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17 22:16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陈元邦



小松:春风  春色

 

陈元邦

 

 

小松,是建瓯的一个镇,因小松溪而得名。正是四月,春光明媚,天朗气清,风和日丽。我从省城福州出发去了一趟小松镇,一入小松,一派青绿:山青绿,翠绿中带着新绿,新绿中绽放各种山花,山花烂漫,田园是青绿的,广袤阡陌,田野广阔, 绿油油的蔬菜,偶尔也有一些连片的油菜花盛开着;水青绿,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小松溪水总是潺潺而流,这里的人特别珍惜滋养着他们,浇灌着土地的溪水,默默守望这片土地,滋润这片土地,滋养她的子民。

1000.jpg

建瓯市小松镇精心打造城市“后花园”

田野间,拖拉机正耕作,偶尔还可以见到几只老牛犁着地, 翠鸟欢鸣入耳,为春天歌唱。映入眼帘的小松平原,满眼春色, 令我心旷神怡,我被这里的良好自然生态所陶醉,被眼前的一派春色所吸引。

市里的同志告诉我,小松镇穆墩村有一个“双带双创”展示馆,讲述了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下基层调研、在穆墩召开座谈会听取“双带双创”情况汇报的故事。我去参观展示馆的欲望一下被激发起来。

展示馆是一幢不大的楼房,时任村委会主任的讲解员薛由文满怀深情地回忆了当时的情况。他很自豪地说,穆墩村是“双带双创”之地。“双带双创”就是党支部带领群众奔小康,党员带头奔小康、创小康村、创小康社会。这项活动始于1994年6月,1996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到村里调研,在这幢楼里召开座谈会,并听取工作汇报后。

党建引领,是习近平总书记的一贯思想。创新发展,是“双带双创”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体现,持之以恒坚持下去才能够取得实效。

小松镇党委书记告诉我,20多年来,他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坚持党建引领,把党的建设贯穿于各项工作中去, 一任接着一任干,坚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不断地赋予“双带双创”新的时代内容,用“双带双创”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我细细地看着墙面上的每一块展板,上面介绍了他们开展的“双带双创+”的情况,有“双带双创+党群共建”“双带双创+清风伴行” “双带双创+人居环境整治” “双带双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 “双带双创+文旅融合”等。在疫情防控阶段,他们又推出了“双带双创+疫情防控”等等。

“双带双创”有如春风,吹拂这片大地,结出累累硕果。这些年,小松镇被评为“中国生态魅力镇” “全国最美康养小镇” “全国首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省级乡村振兴特色小镇”。

2020年获评“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福建省文明乡”“省级卫生乡镇”。

走出展示馆,我再次回眸。从1996年至今的27年间,“双带双创”如同一粒种子,根植于小松大地,开花结果。“双带双创”一块块闪亮的牌子说明,“双带双创”是一种理念,慢慢地深入了当地干部群众的头脑中去;“双带双创”又是一种文化, 慢慢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蔚然成风。

紧接着我又去了离展示馆不远的晨曦种业有限公司。车在种植大棚前停下,一位帅小伙子迎了上来。他是这家公司的创办人。

你是哪里人?我问道。本地人。小伙答道。

我望着大棚里种植的一列又一列结着十分可爱的小西红柿的果苗,不由问道,“你是学什么专业的?”小伙的答复令我有些意外。我是学体育的。

这界也跨得太大了吧?我好奇地望着小伙。小伙似乎看出我的疑问,解释说,大学毕业后,他和几个朋友到北京做起了蔬菜生意。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农民群众对市场把握不准,市场信息不灵,还有品种不好,影响了蔬菜的品质。

他说,家乡的“双带双创+产业兴旺”深深吸引了我,发展回乡去,一手抓种子培育,一手抓产品销售,抓住两头,带动中间。他流转了700多亩土地,依托现代智能温室大棚,集蔬菜科研、育苗、展示、休闲观光和高效精致农业于一体,普及推广农业新品种、新设备和新技术。

在他的蔬菜大棚里,挂着一份简介:朱海生,男,博士。我在简介前认真阅读。朱海生是省农业科学研究院作物研究所副所长,曾经在建瓯担任分管科技的副市长。小伙说,“党建+科技特派员+三农”是他们的优势,公司在发展过程中,科技特派员深入企业加以指导,解决了他们科技力量不足的后顾之忧。

“科技特派员”,这几个字温暖而又温馨。南平,是科技特派员的发源地。2002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到南平调研,对南平科技特派员的创新做法给予充分肯定。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还做出过重要指示: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年来, 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队伍不断壮大,成为党的“三农”政策的宣传队、农业科技的传播者、科技创新创业的领头羊、乡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使广大农民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创新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要坚持把科技特派员制度作为科技创新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进一步抓实抓好。广大科技特派员要秉持初心,在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眼前的小伙子充满自信,洋溢着年轻人的朝气与活力。“对回到乡村办好农业企业有信心吗?”小伙很自信地回答:“有。有乡村振兴的好机遇,农村是年轻人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田园是实现梦想的舞台。”他接着说,同样是农业,也有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之区别。农业必须从传统农业中走出来,向现代农业走去,农民在这个转型过程中,需要有人引导,科技特派员就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不远处,是省农科院闽北分院。远远望去,大棚一个挨着一个,沿坡而建。当地的同志告诉我,闽北分院主要负责对桃、李、葡萄、柑橘等四种水果的研究,致力于改善水果的品种,提高品种的竞争力。

如今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小松溪畔,桃花正笑着春风,绿野更是盎然。科技吹绿了一方水土,科技富了一方百姓。

沿途,我见到好几座果蔬收购点。当地的同志告诉我,这些收购点,都是当地农业合作社设立的。早晨,这里人声鼎沸,村民们将收获的蔬菜运送到这里,再由这里运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他很自豪地说,这次上海疫情发生,我们就专门组织力量, 往上海运送当地急需的蔬菜。

乡村连着都市。科技特派员,守望着田园;农民,守望着田园;更多的年轻人,回到农村,守望田园,田园踏歌,沐浴春风,舞动春色。

那天,我去的最后一个村落是湖头村。当湖头村映入我的眼帘的时候,我便觉出它的美丽:村中的古建筑既巧妙地融合多种建筑派系的韵味,又保留着闽派最古朴的风格。青砖白墙黛瓦, 小桥流水潺潺,一幢幢整齐的砖房错落有致,一排排挺拔的古树摇曳生姿,构成了一幅幅浓墨重彩的画卷,呈现出了一派古色古香的韵味。《建瓯湖头村》的律诗这样写道:“四野果香沉月影,满山花艳醉春风。吉祥如意家家富,喜气盈门岁岁丰。”这诗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和人们的乐。如今的湖头,已经被评为3A 级景区,成为乡村游的一个好去处。在湖头村部,我见到了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下派到村里当第一书记的吕老师。吕老师是福建省艺术学院艺术系的主任、教授,一年前来到湖头。“来这里,收获如何?”吕老师笑语盈盈,“收获很大的,来这里,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同时,这里的山水清气、自然之美也陶冶了我。”

镇党委书记告诉我,吕老师来了一年多,紧紧抓住湖头特色,以艺术文化推动乡村振兴。目前,小松镇已经与厦门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福建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安徽省宣城美术家协会等6家院校和地方美协签署了《共建写生基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一批又一批艺术家们走进了湖头。我去的那天,正逢这里举办壬寅中国油画家湖头村采风写生作品展,仔细欣赏一幅幅油画,每幅都是艺术家对美的表达。吕老师说,我作为一名下派第一书记,就是要做好“双带双创+文旅融合”这篇文章,把乡村优势与自己的优势结合起来, 把乡村打造成乡村人宜居的家园、城里人喜欢的乐园。

乡村振兴,下派第一书记是一支重要力量。吕老师说,他不是孤军作战,身边有一座靠山,这座靠山就是派出的单位,有什么困难,他们帮助解决,需要什么人才,他们帮助协调,以各种方式支持。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各地都要在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上想办法、出实招、见真效。在乡村振兴中,福建延续脱贫攻坚的做法,一大批第一书记进入乡村,他们与村民们一起,描绘着新农村的画卷,谱写乡村振兴的新曲。

小松,春风入怀,满眼春色。

(本文原载于《走进“八闽旅游景区”·建葡 ;图片来源于“大武夷新闻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