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09 16:08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

我听到木兰溪畔歌声悠扬

——莆田市荔城区文化事业发展掠影


莆田的龙山村是我梦中故乡,龙山村在西天尾镇,我虽生长在闽西北,不会讲一句莆田话,但这里有我的“九牧祖祠”。我随采风团而来,龙山村地处城郊,这是一个荔枝树簇拥的村庄,山清水秀,六七百户人家,高坡上龙山宫像蓝天下一位静默的老人,一群村姑笑着从我身边款款走过,水上点点白鹅,一种田园牧歌情调。我一下子想起郭风的散文诗:“这是一个小小的村庄。它像一朵花,开放在蓝色的木兰溪畔。”

我拜谒了祖祠、乌山石碑和“三台拱曜”的墓园,耳目一新,诚惶诚恐。我知道,偌大的墓园曾两度毁于兵变和倭寇,2005年重修,还在左边筑起怀德堂和精美的九龙壁。如今这里将成为荔城一方旅游胜地,和高处的龙山宫连在一起,有百亩绿地的规划。但转了一圈,我忽又倾心于这里的乡村文化——“春风宣传文化中心”建设,你看,荔树丛中有操场、阅报栏和戏台;妈祖宫一侧,阅览室、老人娱乐室一应俱全;“中心”有老人十音、车鼓队、广场舞等七支队伍,琴声袅袅,笑语回荡,眼前人们的生活充满诗意。

上世纪80年代,在热心人倡导下,由当地老人自发成立了董事会,经过20多年的捐资兴建,这里的宫、寺、祠和娱乐场所焕然一新。逢年过节,这里都有莆仙戏、十音八乐、书画和棋牌比赛等文化盛事。特别是一年一度的妈祖生辰和升天仪式,吸引了方圆百里的民众。“春风宣传文化中心”就像一股暖暖的春风拂过,吹绿了周围百里村庄,这里成了大家学习、游览和娱乐的中心。

我来到“中心”的“农家书屋”,在40平方米的阅览室中,有17架书柜、一万多册图书,还有电视和影碟机。其中2000多册书是社会各界捐助的,书屋还管理一处戏台和一个健身中心。据介绍,读者包括了附近的学生、农民工和退休职工,斯文不拒来者、老少咸宜。一位十六七岁的农家少女在登记借书卡,我问了问,姑娘叫林美秀,很大方,唇红齿白的,也是“九牧林”一族。她抬起头说,读书好啊,读好书,做好人,懂事体,少犯错。从爷爷、父亲到小弟弟,她家三代人都爱书,爷爷还写了一本古体诗,叫《村叟四季》。她还说双休日来这里读书的人可多了。篷恰恰、篷恰恰,窗外有流行音乐,一群时髦的农妇在跳广场舞,像在春风中飞翔的紫燕……

接着,我们来到西天尾镇综合文化站。文化站坐落在荔城经济开发区内(区内大小企业300多家,其中上规模108家,仅外来人口就有两三万人,附近还有学校和七八个村庄),毗邻福厦公路国道,矗立在视野开阔的平川,是2009年镇财政投入300多万元建成的全市一流规模文化站,配备了4个管理人员。我们到处转了转,一座崭新的五层楼,仅文化休闲广场就占地18亩,成排的绿树,姹紫嫣红的花圃,两个文化长廊图文并茂,有科普和时事内容,形式活泼。而在优雅的荔枝林休闲走廊外,可见20多套健身器材、两个篮球场和一处门球场。

走进文化站大楼,我看到,作为对外精神文明服务的窗口,一楼是外来人口登记、困难救助、儿童入学和计划生育服务;各层有棋牌室、健身室、阅览室、文史室、书画展览厅……各有各的功能,如文史室有本镇历史文化介绍,有哪些著名景点、何处名人故居、多少地方特产等,通过图片一目了然。其中图书室是目前全市乡镇级别中规模最大的,书架林立,有两三万册藏书。顶上的多功能放映厅,有200多个座位,集教育、培训、会议和演艺等功能于一体,曾经,有艺术系的大学生志愿者在这里为中小学生教授二胡、笛子、书法、绘画……在观众眼中这里不亚于青少年宫。

荔城区文体局长林锋是个女同志,身材娇小,却显得十分干练,说话有条不紊。她曾是乡镇领导,又当过团区委书记,因此,既有农村干部的经验和实干精神,又有年轻人创新的活力。她对我说,区委把“文化民生”放在与教育、医疗同等重要的位置,加大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全区村镇和街道也在积极配合。人们充分挖掘丰富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资源,利用村居原有的宫庙、祠堂、故居,推陈出新、因地制宜地开展群众喜闻乐见,而又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比如,黄石镇林敦村的戚继光祠、江东梅妃故里的浦口宫、古香古色的定庄堡和西天尾陈国柱故居……对戚公祠这类宫庙故居,文化部门除了建立文化中心,还收集文物,增设名人事迹展览馆。如今这许多地方,不仅成为群众文化娱乐基地,还成为当地响当当的旅游招牌,有的还成为“莆田市十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我还知道,近些年荔城区不断健全以区文化馆为龙头、镇街文化站为载体、村居文化室为基础的三级文化体系。何为三级体系?首先,区文化馆不负众望,在大家的努力下,先后被评为“福建省十佳文化馆”、“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和“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顺利通过“全国一级文化馆”评定。全馆有5人被评为福建省艺术扶贫先进个人、一人被评为市巾帼建功先进个人、两人被评为区宣教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文学、美术、摄影、音乐、舞蹈、戏曲、民间艺术和少儿艺术,各有“师傅”样样在行,可谓兵强马壮。其二,建成西天尾镇、黄石镇综合文化站,使其成为全省一流的乡镇文化站。新度镇、北高镇文化站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建中。其三,按照“十二个有”的标准建成35个文化示范村,建成75个“农家书屋”,建成省级乡镇农民体育健身活动中心2个,建制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94个,全区还配备了115名文化协管员、455名社会体育指导员……

早在2008年,荔城区就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这里的地方戏曲莆仙戏闻名全国。我爱人的娘家就在乡下,一个不大的自然村竟有三个戏台,每逢节庆、庙会和村民红白喜事,荔林深处就响起莆仙戏的锣鼓。我听不懂唱腔,但陪家人也看出味道,尤其那出载歌载舞的《妈祖颂》,披风斩浪救苦难,千古传颂林默娘,伊人不仅是“九牧林”后人,而且还是名震两岸的“和平女神”。这些演员和乐手都是业余的,人不多,比“乌兰牧骑”还灵巧,据说这种业余剧团全区有上百个,不是专业也敬业,群众有需要,招之即来。在我眼里,似乎台上台下都有林默娘的影子……

事实上,这里的专业剧团更是精益求精,莆仙戏《天子与娇客》在福建省第4届艺术节暨第24届戏剧会演中,一举夺得“优秀剧目奖”等9个大奖;2010年,《土筛记》《双凤记》参加全国调演,获得中央领导肯定,并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那些年,还组织优秀莆仙戏演员参与“福建文化宝岛行”两岸传统戏曲交流,在台中和宜兰演出,深受台湾同胞好评。

听着介绍,我还想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惠洋十音”。黄石镇惠洋是莆田十音的发源地,彼有“太古遗音”、“南曲活化石”之誉。我在妈祖宫欣赏过:“十音”由十个人组成一队,一人敲云锣,一人弹三弦,一人奏八角琴,两人吹横笛,五人拉胡琴(四胡、老胡、尺胡);一律黄衣蓝裤,行走吹奏时,队形有序,弓法齐整,韵律明快,气氛热烈,既有江南丝竹之音的艺术风格,又有北方粗犷的音乐特征。“惠洋十音”曲目丰富,有《古台序》《荔枝楼》《鹧鸪天》等1000多种,听起来古韵犹存,雅俗共赏,令人陶醉。听说惠下村的老艺人自2005年开始,每年暑期举办留守儿童“非遗”培训班,全面传授器乐演奏和唱腔唱功,几年来有200多名儿童受训,为“惠洋十音”的发展注入活力。“惠洋十音”曾应上海音乐家协会的邀请,参加了上海“第二届长三角民族乐队展演”,受到闵惠芬等音乐界专家的赞赏。如今“惠洋十音”已普及全市,莆田市现有十音表演队1200多支。此外,“九鲤灯舞”也是国家级“非遗”。

在区文化馆“非遗”展厅,我看到九鲤、民间剪纸、八乐、木偶、十五丸捏人仔等103件民间文化遗产实物,这些散落于民间的文化珍珠在这里又焕发出迷人的风采。馆长黄金梅亲自为我讲解,她不仅如数家珍、叙述流畅,而且层次清晰,极显一种专业水平。一问才知,她14岁就特招入伍,曾是“海政歌舞团”演员,难怪音色那么好。我马上想到荔城文化人的敬业和文化队伍的兵强马壮。全馆11位职工,却有13个工作室,真是能者多劳。为了收藏那十几个莆仙戏经典脸谱,馆长和同伴下乡跑了八九趟,一次又一次,苦口婆心,以情动人,终于说服了老人,成功实现收购。这个“非遗”展厅,免费向公众开放,全区现有2个国家级、4个省级、22个市级“非遗”列入名录,区文体局还被省文化厅授予“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先进单位”。

在大家的努力下,文化馆的各种培训硕果累累,仅以少儿钢琴为例,郑星炜、林懿同学分别获全国关工委、教育部、文化部举办的钢琴大赛金、银奖;曾乐瀚同学获第16届美国“克莱门蒂”杯中国赛区钢琴总决赛第一名;林旭同学获全国青少年民族艺术展示钢琴学前组银奖;楚楚、陈曾昕同学分别获2010年蒲公英钢琴赛儿童金奖……

舞,人们既是观众也是演员。除了文化部门在节假日组织的大型演出,每当华灯初上,在一些小区或社区广场,总有数十名甚至上百名市民聚集在一起,随着悠扬的旋律载歌载舞,放松身心,其乐融融。“时代广场”还经常推出摄影展、灯谜、曲艺表演,2011年七夕节,一群年轻人自发在这里举办了一场“鹊桥相亲会”,不少中老年人也来凑热闹,大家在情意融融中寻找真爱……

我动心了,在一个云淡风清的夜晚走过木兰溪,悄悄来到“时代广场”。我看到,不管是歌者,还是舞者,还有抱吉他的“演奏家”,如鱼入水,俯仰反侧间,一张张笑脸开成一朵朵花。我似乎在兴奋中听到郭风的《叶笛》声声:“啊,故乡的叶笛,吹出了对乡土的深沉眷恋,吹出了对生活的爱,吹出自由的歌、劳动的歌,火焰似燃烧着的青春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