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1 22:11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景 艳



美丽畲村的时代流变

 

   

 

 

六月的那一天,阳光正烈,杨梅正红。原本静谧的山岭被躁动的虫鸣搅得失了安宁,而那想象中歌飞舞动的畲家村却因人声的稀疏而显平和安静。罗源,是福州市畲族人口最多的县份,畲族人口超过当地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居全国县域第四、全省第三,是民族工作的重点县。此行采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从福湖、许洋、庭洋坂到八井、竹里,日行五村,要关注的是特色民居修缮、传统文化保护、特色产业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效。浮光掠影之中,一个古老族群在时代浪潮洗礼之下的坚持与流变,就这样在美丽的景色中一一展开。

 

 

“现在,我们有两个民族村已经被国家民委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有两个村成为试点,这些村子都已经实施过‘幸福家园工程’和‘美丽乡村’等新农村建设重点项目,有着加快发展的良好基础,还有一个村是第三梯次,明年计划申报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项目新的试点,我们的目标是借助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示范带动民族村奋发追赶,缩小发展差距。”车行一路,县民族宗教事务局的分管副局长兰善英快言快语地介绍着情况。

以前,也曾到过许多乡村,大多是位于偏僻的欠发达地区,环境闭塞,自成一体,民族特色浓郁,而罗源的畲族村则不同。此行所到之村,距离罗源城关不远,最远的福湖村也不过30公里,其中庭洋坂村连接沈海高速罗源北出口的距离仅500米,和汉族聚居地相接,受到的经济辐射大,自然同化速度很快,开放、生态、传承、发展、融合等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福湖村的畲族主题公园已经粗具规模,旅游配套设施基本完善;庭洋坂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已然建立,新医保、农保实现全覆盖,适龄儿童入学率达百分百,村里有了第一代大学生;许洋村则是西兰乡党建党风廉政建设、计生、综合治理、文化、便民服务等综合性示范村;融畲族特色、生态休闲养生、红色文化为一体的八井村正努力打造乡村旅游精品村……

起步镇庭洋坂村原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是纯畲族行政村兼革命老区基点村。2010年,才作为县委、县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造福工程从偏僻闭塞的高海拔山区,迁到起步镇政府的城乡结合部,成为福建省“造福工程”省级示范点、“美丽乡村”省级示范村。现年88岁的兰香梅,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少数民族赴京观礼团的老党员,亲眼见过毛主席。如今,她的身体仍然硬朗,谈起现在的生活,知足都在脸上:“过去,在深山里交通不便,现在搬了新房子,看病生活都很方便,和城里没两样,像花园一样,要什么有什么。”

不过,仅有这些是支撑不起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名号的,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与传统民族特色保留方面,寻找到一个平衡点成为畲村建设的重点。作为闽东、浙江畲族区域相当部分开基始祖的来源地、拥有多项国家级、省级市级(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罗源,在这方面着实下了不少功夫。“畲族属游耕民族,罗源又是明清时期畲族历史大迁徙的重要中转站,所以,我们这里的畲族分布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民族特色习俗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得越来越不明显。从建筑来看,现有民族村民居很难说哪些是畲族特有建筑风格。我们就在想,怎么才能让人们走进来就知道自己是进了畲族村呢?所以,大家也动了不少脑筋。”兰善英告诉我。为了突显畲村民族特色,各村一方面有意识地在标志性的建筑面墙上添加畲族元素装饰,另一方面也十分注重传统民居保护和修缮工作。

此行所走每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均建有畲族文化风情的专属展示之地,比如福湖村的畲族民俗馆、庭洋坂村的畲族文化公园,许洋村民俗文化展示厅、主村文化墙,八井村的畲族革命陈列馆、畲医畲药及八井拳传承展示馆……按照新的建设规划,这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大都建了答歌亭,进行了民居立面的装饰改造,依附传统青砖琉瓦模式进行全面装饰,以期达到新旧和谐、古今一致。民俗专家雷永健告诉我说,按照老房子的建设初衷来“修旧如旧”:“旧社会盖房子原本有许多讲究,比如风水,我们的特色村寨建设就依照原来的建筑风格,路的朝向,路面的材质,内走廊、外天井都要保留原来的特色。连房屋的瓦都得按当地的标准。沿海的厚,又宽又长,可以抗台风,而山乡台风少雨水多,山岚时间长,用的瓦斜度就大。关键是既要有时代感,建设便民利民的幸福家园,也要留住传统的精彩,建设有畲风畲韵的美丽畲村。”

 

 

  在畲族特色村寨建设的过程中,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是不可或缺的一环。畲族有语言没有文字,文化传承主要靠口传、图绘和集体记忆,畲歌曾经也是重要的载体,“无时不歌,无事不歌”。如今,畲语虽然还是畲族村的母语,但在年轻世代中,使用的频率已不及汉语。有些畲汉通婚家庭长年在外地工作生活,小孩子都已经开始不讲畲语了。为了保持这个最基础的交流工具的传承,有的村开始把讲、授、学畲语列入议程。兰善英告诉我,“现在,畲歌不像从前在族人生活中占据那么重要的地位了,但唱得还是挺多的。现在除了传统对歌台,还发展了微信对歌,这可以说是畲歌发展的新亮点。”

  畲族人的服饰非常有特点,主要指的是女子穿的凤凰装。据说,男性的传统服装样式在清朝已经失传,但是,为了与女子服装相配套,畲族男子往往会用同样的布料,配上同色系的花边做成有民族特色的衣服,看上去也显得很和谐。在许洋村,我亲眼见识了凤凰髻的编织,原来那用彩色毛线梳缠起的高高的“山哈娜头”,里面是加衬里的,不是所有人都会编。福湖村党支书雷夏宾告诉我说,因为受多元文化的冲击以及生活生产方便的需要,畲族人平时并不穿凤凰装,尤其是那些精致细密厚重的服饰,在这样炎热的天气里,多少有些不合时宜。但是,所有新婚女性包括嫁到畲家来的外族女性在内,一般都会自觉地添置一套传统服饰,并在节日、重要的庆典活动时着装,以展示畲族的文化内涵。

  走进畲村,能够感受到来自政府层面的保护畲族文化的深刻用心。禀持着保护、抢救、挖掘、整理的理念,政府开启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保护模式。一方面,有意识地加强了组织领导、机制强化,强调政策上予以倾斜、资金上适当扶持;另一方面,发动群众动脑筋、想办法、共同参与,让畲村的民族文化氛围越来越浓厚,传承保护的意识越来越强烈,让人人都成为畲族文化的一个表达符号。现在,畲村大都有意识地把习俗传统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重新拾起那些被遗忘、被简化的习俗礼制,比如婚嫁、节庆,让村民们尽可能地按照传统方式走完整个流程,在亲身体验中强化畲族意识。与此同时,也鼓励村民,特别是青少年走出去,参加传习、演出活动,普及畲族各项文化技艺、技能。比如,服装、剪纸、畲家拳、答歌对歌等。

  畲族民俗馆里,村民雷万兴带着我们认识了许多从没有见过的畲族老物件:缠丝的、捕鸟的、脱谷壳的……简单、粗陋,曾是村里先辈们用过的生产工具。如今,那些原始的物件随着时代的进步早已退出了畲家人的生活,然而,那个过往的时代,仍然可以经由这些历经年轮碾磨的古旧斑驳点滴呈现,那些先民的智慧,依然可以经由更迭汰换而延续,透过它们,一个族群曾有的生存状态与发展轨迹清晰若见。

  一个民族的文化之所以受到重视,除了别具风格的特色之外,也往往有自己拿得出手、亮得出去的品牌。为了做好畲族文化的传承工作,罗源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申报和传承工作受到高度重视。这些被列入国家、省、市级“非遗”名录的项目和传承人,已然成为畲族村传统文化保护的亮丽名片和领头羊。一个个项目申报、一份份资料搜集、一本本书籍出版,有助于人们对中国少数民族大家庭中的畲族有了更多的认识。

  视野越广阔、思维越开放,现在的畲村也有了广告意识,利用媒体宣传,举办各种活动,都成为畲族人对外展示自己文化的窗口。从2008年起,罗源县委县政府已延续十届牵头主办“畲族·风”民俗风情节活动。畲族舞蹈、畲家拳表演、畲族传统手工技艺展示,也连续十届参加福州市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活动。畲族服饰、刺绣等项目先后赴台参加活动,把知名度打到了海峡对岸。“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传承的意义在于保持它的原貌,哪怕它是落后的,不能因为标新立异而改变它,打着传承的旗号破坏它。”采访中,雷永健特别提出了“自我认知”的概念:“要知道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做什么,怎么做?只有热爱自己的文化,畲族同胞在传承文化时才会有自觉性、主动性。”

 

 

  建设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主要目的,还是在于促进少数民族群众增收、经济发展,实现同步小康。这是畲村发展特色产业的初衷和落脚点。现在,民族村的新农村建设已经相当有成效,但如何拓展增收渠道,实现经济跃升,仍然是目前少数民族村亟待破解的难题。

  客观说来,受所处环境、教育水平、开放程度等因素的制约,大部分少数民族村经济发展的起点都相对偏低。在此行的5个村中,福湖村是其中条件最好的。它是传统少数民族名村,教育底子好。新中国成立前,很多少数民族村还没有兴教育,那时它就设有私塾。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这个村的教育有了更大的发展,习近平任福州市委书记期间,福湖村还得到了教育专项资金帮扶。地处风景秀丽的山区,前倚福州二水源鳌江,上游是岱江,河运发达,传统林业发达,木材以放排的方式就可以放到连江,通过河运转运到其他地方,与外界联系紧密,开放较早,发展的步伐也相对快些。如今,“两委”班子根据本村山地面积大这一特点,坚持抓好农业发展,制定了村民增收计划方案,努力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百亩板粟园、千亩毛竹示范园、万株黄花菜及生态蔬菜基地等项目,极大地促进了农民增收。2016年,投入了126万元建设福湖村山垅田垦复改造与生产示范区,已种植桂花等苗木、套种北大荒非转基因有机大豆。

  但是,对于其他少数民族村来说,并不具备福湖这样一些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经济发展的脚步依然滞后,有的村还有未脱贫户。罗源民族村基础普遍薄弱,少数民族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缺技术少资金,抵御风险能力脆弱,相比于投入风险大的项目,村民们更愿意外出打工。但外出打工大部分也只能做一些技术要求较低,劳动强度较大的工作,收入有限。在建设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发展特色产业过程中,为了破解特色产业发展难题,一方面通过整合国家扶贫、旅游开发、省市民宗部门少数民族增收扶持工程、县里重点扶持的六大农业特色产业等各项政策措施,加大了扶持资金的投入,一个产业项目的政策补助资金在10万元以上。另一方面积极引导群众更新观念,自强创业。强农惠农政策的及时雨,让福湖村的乡村旅游精品示范村、八井村的畲药生态园、许洋村的生态旅游项目、竹里村的蔬菜基地,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为进一步提升民族村群众的创业技能,省民宗部门和县相关职能部门都积极开展各类实用新技术培训,设法补齐群众发展产业的技术短板。

  庭洋坂村从偏僻闭塞的山地搬迁到罗源县城北面的城乡结合部,如今村民的纯收入是从前的两倍,主要因为每个家庭都有一两个劳动力从事非农业生产。现在,村里一方面利用旧村的山地、草场资源发展生态农业,重点培训中老年劳动力,掌握生态种植、养殖技术,提高生产技能,返回故地开发生态农业;另一方面鼓励青年劳动力转移至非农领域,就近务工或经营小生意。村党支书兰水康说,以前村里的年轻人在家种田,种稻谷、砍竹挖笋,菜刀整天背在身上,一年赚二千元,现在外出打工,一天务工费至少是150元。

  “罗源总入口约26万人。早些年,开采石板材、种食用菌和水产养殖是罗源的三大支柱产业,全县畲族入口约2.1万人,原从事石板材行业的约四五千人,从事其他行业的3000人左右,少数民族务工人员,年收入高的约十万元,低的三四万元。然而,从2016年下半年以来,工厂因为污染被全面关闭停产,养殖业也因为水体污染转移到了外海,畲村里的人就业机会大大减少,尤其是就近打工。于是,或者到外地去,或者转做新产业,但大多也是农业生产,周期长、效益低,收入不稳定。”熟悉当地经济发展的雷永健深知这是优胜劣汰的必然选择,言语中多少也透着些许无奈。

  “企业不成规模,效益打了折扣,近几年大力开发乡村特色旅游,因为尚在起步阶段,投入大产出小,附加值有待提高,所以,少数民族群众的人均收入要比全县人均收入低一两千元。”听着兰善英的介绍,一旁的村主任插上了话,问今年的月工资是否会在一千多元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些……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这个牌子对于畲族村寨的发展是重要的,但它的意义应不止于成倍的资金投入,更重要的是长远的规划、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落实到眼前,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特色产业发展以及人才的培养。

 

 

  福湖、庭洋坂、八井、许洋、竹里,除了福湖村、许洋村是畲汉混居的民族行政村(福湖畲族人口也占全村九成以上)之外,其余的三个都属纯畲族行政村。不过,一个汉族人走进这些村子,完全没有不合群感,因为彼此观念相近、语言相通。

  在人类发展史上,融合是族群迁徒需要面对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由于到达的时间不同,往往存在先来的排斥后到的、先进的歧视落后的、人多的歧视人少的现象。民俗专家雷永健认为,畲族是一个有着较为突出的迁徒特征的民族,除了战乱、自然灾害与国家组织行为,比如保边防需要、开发土地之外,理论上说,还有遭遇民族歧视的问题。在唐代,居住在福建、广东、江西三省交界地区的包括畲族先民在内的少数民族就被泛称为“蛮”、“蛮僚”、“峒蛮”或“峒僚”,被视为“化外之民”。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前,这种歧视都还存在,汉畲不通婚,姓氏多的欺负姓氏少的,发生械斗等现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然而,新中国成立后,这种歧视现象越来越少,民族关系越来越和谐,畲汉通婚现象也越来越普遍。改革开放前,大都是畲族女嫁汉族郎,但现在,汉族女嫁给畲家郎也是习以为常的事了。

  在福湖村,我们遇到一位身着畲服的郭姓女子,福湖村党支书雷夏宾告诉我们,她就是来自宁德的汉族人,嫁到畲族村之后,语言环境加上她自身的语言天赋,很快就学会了畲语。现在畲乡发展旅游,要演出要组织山哈歌友会,小郭也常参加。小郭说,村里男女老少都会讲畲语,学畲语其实挺容易。畲族人外嫁不一定要按族俗,但是迎娶是一定要按族俗,她本人就是身着畲族盛装,被轿子抬进畲村的,还享受了“三公主”流传下来的男跪女不跪的婚俗。雷支书介绍说,如今在福湖,大家不论畲汉,语言都是相通的,少数民族也要融入大家庭,而所谓汉语其实是“国语”,当然也就是必修课了。

  雷丽斌,明明是位畲族姑娘,但看上去怎么都有股汉族女子的气质。她2010年到乡镇工作,2016年当选霍口畲族乡的副乡长,还不到三十岁的她所受的历练可不少。她告诉我,乡干部在编43人,少数民族干部比例挺高的,领导班子成员11人,其中畲族占3人。西兰乡镇的许洋村是畲汉混居村,但村党支书和村主任一位姓钟一位姓雷,都是畲族的。据了解,和其他村一样,畲村也有包村干部和驻村蹲点干部,负责联结村与乡之间的关系、协助村里的工作。李立斌任许洋村的包村干部已经好多年了,对许洋村的了解、熟悉的程度比许多本村的人还深。说起了工作的体会,他说畲族人特别重情重义,他对这个村也有很深的感情。

  对于畲族人来说,用图画长幅表达历史的祖图是图腾信仰的圣物,非常珍贵,很多村都有,一般都由德高望重的族人保存,平时不对外展示,只有正月有重大仪式的时候才拿出来。庭洋坂村的畲族祖图绘于清乾隆年间,是罗源县内现存最古老的祖图,它的珍贵程度更不必说,族内都少有展示,何论他族?当时庭洋坂村兴建7200平方米的畲族文化公园,园内要立两面大型浮雕,一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简介,另一边就打算刻祖图,受到了村里老人的反对,他们认为祖图不宜向外公开,然而,最后经过村委会做工作,老人们还是同意了。当时,因为觉得畲村建筑特色不鲜明,想在村口做个标识,计划立一面很大的墙壁,上书“畲村欢迎您”,不过,这面墙正对着另一个汉族村的门楼,按当地民俗,认为这面墙会影响风水,经过协商,汉族村民也同意了。庭洋坂村从旧村迁到新村,很快就融入了新的生活环境,和汉族同胞和睦相处、互帮互惠,从没有发生过涉及民族关系的纠纷。

  现在的畲村,越来越注重文化设施、公共平台的建设,畲族传统的“三月三”更成为法治宣传与民族政策的宣讲台。尽管,在特色村寨建设考评标准中总列着民族团结这一项,每年上级单位也总要进行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教育,但是,所走访的畲族同胞都说:“咱们这没有这个问题。”大家相信,随着国家法制社会的建设发展,民族矛盾也会越来越少,各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会越来越强。  

烈日炎炎访畲村,实在有负上天美意。那饱含寓意的凤凰图腾、那即兴而唱的罗连调、那缝在畲族服饰里的神秘字符、那半山公园里的灼灼荷花、那散发着青草香的畲医畲药、畲家拳……如帧帧映画翻过,留下些淡淡光影,来不及细细品悟。然而,正如雷永健对畲胞们所倡导的:“既要克服少数民族的自卑感,又要体认到我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少数部落的一部分。”这话说得真好,不管是哪一个少数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历史、发展与中华民族密不可分,它的成果功勋属于整个中华文明,所有的坚持与流变,都有一个努力的方向,正如水流与风声。

(本文原载于《走进罗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