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09 15:25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

永恒的主题

——荔城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扫描


和平、安宁,人们最朴实的心愿和人世间亘古不变的主题。

为了48万荔城区人民这个最朴实的心愿和世间最永恒的主题,荔城建区以来,平安创建步伐一路前行:改善人居环境,让百姓安居乐业;完善制度,在规范执法中凝心聚力;主动服务,驻村入户察民情解民忧……每一个脚印,都印证着一次新的挑战;每一个步伐,都迈出了一次新的跨越;每一次跨越,都带来一个新的面貌。

安居才能乐业,稳定才能发展。为实现“率先跨越、宜居荔城”的宏伟目标,在更高的层次上开展平安创建,荔城区,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正在以平安创建为主线,切实加强政法、综治等基层基础建设,深入开展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廉洁公正执法、排查整治突出问题等重点工作,展示自己的和谐形象。

以人为本百姓安居乐业

2002年,荔城区成立之初,这个脱胎于原莆田县的新生儿还只是个农村型的新区,辖区内只有三条不足两公里的“农村版”街道,古谯楼、百货高楼是当时的代表建筑,无论是道路交通还是百姓住房,总体面貌都像个羞涩的“村姑”。如今,穿梭于这座城市,但见新建的高楼有序林立,道路两旁的行道树颔首致礼,一派和谐祥和的景象。一个集居、科、教、文、卫、体于一体的新兴城市中心,在城市东面傲然崛起,“村姑”摇身一变,成了“时尚女郎”。路阔了、楼高了、灯亮了、绿多了,居住出行方便多,描绘出城市里最靓丽的风景。

居住等生活条件的改善只是城市的“面子”,良好的公共服务及安全保障才是增强一座城市吸引力与凝聚力的“里子”。近年来,荔城区在努力完善城乡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惠民服务的同时,根据地处中心城区,流动人口多等情况,着力创新服务管理,以点带面,采取“试点先行、示范带动”的办法,健全完善流动人口“一站式”服务管理模式,强化公共服务及生产要素由城市向农村覆盖,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延伸,促进城乡一体化。在西天尾镇投资500万元建成莆田市首个员工服务即流动人口“一站式”服务管理工作中心的试点基础上,该区相继在各街道和社区又建立流动人口“一站式”服务管理工作中心(站),由镇街派出所、计生办、劳动保障服务所等部门人员和流动人口协管员进行集中对外办公,服务流动人口办事、子女入学和维权等,通过组织开展流动人口、租赁信息采集大会战,建立“以图管房、以房管人、人房关联、轨迹追踪”的实有人口管理新模式,强化对流动人口的“一站式”服务与管理,促进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的融合共处。

为增强百姓安全感,荔城区加快推进非物业管理小区和电子村居建设,在居住区的每幢楼房前安装视频探头,逐步实现对全区居民居住区电子警察小区改造。同时通过推选治安楼长、聘用保安人员、设立治安岗点等措施,加强管控措施。

汇涓成流得民心聚民意

早晨6点半,北高镇驻村干部与村委干部每天例行的“碰头会”就已在各村进行着。几乎与此同时,黄石镇横塘村党支部书记阮超强也与驻村干部,商讨建设占地10亩的农民公园事宜。2011年起,一场旨在贴近基层、服务群众、凝心聚意的干部“驻村入户”活动,在荔城区悄悄开展,活动明确了各个单位及每位领导干部挂钩村居,要求区领导每人每月至少驻村两个晚上。区直每个单位挂钩1—2个村(居),挂钩单位每月至少1次以上深入挂钩村(居)开展调查研究,全面了解村情民意,找准挂钩村(居)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掌握村居群众所需、所想、所盼。通过与挂钩村居班子成员、党员、村(居)民代表、群众进行谈心交心,做好民情日记,收集对村级班子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干部作风建设、农村廉政建设、社会管理建设、民生事业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努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问题,积极帮助基层群众排忧解难。

由于驻点村或班子建设弱、或经济发展慢、或稳定任务重,驻村干部们到位后迅速深入群众,摸清村情,与他们商讨对策,从农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想方设法促进这些薄弱村的发展稳定。任新度镇锦墩村书记的区农业局干部庄清峰,积极争取农业项目补助资金,推广优质稻“佳辐占”100多亩、花生“泉花7号”100多亩和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带领村民走科技致富路。北高镇冲沁村村民张文华想扩大水产养殖规模,但缺少资金,干部驻村后帮助他联系了银行贷款,当年度增收10多万元。任新度镇阳城村书记的驻村干部梁国忠,在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工夫,向市交通局、市公路局、荔城区建设局等部门争取资金11万多元,修建村道和垃圾整治点,改善全村交通状况和环境卫生。驻北高山前村的镇干部胡建新、蔡伊萍驻村后组织村民进行卫生大整治,美化环境,帮助村里修建了23个垃圾屋,绿化了13处,面积有20多亩。为解决多年来生活用水的老大难问题,任拱辰街道西洙村书记的荔城区水务局干部杨志强,与村两委多渠道筹资170万元,改造全村1200多户自来水管网。驻村干部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争取资金、政策支持,着力解决民生突出问题,让农民群众切身感受到下派干部带来的实惠。此外,他们还关心农村困难群体的生产生活,做好扶贫帮困工作;多渠道开展农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和外出务工技能。

为进一步激发基层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驻村干部切实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建立健全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北高镇冲沁村一直想修一条3000米的海防路与后海相连,以方便村民生产,但修建这一条路要涉及13处村民的房屋、120多棵的果树和部分土地,4年多了,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无法开工建设。镇干部朱金秀、林建东驻村走访中知道了这件事,于是开始到村民家里做思想工作。经过他们苦口婆心的解释,涉及到征迁的村民终于表示支持,拖延多年的海防路修通了。村支书张国友说:“路通了,心也通了!干部驻村以来,帮助村里解决了不少事情。他们与村民心连心,现在村民有什么事情也乐意找他们说。”在呈前村驻村的镇干部林秀春、黄春雄的“民情日志”里,有这样的记录:

“9月1日,早晨5点多,一场百年罕见的暴雨。心想,雨下得这么大,住在低洼地的村民怎么样?我立即穿上雨衣从村部里往6户低洼人家赶去。当我赶到村民叶进挺家的时候,水已经漫进了房屋,70多岁的叶进挺老人和2个孙子正急得团团转。看到这情况后,我马上与村干部联系,终于在危险来临之前帮助地处低洼带的6户共21名村民转移到了安全地方。”

“9月5日早上,我去村民叶煌家帮助他家办理户口手续,路上遇到村民叶金炉的儿子在村里闲逛,我走上前去问他怎么没去上课?他说,家里困难,他父亲想让他去学手艺。我想了想,叶金炉是低保户,家庭确实困难,但是再困难也应该让孩子去读书。于是,我立刻到叶金炉家了解情况,之后我们3个驻村干部每人帮助200元让他的儿子回到学校继续读书。”

枝枝叶叶总关情。对于干部驻村入户这一工作的成效,荔城区政法委副书记陈文庚说:“近年来,荔城区经济社会发展快速,玉湖新城、总部经济区、黄石高速公路互通口、海峡商贸城等项目建设既关系民生也关乎发展,但这些项目的建设,大多涉及征地、拆迁、补偿等问题,如果简单采取行政命令,群众难免会产生抵触情绪,甚至激化矛盾,引发群体性上访问题。干部驻村后,和群众打成一片交了朋友,充分倾听群众心声,完善征迁方案,通过入户细致做群众工作,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一一说清说透,从源头上化解了社会矛盾,项目建设既顺利推进,干群关系又进一步融洽,对于基层稳定发展、得民心聚民意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干部驻村入户只是该区创新社会管理的一个缩影。建区以来,该区先后获得“全国法制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全国‘五五’普法先进单位”、全省首批“平安县(区)”、“2006—2010年全省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县(市、区)”等荣誉称号。沉甸甸的成果背后,少不了决策和制度的保障。

近年来,荔城区陆续出台了加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维稳工作制度等一系列社会管理规范性文件,对重大、复杂、疑难的信访件,实行区领导包案、挂牌督办制度,并实行严格的跟踪考核制度。每年年初,该区区委书记、区长都与各镇街党(工)委书记、镇长(主任)、工业园区主任、区直机关各系统主要领导签订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特别是对“两抢一盗”案件的防范和打击,制定了量化考评指标,实行重奖和重罚制度。各镇街、工业园区、区直各系统也分别与所属单位、村居、企业、学校负责人签订了综治责任书,切实把综合治理责任落实到底。

不仅如此,该区还邀请专家学者,举办系列社会管理创新专题讲座,提升干部社会管理水平。区领导多次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讨论制定了《荔城区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及《荔城区社会管理创新项目建设指南》,社会管理工作的根基不断夯实。

平安音符 身边悦动

回望荔城区平安建设的点点滴滴,每一个措施的制定、每一个方案的落实都是一个个萦绕在百姓身边的平安音符。

在城市中心繁华地带的镇海街道,屯警路面全天候值守。谈到警察,不能不提社区民警卓壮杰的“四个一”工作法。卓壮杰只是镇海派出所负责文献社区的一名普通民警,但他任职以来,以群众满意为标准,进千家门、解百家难,自创了一套独特有效的“四个一”工作法:

一幅表图观全貌。以前民警们每次下基层,都要带十几本厚厚的记录本,很不方便,2007年,卓壮杰开始构思并着手制作文献社区警务信息电子平面图,有了这份详细的电子地图,只要点点鼠标一两分钟就可查询到想知道的有关信息。以前遇到群众举报、报案时,有时不知其所在位置周围的地理情况,现在就像卫星定位一样知其所在位置和周围地理情况。

一个邮箱传警情。文献社区有87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已签订治安责任保证书的出租房屋有1061户。卓壮杰注册了1个电子邮箱,定期用群发的方式将新发生的案例,每个月本社区的发案、破案情况和安全防范知识等发给群众,提醒群众搞好防范工作。

一张网卡监四方。卓壮杰把辖区内的宾馆、公共娱乐场所的监控系统配备在手提电脑上,并安装了视频监控软件。安装同一品牌的监控软件按对方提供的账号和密码,通过互联网在任何有网络的地方随时随地实施监控,又可对临时多发地段实施监控。2008年4月,镇海辖区连续发生多起抢夺、盗窃案。为尽快破案,派出所专案组民警立即联系正在福州出差的卓壮杰,请求协助调取相关监控录像。他筛选了几张比较清晰的截图发给办案民警,专案组民警根据卓壮杰提供的资料,终于将这伙犯罪嫌疑人抓获。

一本手册锁盗贼。卓壮杰对近几年来有盗窃、抢夺、抢劫、敲诈的违法犯罪人员的照片和违法犯罪行为情况进行登记,建立了“违法犯罪人员信息册”。“卓警官,我的摩托车放在自家楼下被人偷了!”这是2011年11月份的一天,卓壮杰在社区走访时听到李姓市民的诉苦。根据李先生回忆,那晚他看见一个平头小青年正蹲在摩托车旁,他急忙喊道:“你做什么!”那青年抬头看着他笑了一下,站起来骑上他的摩托车飞驰而去,前后时间还不到3分钟。卓壮杰判断此案系惯偷作案的可能性很大,他连忙调出几年来收集整理的“违法犯罪人员信息册”让李先生辨认是否有他所描述的那个犯罪嫌疑人。李先生认真翻看着,突然他指着一张照片叫着:“就是他!”信息册上这样记着:陈某龙,男,19岁,贵州人,曾因在步行街一带盗窃被行政拘留7天,目前暂住在做生意的叔叔家中。卓壮杰随即到其叔叔家里了解情况,动员陈某龙投案自首,争取宽大处理。

在企业密集、外地人本地人混居、治安复杂的黄石工业园区,五张防范网,保障了企业、员工及附近居民的安全。这五张网分别是:

健全平安“组织”网,营造企业安居乐业的和谐环境;

加强巡逻队“人力”网,提高多样化快速联动防控能力;

加强“技防”网,建立监控中心,实施“全球眼”防控;

加强“宣教”网,促进业主与员工和谐共赢相处;

完善“服务”网,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在工艺美术城,看见专职联防队员们熟悉的身影,商户们的心里就有了底;在西天尾南少林路,35个“全球眼”探头照亮了乡村的平安路;在学校,校门口的“高清快速探头”及专职保安为孩子们的在校安全保驾护航;在商场,视频监控及安保人员的不间断巡防织就了百姓安全生活的天罗地网……

这些事例都是近年来荔城区创新社会巡防模式,推行“大联防、大联动、大联治”行动以来取得的丰硕成果。为了切实做好综治维稳工作,该区提出了“路面巡逻、路口设卡、路段设岗、小区管理、要素保障、责任明确、落实到位”的工作要求,全面开展“立体、交叉、联动、覆盖”的治安大联防活动,不断强化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建立起立体化的治安防控体系,并逐步向社会化、网络化、科技化发展。技防设施也由点到面、逐步推广,基本覆盖全区重点单位、要害部位、商业繁华区、公共复杂场所及主要街道。

花,静静地绽放,一朵一朵红得艳丽芬芳;叶,默默地映衬,一片一片绿得生机盎然:坚守职责、维护公平、传递力量、守护温暖。城市的千娇百媚中、乡村的季节轮回里,每一个窗口的团聚、每一盏灯火的明亮,不变的背景是和平、安宁,愿世间这最永恒最本色的主题似春天的江水奔流不息、永远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