,陇畔叨叨问帝京。”用这诗来感受这里, 也很贴切。

厝坪的风雨桥在厝坪人的乡愁中,成为富有特定意义的文化符号。

图片1.png

厝坪廊桥(王惠平  摄)

车 头 溪

从穴里村流下的车头溪,拥村护寨似环绕着厝坪。说来也怪,这里溪流里的石头与众不同,在两岸碧绿如茵的植被衬托下,显得特别抢眼,岩石表面光滑细腻,呈灰白色,经流水冲刷,表层密布规则的条理,边缘呈错落有致的延伸,或藏或露, 或立或卧,如同藤上结瓜,又像连翘开花,一串串,点缀其间, 盘踞在蜿蜒的溪流上,成为最终守望者。

这里岩石的神奇之处还在于石无定形,变化莫测,有灵气, 有生命。即便是同样一块石头或岩石丛,从不同角度或不同位置来看,呈现在你面前的都是截然不同的形象,形成“移步换形”“移步换景”的特点。如果变换摄影取景镜头,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呈现出不同的作品。

从远处极目眺望,车头溪两岸束腰对峙,两旁树冠相衔, 顶上轻纱覆盖,绿意遮天,岩石和竹林倒映在水中,形成“榕树潭”“溪乾”“七边潭”“回笼潭”景区,使得车头溪变得虚幻起来,到此感到有几分仙气,即便是走马观花,也足以令人如痴如醉,赏心悦目。

沿着溪谷而上,跨过一座小桥,眼前豁然开朗,穴里岭这儿又有别样的风景,显得格外惬意。穴里岭又称长梯岭,是通往古田的古道,现尚存两段完整的古村道,路面由长条石板和鹅卵石铺就,有的沿溪而建,有的傍山而筑,有的穿插在梯田间。我查文本框: ■文本框: ■阅一些资料,读到不多的零星记载,“溪北侧嵬险,岩泉似之瀑布,以创有桥”,古道连接着上厝坪与下禄洋村交界处有座三孔石梁寿星桥,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今桥北尚存一古碑,上铭刻着桥史。古道记录着历史的脚步,更蕴含着历史人文、景观生态等多方面的价值,乡干部告诉我:“历届乡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对古道的保护恢复工作。有关部门从路面、护坡、线型和附属景观要素出发,提出对古道保护与恢复的方案,开设厝坪村至禄洋村全长2.2千米的古道旅游路线。”

在车头溪的风物,的确有一种迷人的力量。在我眼里一切都显示出一种梦境般的优美。这个散发大自然气息的地方,仿佛与我有过久远的约定……

 

水 涨 湖

那天起了个大早,一路走来,青山秀水入目,风景亲切熟稔。到达村庄时太阳渐渐升起,隔溪相望的厝坪,仰仗大山深处的气候和地理环境条件,烘托出一个高洁而优雅的世界,宛如- 幅风韵别致的水墨画卷,显得悠然与神秘。

村主任说,这里的雾,春如海、夏如烟、秋如絮、冬如磐, 韵味十足。雾中,影影绰绰可见在厝坪溪西岸上的巨石,凿刻“水涨湖”三个字的。

出乎我意料的是,“水涨湖”全称是“鸡鸣狗叫水涨湖”。文本框: ■文本框: ■说是,水涨湖在后山的山坳上,潭上压着一巨石,右侧有块大石头,被藤蔓枝丫包裹着,犹如一只引颈啼鸣的大公鸡,对面的山脚卧着一条黑灰色的石狗,翘首遥望对面山头,鸡狗遥相呼应, 每逢初一、十五潮起,一鸣一吠,湖水随之上涨。就像潮起潮落,上涨后使原来的一摊浅水成湖,落潮后水退如初。村民逢初一、十五都会来湖边走走,希望能够“水涨船高”生意兴隆,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水涨湖的传说,流传至今。从史料考证看,水涨湖也留下许多谜,从前每月初一、十五两天才涨水,如今已不复存在, “湖”已干涸成一块平地,四周留下石洞和各种形态的巨石群, 究其原因,只好留给后人去探索和开发。

神秘而安静的巨石群,风景这边独好。更重要的是,其花岗岩山岳地貌发育、演化过程,该类型遗迹对花岗岩岩石学、地貌学、新构造运动等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科普价值。

其实,“天地大美而不言”,水涨湖这一片石林是安静的, 静得让人被这古石林而感动。2018年,洪洋乡在这里举办了首届森林呼吸节。漫步其间,闻着石头的气息,聆听林木的呼吸声, 仿佛身在神仙天堂胜界,浑忘尘劳。所以有人说,厝坪人现在留住古林,进行千树种植是对后人沉甸甸的责任和交代。

那天,穿行厝坪,蓦然产生那至真至纯的信赖和感动,与厝坪神奇交织着

 

文本框: ■文本框: ■上 下 厝

打开一份罗源地图,你会惊异地发现,罗源西北方向,洪洋乡境内最高峰马山岗岭脉接古田县,自北而南纵贯中房镇,蜿蜒于洪洋,至飞仙岩后折而东向,是厝坪村溪流的发源地与分水岭。起步溪发源于飞仙岩,自西北向东南斜穿洪洋乡厝坪,溪潭与车头溪拥村护寨。

出乎人意料的是,村庄地势起伏较大,形成东西长,南北窄的地势 。厝坪分上厝坪、下厝坪两个自然村。上厝聚居邢于姓, 下厝聚居于姓。邢、于宗祠,飞檐黛瓦,巍峨堂皇,十分壮观。文本框: ■文本框: ■令人称奇的是,这儿拥有连片的百年大古厝,白墙黑瓦,每座古宅间道道相连,纵横交错。上厝坪的房屋是围绕着三落透里的“上村厝”如众星拱月般地分布。下厝坪的房屋是顺坡因势建筑,逐层铺设,越往下厝的规模越大,有规模宏大的“8扇厝”。

厝坪村“以山为主,以厝为辅,以溪流为标准,打造全面乡村振兴方案。”近年来,厝坪村坚持规划引领,一村一方案,一年一计划,统筹规划乡村布局,先后完成公路硬化、村庄亮化、立面改造建设,村民房前种花屋后栽树,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厝坪的进一步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村主任说:“境内多山,天然草坪较多,畜牧养殖业也有一定发展,农民积极圈养牛、羊等家畜,也取得较好成效。下一步,厝坪主要建设车头溪景观提升、农业观光采摘园等项目,全力打造山水厝坪、天然氧吧旅游主题村。”

美好的事业来源于不断孕育和创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洪洋乡厝坪村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立足山水资源优势,以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试点村为契机,因地制宜全力提升村容村貌,打造“山水厝坪、天然氧吧”的旅游品牌,促进乡村旅游发展。

如今,厝坪村人将天淡云闲、水丰山悠,慢慢地融入生活, 他们享受优雅,塑造优雅。

(本文原载于《走进“八闽旅游景区”·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