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8 13:11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林思翔



潮平两岸阔

 

林思翔

 

 

  赤日炎炎,大地如烤。在火辣辣的阳光照射下,树不动,水无波,草不挺,一切都似乎静止了。驱车在连(江)黄(岐)通港大道上飞驰,但见蔚蓝的海面,横无际涯,空旷渺茫,水天一色,静若碧湖。飘浮海面的大小岛屿,浓荫披覆,分外妖娆。马祖列岛,清晰可见。蓝天绿水与满目青翠的黄岐半岛交相辉映,天地显得格外协调和美。虽酷热如蒸,但心头仍升腾起习习清凉,心情顿感愉悦。

  此时正值盛夏休渔时节,沿途岸边停靠的船只有序列阵,如同等待开赴检阅一般集结待发,蓝色的船体闪着金光。海面上彩色浮标犹如阡陌一般,在坦荡的海域上划出一片片“田园”,庇护着水下宁静的鱼藻世界。远方深海处,隐约可见如巨轮般的庞然大物横亘在海面上。这是什么建筑物?正欲发问时,当地朋友说,这就是深海自动旋转海鱼养殖平台,是近年我国新发明的深海养殖高科技设施,首先在连江海域落户投产。

  为一睹高科技深海养鱼设施风采,我们乘快艇前往。快艇如箭劈水疾驶,不到20分钟,就到了“定海湾一号”养殖平台前。我们前拉后推上了平台,放眼看去,眼前这平台足有一个足球场大,上头披罩着橄榄球状的渔网,约有五层楼高,渔网可在深水中旋转。养殖业主卢统锋告诉我们,网内主要养殖大黄鱼。这种固定在深海的养殖平台可抗十七级风浪。渔网下水深达17米。养在这么大这么深网中的鱼,近乎生活在大海环境中,可以充分游戏、觅食,因而体壮质佳味美。他还说,这种智慧养鱼模式,平台可自动旋转,借助天然光照进行消毒杀菌,还可自动监测海水酸碱度、盐度和溶解氧,所有数据都可通过“电信通讯卡”无线传输到养殖户手机终端上。一个这样的平台预计年可产优质商品海水鱼120吨。我们得知,自2019年5月类似平台“振海1号”落户连江以来,如今连江拥有“振渔”“振鲍”“泰渔”“福鲍”“定海湾”“宏东”等9艘高科技养殖平台。它们如巨轮般屹立在连江深水海面上,标志着连江养殖已从近海的“网箱”向深海的“船台”迈进,由传统的粗放养殖向智能化生态养殖转变,高科技的钢铁浮岛铸起了现代化的海洋牧场!

  放眼连江海面,随处可见整齐有序的彩色浮标,昭示着水下蕴藏着一个养殖鱼贝藻的宝库,其中最多的是鲍鱼。连江海湾因水深水质优良适合鲍鱼生长,鲍鱼养殖发展迅速,去年全县鲍鱼养殖面积达1389公顷,年产量5万多吨,产值达50亿元,成为全国鲍鱼养殖第一大县。在渔业界流行着这么一句话:“世界鲍鱼看中国,中国鲍鱼看福建,福建鲍鱼看连江。”

20220520_A08_01_2.jpg

同心村的海岸线骑行道风景优美

  我们走进黄岐半岛北侧的同心村。但见这个依山临海的渔村,座座新楼拔地而起,错落有致,色彩各异,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村支部书记林连忠告诉我们,村民过去靠捕鱼,收入有限,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为蹚出一条富路,村里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养殖鲍鱼,从钓养、筒养到笼养,技术步步提高,面积不断扩大,收入日益增多,去年鲍鱼收成1700多吨,产值达117亿元,人均纯收入5.3万元,全村210户,家家都盖起新房子,过上了全面小康生活。如今村里鲍鱼生产、运输、销售一条龙,村民人人有活干,“三产”齐头并进。听了他介绍,我们深有感触,真是一粒鲍鱼撬动一个大产业,走出一条以海兴村的特色乡村振兴之路。该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市级乡村振兴试点村等殊荣。

  摊开连江地图,可以看到黄岐湾、定海湾、罗源湾和闽江口、敖江口、可门口,三湾环绕,三江拱卫。连江有着长达238千米的海岸线和160个大小岛屿。海域面积比陆地大近2倍。江连着海,海连着江,江海滋养着连邑大地,哺育了连江人民,赋予了连江人敢于驭海、向海而生的秉性和大度包容的胸襟。从战国时期的独木舟到三国时代的温麻船屯,从宋元定海湾沉船到明代连江人陈第赴台考察写下首部台湾风情纪实的《东番记》,无不见证这块土地上的人民赓续海洋文化、守望蓝色海域的史实。

  改革开放初期,连江人兰平勇就带领团队闯荡南美洲,进军太平洋,又越过印度洋,扎根大西洋岸边的西非毛里塔尼亚,在临海的努瓦迪布市建立渔业捕捞基地和加工厂,成为该国最大的外资企业,不仅为该国带来税收,还带动了当地近2000名员工就业,当地政府非常感激。2018年9月,毛里塔尼亚总统阿齐兹到北京参加中非论坛后,专程来福州访问兰平勇的宏东渔业公司。曾经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连江,如今在西非建立渔业基地,渔业成了连江、福州联络远洋国家的友好纽带。连江人勇立潮头,成了“海上福州”的排头兵。

  风从海上来,潮平两岸阔。海洋经济的发展推动着岛陆嬗变。我们来到位于闽江口的粗芦岛,但见盛夏烈日下推土机轰鸣,人们挥汗如雨忙碌着。这个因芦苇粗大如碗而得名的连江第一大岛,曾是郑和下西洋船队筑坛拜祭、誓师出发的地方。沉寂了600多年后,如今中国第三个远洋渔业基地——福州(连江)国家远洋渔业基地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该基地建设面积2.3万亩,总投资约230亿。基地服务中心主任何宗敏介绍说,经过几年努力,基地建成后,远洋与近海鱼获年吞吐量将达到360万吨,总产值将超过200亿。全球更多的生猛海鲜将直达市民餐桌。当地朋友说,到时我们来粗芦岛,不仅可以感受荒岛成为聚宝盆的华丽蝶变,还可顺路登青芝、看炮台、观闽江、品海鲜,饱览连江山海大观,品尝江海佳肴美味。

  连江因海而生,向海而兴,海洋资源极为丰富。连江的渔业产量一直位居全省县级第一位,连续40多年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山东荣成。2020年水产品总量高达122万吨,渔业总产值达239亿元。连江头顶“中国鲍鱼之乡”“中国海带之乡”“中国鱼丸之乡”三顶桂冠,当地人总会自豪地说,全国每三粒鲍鱼就有一粒来自连江,两株海带苗就有一株来自连江,鱼丸更是遍地开花,誉满天下。“连江丁香鱼”“连江虾皮”“连江海带”“茭南虾皮”获福建省十大渔业品牌称号。

  这么多的海产品如何打开门路,销往各地?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走进位于县城的“连江海洋电商产业园”。这里2000多平方米的水产品展厅,摆放着连江32家龙头渔业企业生产的600多种海产品,有常温的,有冻品的,还有活鲜的,鲍鱼、海带、鱼丸、虾米、紫菜、对虾、缢蛏、花蛤、丁香鱼、生蚝以及鲍鱼罐头、鲍鱼菜肴制品乃至佛跳墙等,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连江县海洋电商协会会长林秋琪告诉我们:“顾客可以来这里挑选,也可以上网交易,非常便捷。比如生蚝,晚上7点下单寄往上海,第二天早餐时就可到达。生鲜度不减。”这个产业园既是连江海产品的展示区,也是对外交易的一个平台,自今年1月下旬开业以来,生意一直不错,今年预计交易额可达1000多万元。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位于连江魁龙坊历史文化街区的“海上福州连江主题馆”,通过回望历史,展示现实,让我们清楚看到了“连江的优势在江海,连江的发展也在江海”。伴海而生的连江人深深懂得:“海,清凉的温情里有着幸福的悠荡,汹涌的波浪里也有爱的光华。”连江人爱海、搏海,在与海相伴共生中谋求发展,收获幸福。如今,他们正意气风发地传承向海图强的精神,乘坐“海上福州”的航船,迎着新时代的东风,向着中国梦的目标,扬帆再出发,谱写“海上福州桥头堡”的绚丽篇章!

(本文原载于《福州日报2022年8月16日。个别图片来源于福州晚报,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