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的石业
蔡飞跃
多次造访崇武这座海边古城,知道其地名是明洪武年间起的,原来叫小兜巡检司。北宋初年,军事工程专家江夏侯周德兴奉旨巡视泉州海防,向朝廷建议提升小兜寨的战略地位。一番奔走,将“巡检司”移于小岞,在原址设立更高级别的武备机构——守御崇武千户所。
洪武二十年(1387年),崇武城开始筑造,周德兴的工程官兵满足不了建设需要,泉州府各县的千余名能工巧匠壮大了基建队伍。《惠安政书》记载,明隆庆年间军户占崇武人口的一半,匠户、盐户各占四分之一。一时间,崇武成了军匠和民匠的竞技场。后来,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雕匠大部分定居下来,他们与当地工匠切蹉技艺,吸纳闽南传统雕刻的手法,把军人的雄劲和闽南人的细腻融为一体,南派风格初步成形。
周德兴督造的古城还在,连绵镇守在海边上。大海总是激情澎湃,尤其在这春分时节,它释放着豪迈的强音,让人思绪舒卷。
的确,崇武以古城而卓异,以惠女风情而神秘,以石雕而扬名。崇武保留着一批明代石雕作品,比如城隍庙里的那一对石狮子,还有戚继光、黄吾野、李恺、何乔远的题刻,以及一大批碑刻。遗憾的是,有一些石碑已不复存在,仅仅在史籍的角落里寻得着。
阳春三月,闽南风和日丽,陪同我采访的当地文史专家告诉我:明清之交,崇武石文化开始振兴。生活在明末(也有人说清康熙至乾隆年间)的李周,福州兴化会馆和南郡会馆存有他的石雕作品,被早年崇武工匠奉为祖师。
作了一番了解,李周的形象越来越清晰:熟知花岗岩石纹理的李周,知道石头的刚硬度与泥塑、木雕以及寿山石的材质不同,经过对比,琢磨出一套新工艺。在雕刻石狮时不拘泥于前人的传统造型,创造性地设计出转头狮造型,避免操作不慎造成损失。将绘画运用于青石雕刻,极大地提高成品雕刻的美感,是李周的另一个创新。李周的出现,崇武石雕档次上了一个台阶,销量由此大增,当地人得到实惠,更多的人学会石雕,支撑起当地的经济。
李周虽然是崇武乃至闽南第一个知名工匠,对崇武石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不过,在李周之前,崇武已有专业雕刻石狮和石龙柱的艺匠。应当说,李周是福建青石雕刻技艺发展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人物,称他创新者比称创始人可能更合适。
青(白)石雕刻是崇武石文化的重要内容。清朝中叶,崇武工匠的南派风格已完全形成,他们拥有一个响亮的称呼——南匠。“南匠”这称谓,是人们对崇武石雕工匠最好的肯定。此时期,崇武石业名声在外,坚定了从业人员的自信,石匠队伍不断壮大。工匠生存的前提,产品必须有客户满意。于是,注重美感与质量至上成了工匠们自觉遵循的传家箴言。
从清朝至民国,崇武涌现出一批名师——蒋学心、蒋馨、蒋仁文、王神赐……他们是推动崇武石业进步的有功人物。
这个时期,崇武石艺除了在大陆传播,也过海传到东南亚各国和台湾地区。抗日战争之前,崇武一带有上千名建筑石雕工匠在台湾城乡奔忙,仅崇武五峰村,就有200多户工匠迁居台湾。崇武石文化在台湾的传播发展,不但丰富台湾的汉民族文化,同时也促进工匠们特别是年轻工匠技艺水平的提高。当年承建台北万华龙山寺而名扬台湾的建筑匠师王益顺、石雕师傅蒋金辉等,成名时都正处于风华正茂的年龄。1937年以后的50年间,崇武石文化在台湾没有新的发展,很多工匠选择他业,远离本行。
崇武石文化的升华期,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其时,社会基本稳定,经济恢复取得了成效,基本建设也列入国家民生大计。厦门集美学村中的鳌园——集美解放纪念碑的投入建设,为崇武工匠提供了展示聪明才智的广阔场所。
集美距离泉州并不远,甚多的闽南人去过那座美丽的海边小城。“鳌园”占地9000多平方米,仅青石雕就有650幅。走在园区里,四处可见镌刻古今历史人物的青石浮雕,以及立体化连环雕像。许多人物的喜、怒、哀、乐表情非常逼真,漫卷的红旗薄如纸片,而高举的干戈,则细如笔箸,可以说是巧夺天工,人间奇迹。
集美鳌园自1951年9月动工,1960年年底全部竣工。在建筑高峰期,参加施工的各类人员达1600名,大部分是惠安的名工匠和泥水工人。其中,200多位崇武石雕艺匠加盟这一工程建设,这次竞技对于崇武石雕技艺水平的提升大有裨益。
20世纪50年代,首都人民大会堂的建设工地上也活跃着崇武工匠的身影。
改革开放的春风唤醒神州大地,也唤醒人们的求变创新意识。这一时期,为了拓展国外业务,崇武石业出现了几个转变:即销售从零星、自发状态向加强领导、全面推进转变;市场从以东南亚为主向日本及欧美转变;出口产品由手工工艺品为主向机制墓料为主并逐步走向多样化转变;经营方式由本地独资向引进“三资”转变。这些转变,促进崇武石业发展质的飞跃!
石制品销往日本市场,改变了以往客户主要面向华侨的经营模式,崇武石业从此真正走向世界。近几十年来,崇武工匠在营造方式上有较多的创新——线雕、浮雕、圆雕、微雕、影雕、组合雕塑都各有特色,赢得客户的广泛好评。经过发展,产品已销往数十个国家。与此同时,又从印度、葡萄牙、圭亚那、瑞典、意大利、芬兰等地购进荒料加工出口。
在崇武,我又一次前往石雕工艺博览园,这是个石雕大观园。往海滩走去,便是“鱼龙窟”岩雕群。1992年冬,一位美术家走出画室来到崇武,利用海边的岩石,指导工匠雕刻海生动物170多件,1997年基本完工。这项艺术是在吸纳秦汉时期古朴风格上的创新,在创作时,岩石的自然原生态与艺术加工各占三分之一,留下三分之一让时间去冲刷,等到经过若干年的风化、浪淘、日晒、雨打后,达到天人同构、抹去人工味,艺术将升华到非同一般的境界。刻在海边的岩石动物已有20多年了,越来越显示出价值。我们不能忘记2008年去世的泉州晋江籍美术家——承担崇武岩雕群创作重任的中国美术学院洪世清教授。
在崇武大地上行走,我感受到一波波的感动。这个中国石雕之乡,既有石雕工艺博览城,也有石雕博物馆。但我觉得,每一座石雕厂都是石雕展示场。随着崇武石业的发展,与工艺有关的石雕销往世界各地,为当地解决了80%劳动力就业,形成了产业链,稳定了社会,也带动其他行业的繁荣,来崇武务工的外地人有二三万人。崇武的石业越来越高端,拥有国家美术工艺大师一人,国家首届石雕工艺大师6人,省高级工艺美术师、大师更是数以十计。这些工艺大师创作的石雕作品,纷纷被各地博物馆收藏,为崇武增加了声誉。
崇武石业的崛起,既有管理和工艺水平的提升,也有环保意识的增强。近几年,经营者大都实施精细化管理,从料石的切割、形象的初级定位、粗加工、细加工,都有专人操作;在硬件上,采取有效办法解决消音、除尘、雨污分流、碎石回收、石膏清理等问题,并在厂区做好场地硬化和绿化,尽量创造舒适的环境。目前,崇武有石材厂约350家,每年产值约130亿元,成为镇里的支柱产业。
徜徉在古老的石头城,思绪宛若阳光斑斓。黄斗笠花头巾的惠安女、生猛的海鲜、崛起的石业……这些刚柔相济的风情,凝成独特的崇武魅力,让人流连忘返。
(本文选自《走进“八闽旅游景区”·崇武》;图片来源于惠安县政府政务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