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说莆仙戏
认识·感受
记得上个世纪60年代初,笔者还在读大学二年级时,忽然在《光明日报》上连续看到几篇赞美莆仙戏《团圆之后》的剧评,始知福建还有这个剧种。
7年后,调入福建日报社工作,后来又编办了“文艺评论”专版,便有机会接触福建的不少地方戏种,如闽剧、梨园戏、莆仙戏、高甲戏,还有越剧、汉剧等。
后来,笔者有幸亲眼目睹了莆仙戏《团圆之后》《春草闯堂》等的精彩演出。《团圆之后》完全是一部悲剧,而且喜悲情节急骤交替,令人心惊胆战:儿子高中状元荣归故里,还带回皇帝给予他母亲的旌表,还娶亲完婚,多么圆满!可母亲在与自己真正相爱的人会面,被刚过门的新媳妇遇见,撞上了封建礼教,三条生命通通殉道。
《春草闯堂》令人终场开怀。一提起春草,那丫头便喜笑颜开地走着蹀步来到你跟前。她聪明伶俐、有胆有识、活泼可爱。至今,只要提到这出戏,你就会忍俊不禁、回味多多。
后来,对莆仙戏有了更多了解,才知,由《团圆之后》发端,它早就名扬神州了:195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团圆之后》在中南海怀仁堂演出,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和陈毅、薄一波、罗瑞卿等中央领导观看了演出;1960年,《团圆之后》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成了电影。
《春草闯堂》更是广受欢迎,1962年春,鲤声剧团在福州连演30多场,场场爆满。戏剧名家老舍、曹禺、张庚、阳翰笙、李健吾从广州到福州,专门看了这出戏。老舍观后,吟诵道:
可爱莆仙戏,风流世代传。弦歌八百曲,珠玉五十篇。
魂断团圆后,神移笑语前。春风芳草碧,莺啭艳阳天。
1959年春节,彭真、康克清、阿沛·阿旺晋美在福州西湖宾馆看了《春草闯堂》,接见了演员。康克清非常高兴地一手拉着演春草的许秀莺,一手拉着演相府小姐的王国金,风趣地说:“你养了一个好丫头,替你找个好爱人。”
此后,《春草闯堂》竟在全国、全省巡演多时,让全国戏剧界盛赞莆仙戏,让全国观众更了解莆仙戏。全国先后有600多个剧团移植演出,香港凤凰影业公司拍成了故事片。
一个小剧种竟然能产生这么深广的影响!
源远流长
说它渊源,大致有两种说法。
按传说,是钦赐。要讲到1000多年前的唐代玄宗朝。传说莆田江东村有位农家女叫江采苹,被选中秀女进入宫中,后被封为妃子,即梅妃,深得皇帝宠幸。唐玄宗才艺丰华,深得祖母武则天的喜爱。三岁起就时常在宫廷晚会上出演歌舞。登基称帝后,更是经常在宫中组织演出,自己亦粉墨登场,打击鼓乐,弹拨丝弦,总是满怀开心,兴高采烈。而随侍一旁的梅妃却无甚欢颜,甚至还闷闷不乐。经问,才知梅妃惦记着在家的弟弟,孤苦一人。玄宗便召国舅赴京城省亲。返里时,赐予他一班梨园。不曾想,这梨园千里跋涉,到了莆洋,却植入了广袤的大地,融入了百姓的心田,繁衍生息,至今不衰。
按史载,为宋元南戏遗存。被称为戏剧“活化石”,至今也有800多年历史。说是宋元南戏遗存,有几点值得一说:
从大的社会背景说,宋朝有个很独特的现象,在封建社会中极为罕见的“重文轻武”观念,以至于史学家认为北宋灭亡的原因之一,就是这轻武所致。连范仲淹这样的文人学士仅仅出于强烈的爱国情怀,也被派到延州(今延安)去守边疆。
但另一方面,却大大促进了社会事业的发展,如科学技术、人文学科、文艺创作、教育事业,都得到了很大的、甚至是空前的繁荣发展。不少成果,对中国历史乃至对世界都产生了影响。如苏颂的“水运仪象台”及其机械图,都是世界领先,沿用至今;唐宋八大散文作家——苏轼、苏洵、苏辙(苏氏三父子)、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有六家在宋朝;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有三项或诞生或成于宋朝;出版了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连传统数学这样不太大众化的学科在宋朝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与进步,数理中,如高次方程的数值解法比西方早了近800年;宋朝的历法已与目前所用的西历格里历完全一致,但比格里历要早400年……所有这些实际上为戏剧及其他文艺的繁荣发展营造了浓厚的社会氛围和坚实的社会基础。
再说唐宋时期,从宫苑到民间,百戏极其繁荣,逢节庆、办喜事,都要耍杂技、踩高跷、演百戏,还形成了官家民间的交流,有的演出从宫苑走到民间,有的从民间进宫苑,如上元节(元宵节)闹花灯活动,不仅进了宫苑,还成了国家法定节日,延续至今。
当时,家庭演出也很盛行,除了宫廷有教坊、梨园之外,达官贵人、皇族王府也都拥有自家的演出队伍。由于商业经济的繁荣,巨商大贾有足够的财富,市民阶层形成并壮大,农村社火也非常活跃。殷实人家、社会名士也组有自己的演出队伍,整个社会似乎都在歌舞百戏中。百戏杂剧的繁荣提供了巨大的消费市场。
其中,最为突出者当数宋徽宗的丞相蔡京,他一生喜爱音乐和戏曲,尤其是家乡韵律,“每有宴会,乐工辄奏乡音”,“蔡太师做戏”,“左楼相对,军队以次彩棚幕次;右楼相中,家妓竞奏新声,与山棚露台上下,乐声鼎沸”。其长子蔡攸更是淋漓尽致,“得预宫中秘戏,或侍曲宴,则短衫窄裤,涂抹青红,杂倡优侏儒,多通市井淫蝶谑浪语,以蛊帝心”。宣和末,蔡攸以灯事色乐游枫亭,画舫置于江上,使教坊女弟装扮故事以侑酒。由此,人们有一说,即蔡京父子是戏剧由北方引入莆仙地区的关键,也是一种合理的说法。
总之,社会性的百戏繁荣,积累了深厚的艺术土壤,为莆仙戏的产生提供厚实的培养基。
莆仙戏乘势而上了!
再从文学史的角度也可看出端倪。有唐诗、宋词、元曲之说,那几个朝代都有自己的文学代表样式和达到无可比拟的颠峰成就。词是长短句,可供谱曲吟唱,这就有了曲牌。元曲主要是讲元杂剧,以关汉卿及其代表作为旗舰。所以说莆仙戏是宋元南戏遗存,特别是它的剧目,很多是从南戏发展而来的。
艺术独特
莆仙戏表演太有特色了,令人称奇。
初看《春草闯堂》时,实在搞不清那是怎么演的,只见春草平端着两臂,上下摆动,脚步也不知如何踩动,一溜烟一个园场过去了。
荔城区莆仙戏研究室负责人李加翔说,莆仙戏科介,总称为“傀儡骸”,浑身动作借鉴木偶戏。各行当都有自己的特色科步,如生角的“拖鞋拉”,旦角的“蹀步、云步”,丑角的“七步溜”等;表示欢乐心情的“雀鸟步”、愤怒的“双摇步”、悲哀的“双掩面”、愉快的“双体肩”等,都模仿了傀儡的特点。
追寻莆仙戏的来历,始知莆仙戏历来有木偶戏和人戏之分,而木偶戏先于一二百年在民间流行,因而它被尊称为“戏兄”。在长期的发展传承中,它们互相学习、互相补充,共同提高、共同丰富,如木偶戏在戏曲形式尚未成熟之时,没有古代的南戏剧目,没有丰富的曲牌音乐,也没有明确的行当之分和完整的故事。通过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现在木偶戏也角色行当齐全了,也有表演程式,也有剧目,也有音乐曲牌。
难怪《春草闯堂》中除了春草,那轿夫,抬轿的那一组科步,一出场就引起热烈的掌声,现在回想,真是活木偶,人偶同台,动作整齐,但又活灵活现,十分悦目。后来看到不少剧种移植了这种科介。
还有一种老生的三折弯,一个人分成三截,但又稳定如柱。莆仙戏一团团长梁向东是演老生的,他当场表演给我看。他在一个得奖剧目《瓜老种瓜》中扮演老瓜农。舞台上的扮相是:白发、白眉、白胡须,一付老态龙钟。可加进科介后,老态变得矫健了,步履稳当,富有生机。
翻阅了《福建艺术丛书》中《莆仙戏史论》有关表演章节:“木偶艺术对莆仙戏的影响”,“基础科介与表演程式”,只是太专业、太繁复,非业内人士未必读懂,一般的读者、观众也不必了解得那么细。这里只简要地摘几句作为对莆仙戏表演艺术的粗浅认识和了解:
“莆仙戏在语言、唱腔上有鲜明的地域特点,一直保存着自己的传统特色……一直靠两手的指法来表达人物情感。”
“莆仙戏的表演基本功集中在手、步、肩三个部分,要求头、身、腰的配合。”
然后就有许多手法、步法,如“内弧手”、“拳手”、“姜萼手”、“兰花手”等;“蹀步”、“挑步”、“七步蹓”等;还有道具相配合,如“扇”、“伞”、“棍”、“杖”等。
听不懂莆仙戏,对其音乐妄说都难。也只能摘录几句史料,以做认识和了解。莆田自古以来就有“诗书礼乐,为八闽之甲”之誉。自唐以来,读书之风日盛,文化氛围浓郁,朝野精于音乐者大有人在,朝野钟情于莆仙戏也不稀罕,或亲自粉墨,或观者如堵,还有不少人家有戏班。加之戏种的串门交流,多方吸收,使莆仙戏音乐极为丰富,包括了歌舞百戏、唐宋大曲、声诗、词调、吴歌、楚谣、鼓子词、诸宫调,还有本地民间音乐、木偶戏音乐、宗教音乐等。
今天·昨天·明天
写莆仙戏,自然要接触莆仙戏人。
我请荔城区委宣传部帮助安排到剧团去采访,同时能看一个折子戏。结果来了荔城区“莆仙戏一团”团长梁向东和荔城区莆仙戏研究室负责人李加翔,说他们没有团部,也没有演出场地,只好到宾馆来。采访之后,我们去看了瑞云祖庙。这个庙是专供莆仙戏戏神田公元帅雷海清的。据说,新中国成立前,每个戏班都有小神龛供奉他们视为祖师和保护神的。每逢田公忌诞之日,莆仙各戏馆都要组织戏班到庙里演出;凡新组建的戏班,在雇买童伶、招聘后台之后,都要择吉日,到庙里举行落棚礼;戏班新戏开台,也要请田公元帅先看……这是一种精神维系,是传承的推动力。
下午,同梁团长一同到北高镇江边村去看他们团在那儿的演出。是老戏《打金枝》,感到演员阵容不错,演得也认真,声情并茂、雅俗共赏,吸引了不少村民。
说是在室内演出,其实只能算半室内,舞台基本上是封闭的,观众席只有顶棚,其余三面透风,那天很冷。到后台一看,化妆间、服装间都很破旧,好在他们自己带着衣帽架,否则,把那些新的戏装、行头满地堆放就可惜了。
当下,在改制形势面前,原先的团体格局已经打破,人员四处分散。这个团刚组建半年,荔城区有一、二两个团,据说城厢区一个都没有。
组建之初,区政府给他们一个名号:“莆仙戏一团”,另按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规定,“老人”给予了社保、医保等待遇。然后就推进市场,能否存活是你的事,好活歹活也是你的事。
因此,他们必须日日月月奔波在广阔的田野上,保证每天都能下午、晚上演出两场,大家才有饭吃。
“四处演出,演职人员们如何到达演出场地?”我问。
“骑摩托车。”团长回答。
“人人都有吗?如遇刮大风下大雨呢?”
“大家互相帮助着,刮风下雨就得顶风冒雨。”
这使我想起在福州市委宣传部工作时,几个演出单位也颇难以为继,按当时文化部的规定,财政只给60%,余下的自己负责。他们还要承担市里的宣传任务,那40%基本上没时间去赚。我带人先去做了调研,后汇报给时任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提出保证其基本口粮的建议。习书记两次带人去召开现场会议,最后决定给予基本经费的保证。由于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几个团体都发奋努力,充满生机,创作、演出、获奖,都有成绩。演出条件也得到很大的改善。
梁向东给我一份材料:“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申报表,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制”,申报主体是“莆田市荔城区人民政府”,申报名称是“莆仙戏”。申报的依据是一串的得奖荣誉。古戏重发青春,又一次达到高峰。
莆仙戏之所以能经得起风霜雨雪,经历七灾八难,笔者以为它有一批戏痴在保护它、滋养它,使它稍遇春风即能繁花似锦。从编、导、演到音乐、舞美每个重要环节都有一批出类拔萃人物。
最要说道的是这个戏有一批孜孜以求的编剧队伍。自1954年起,莆田、仙游两县先后成立了莆仙戏编剧小组,直至90年代末。在近半个世纪里,他们遵照当时文化管理机关提出的提高戏剧文学水平的要求,不断沿着这个思路去探索、去辛勤地工作着。先后两度使莆仙戏在全省、全国剧坛产生极大的轰动效应。
因为《团圆之后》《春草闯堂》,人们迅速知道了编剧陈仁鉴,他的创作无论是思想、文学意识,还是戏曲的观念、技巧,都有独特的创新和发展,达到一个新的高峰。用他自己的话说:“想从遗产中找到能够反映出封建社会本质矛盾的坯子来捅一下封建礼法制度的心脏”。田汉评论道:“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的残酷性。”
之后,出现了一个剧作家群,被称为“四大金刚”的郑怀兴、周长赋、王顺镇、姚清水,开创了新编历史剧时代。作者们普遍受过高等教育,对文学、艺术、哲学、历史都有很高的认识水平;眼光比较深邃,思路比较开阔,对古今中外的戏剧能够很好地比较和取舍;在他们的剧作中能看到主题的定位和思想内容的表达、体现都有很高的水准;敢于把握宏大的历史画面,而不是传统的一人一戏、一事一戏;能多侧面地塑造富有个性的人物,能够触及人物的心灵深处,而不是“落难书生中状元,私订终身后花园”的俗套;能够自如地让历史与现实不断观照,形成共通,其笔端触及到精神、生命,还给予了历史的借鉴。观赏之,每每在某些情节、某一个性格特征上,让人有所动情。因而,那几出戏,如《彩亭泪》《秋风辞》《晋宫寒月》《状元与乞丐》等,演一场轰动一次,在全省、全国剧坛上多次获奖,使其定位在优秀、精品的座次上。
“剧本,一剧之本”,有这样的高手,莆仙戏就有了稳固的基石。高水平的编剧成了古老戏剧焕发新春的推手!
还要说说莆仙戏的观众,也是酷爱痴迷。读读刘克庄的诗就会有感受:
空巷无人尽出嬉,烛光过似放灯时;
山中一老眼初觉,棚上诸君闹未知。
游女归来寻坠珥,邻翁看罢感牵丝;
可怜朴散非渠罪,薄俗如今几偃师?
——《闻禅应庙优戏甚盛》之一
有描绘呼儿携女万人空巷的盛况,有寻找坠珥装扮一新的人家,过节一般去看戏,有戏动人心,戏散情绪难平的感叹!
目前,莆田有100多个民间剧团,活跃在广阔农村,真得感谢广大农民朋友,如此古老的文化遗产,他们竟是消受的主体,否则,可真要断了文脉。
明天会怎样?笔者有些隐忧,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似乎被重视了,但许多实际措施未必到位。在改制的浪潮下,都走进市场、推入商海,似乎被看做唯一的、能发展繁荣的康庄大道,能否如愿以偿?历史尚未沉淀,还未能作出回答。
在荔城区政府的申报表中,对未来拟定了发展规划和措施,分三大项:
首先是对剧目、剧本、服装、道具、舞美等戏剧本身诸元素进行整理,青年演员拜师,各行当的经典剧目的录音录像;
其次是保护专业剧团,由政府投资,以保证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提升艺术水平,担负起传统艺术的传承重任和示范作用。
计划都很好,关键要措施落实。
有难度,因为那是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记得上世纪60年代初,全国举办现代京剧汇演,那是十分成功、影响很深的创作演出活动。后来笔者看到几份总结报告,凡参演团体无不全力以赴,调动最出色的演职员,投入足够的经费,从剧本到音乐,一改再改,制作精品,其中不少剧目、一些唱段至今仍常演不衰、常听不厌。
谈了莆仙戏有1000多年历史,谈了它的名家,谈了它的几度辉煌,真期待着再有陈仁鉴,再有四大金刚,再有《团圆之后》《春草闯堂》这等轰动剧坛的大腕力作!
笔者选写这个题目,一是赞美这个剧种,尤其是它走过了千余年,至今仍生机勃勃;二是由它讲开去,说几句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的想法。不是全社会所有行业都可能、都可以推入市场。对于莆仙戏这种流传甚久,生命力极强,又数度辉煌的历史文化遗产,应加倍关爱,努力保护,热情传承,它是地域的,更是民族的,我们要继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