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07 15:38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

荣华山的荣华


仙阳镇是闽浙交界的一座古镇,坐落在浦城县的大山深处。

仙阳镇有两座景色绝美的青山,一曰仙霞山,一曰荣华山。仙霞山是闽浙两省的界山,因徐霞客的游记而闻名于世;仙阳镇东南1公里处的荣华山早在宋代就被道家视为风水宝地,建造了盘旋而上的石阶古道和巍峨壮观的仙游寺,或许因为与徐霞客失之交臂,致使千余年来游踪寥寥。当初,古人将此山冠名荣华,希冀这脉青山兴盛显达,谁料这一美好的愿望空浮千年,直到2007年才见到“荣华”的曙光。

农耕时代,浦城作为“八闽粮仓”,曾有过辉煌,然而,进入改革开放时代之后,地处海西腹地的浦城逐渐成为“后发展地区”。这种落后有其客观原因,诸如资金匮乏、交通滞后等,但与沿海地区相比,真正的差距在哪里?在于第二产业短板,特别是缺乏制造业。于是,南平市委、市政府决定,2007年7月,在浦城荣华山创立“荣华山产业组团”,作为南平市承接“长三角”制造业产业梯度转移的前沿平台,以及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规划总面积60平方公里,其中一期规划20平方公里,重点建设轻纺工业园。

产业组团为何选址荣华山?这其中透着“向山要地”的智慧。在荣华山下百多平方公里范围内,80%为低丘缓坡地,地形条件便于土地平整,能以高速度低成本形成规模效应。实践证明,这种土地优势已成为吸引“长三角”产业转移的最大亮点。就拿温州来说,土地是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然而,仅一山之隔的浦城不仅已经备下了20平方公里的厂房用地,每亩购地款仅2万元,而且对于年纳税额达到500万—2000万元的企业,企业缴纳的增值税、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的30%—50%还要以奖励形式返还企业,这种优惠政策更是在温州无法享有的。加上荣华山轻纺工业园区是福建的“北大门”,是福建距离“长三角”最近的一处产业平台,如今,已建成通车浦南、龙浦两条高速公路,还有规划建设中的浦建龙梅和衢宁高铁,由浦城到武夷山和衢州机场都只有约1小时车程,到宁德三都澳港口仅180公里路程,形成了较大的区位和交通优势。这些优势便构成了荣华山招商引资的产业洼地。

有洼地才能集聚,有集聚方能壮大。荣华山这块洼地如今已是浦城县“敞开北大门,对接长三角”的一棵金梧桐。

荣华山一期工程之所以选择建设轻纺工业园,轻纺工业园之所以围绕延伸合成革上下游产业链有针对性地招商引资,是对我国合成革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以及合成革产品市场和前景充分调研之后作出的抉择。

我国生产合成革已有60多年的历史,近10年进入快速发展期,年产量保持20%的增速,年出口创汇近100亿美元。目前,我国合成革产能约占全世界的80%,其中位列前两名的浙江、福建分别占有全国总产量的44%、16%。浙江产能已经饱和,福建仍有发展空间,浙江合成革产业5年前已开始向福建转移,至于转移何地,就看哪块“洼地”软硬件更具优势。

荣华山轻纺工业园虽然具有一流的服务环境、老区的优惠政策、巨大的市场需求和成本低廉的优势,但还是主动出击,三顾茅庐,用真诚打动一个又一个的企业家。

南平“合成革产业协会”会长郑建华把自己的合成革厂由温州搬到荣华山来就是一个实证。郑建华在温州、丽水、福鼎都有自己的产业,是荣华山产业组团领导“三顾茅庐”打动了他,才有了2009年初他对荣华山的考察。郑建华说,那时荣华山轻纺工业园还在图上,实地除了莽莽苍苍的树林和高低起伏的山丘,几乎没有别的东西,我若举厂搬迁,就是一位拓荒者,将面临许许多多的难题。但是,荣华山的几大优势吸引了我,荣华山组团领导关于“发挥温州合成革产业的辐射效应,开拓‘吉大利’(郑建华企业名称)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一席肺腑之言拨动了我的心弦。于是,我创造了现代版的“愚公移山”,白天与工人一起建厂,晚上就睡在工地。2010年是企业建厂的关键年,偏偏又遇上了“闽北”特大洪灾,上半年有效工作日才36天。在这些不利条件下,浦城供电部门为我们临时安装了三台变压器,解决了施工用电问题;后又接进两条11万伏双回路高压电力专线,为企业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保障;产业组团还专为轻纺工业园兴建了日供水1万吨的水厂,水、电、路的问题快速得到解决,为企业投产创造了条件。

在郑建华的带动下,轻纺工业园的招商成果显著,目前,在轻纺工业园落户的46家企业大部分来自温州,已完成20多亿元的投资,其中16家投产,2011年产值达9亿多元,2012年有望突破30亿元。

前来投资的除浙商以外,还有石家庄的6家企业。此事说来偶然,2011年4月,石家庄“合圆化纤公司”到福建等地寻觅投资“洼地”。他们驱车经过浦城,无意间看到了荣华山组团的招商广告,经接触,有了初步印象,也获得了锦纶属荣华山合成革补缺项目的信息。但回去后却杳无声息。荣华山组团领导深知合圆化纤公司的锦纶生产项目是无污染、附加值高、税收多的“三好”项目,产品广泛应用于生产高档服装、箱包牛津布、针织服装、军工跳伞布、防弹衣等众多领域,市场十分看好。2011年10月,荣华山团组领导两次前往石家庄洽谈,并三次邀请该公司田海董事长到荣华山考察。

锦纶生产对温度、湿度要求严格:生产车间必须保持20—22℃的恒温,而浦城地处亚热带季风带,加上山高气爽,年平均气温恰在20—22℃之间,非常适应锦纶生产要求。加上锦纶市场主要分布于江浙闽粤一带,浦城正处这三省交界的交通枢纽处,天时地利是吸引田海的关键因素。

2012年5月13日,石家庄合圆化纤有限公司锦纶生产项目在荣华山轻纺工业园落地。荣华山组团高效热情的服务和革命老区的优惠政策再次打动了田海,为帮助荣华山轻纺工业园打造锦纶生产基地,他帮助引来了“改性再生纤维生产项目”等6家关联企业,把田海的锦纶就地消化,生产中下游衍生产品。目前,锦纶生产所需进口设备已经安装完毕,项目总投资5亿元,占地300亩,投产后可实现产值20亿元以上。

从荣华山组团创立那天起,南平市和浦城县领导便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地位,把绿色发展作为荣华山工业的生命线。2011年4月,福建省环保厅将荣华山轻纺工业园区列为福建省人造革、合成革产业绿色发展试点园区,省市县有关领导誓言:荣华山的发展决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作代价。

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废渣是合成革生产面临的三大难题,荣华山组团便把解决这些难题作为绿色发展的重中之重。

为减少二氧化硫排放,南平市和浦城县决定荣华山轻纺工业园所有企业必须在2012年底拆除所有烟囱,改烧煤为烧天然气。废渣等固体有害物,统一由环保产业服务公司进行无公害处理。

三大难题中,最难解决的要算污水排放了。采取的第一个措施,是管住污水排放的源头,污水实行两级处理,企业是第一级,必须自建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过的污水达到二级标准再纳管集中排放到轻纺工业园污水处理厂进行二次处理。

荣华山污水处理厂采用的是先进的生物处理工艺。所谓生物处理就是利用微生物——细菌降解合成革废水中的两大污染物——90%的有机物和10%的有机氮。

降解合成革废水中的有机物,一般需要经过厌氧和水解,将大分子有机物转化成单体小分子物质即可;然而降解合成革废水中的有机氮比处理城市污水要困难得多,因为城市生活污水中所含有的有机氮来自人类的排泄物和淘米水等水解所形成的氮素,它们对于微生物来说是一种美食;而合成革废水中所含有机氮是一种惰性体氮素,是一种生物毒素,微生物不吃这种东西。2011年之前,我国所有合成革废水处理场均按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执行,其实只降解了合成革废水中90%的污染物——有机物,10%的有机氮并没有得到降解。2011年10月,浙江丽水市环保局发明了合成革废水脱氮工艺,成功地解决了降解合成革废水中有机氮的难题。

得知这一喜讯后,荣华山组团领导又“三顾茅庐”,说破了嘴皮,又下了大的成本,才把合成革废水脱氮工艺的发明者——朱逸秋请来浦城,出任荣华山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请这样的专家挑起废水处理的重任,这充分说明南平市、浦城县领导把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摆在了突出位置。

如今,荣华山轻纺工业园经过处理的废水无色无味无污染,排放前静静地待在终沉池中,池中养着数百条红鲤鱼,怡然地游来游去,颇令人赏心悦目。

浦城把在外地的优秀企业家视为浦城崛起的稀缺资源,呕心沥血地吸引他们回乡创业,并为他们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1973年11月30日,邓双兴出生在浦城县水北镇彭尾村下属的自然村——金芳庵村。金芳庵距浦城城关50多公里,是山区里的山区。由彭尾村去金芳庵自然村要走一个半小时的田埂路,然后再走两个多小时的山路,金芳庵村直到现在还不通公路。邓双兴在这样穷乡僻壤读了9年小学,后来又读了3年初中,就这样懵懵懂懂地度过了童年。

邓双兴虽然没有学到多少文化知识,却积累了许多做人的优秀品质。邓双兴刚刚懂事的时候,父亲的哮喘病已经很重,喘气像拉风箱似的,呜呜地叫,每一声都撞击着他幼小的心灵,他强烈地感到自己应该做点什么,以减轻父亲的疾苦。他8岁时就上山砍柴,读初一时的300元学费正是他砍柴赚来的,读初二时的学费是跟着姐姐上山捡榛子换来的。读完初二,他自动辍学了,天天挑粪上山种水果,好让父亲静心养病。老师一趟一趟地来家里劝说:“这孩子诚实友善,同学们都说他是最好的班长,半道退学怕要误了前程。”父母觉得老师说得有理,执意让他回到课堂。

1992年初中毕业时,邓双兴已是19岁的小伙子了,他认为再不帮父母就是耻辱。姨父在县教育局服务部当经理,他就跟着姨父当送货员,每天踩着三轮送货。1993年,姨父让他到浙江义乌采购学校用的作业本。第一次走出大山的他感到头顶像有七八个太阳,让他眼前一亮,义乌小商品市场丰富得让他震惊,大得让他目眩,心想能在这里做生意多好啊!他顺便为自己采购了一批玩具枪,回到浦城摆摊出售,不一会便被抢购一空。这让他体验到了做生意的快意。之后他又在义乌采购了各式各样的鞋子,每天3点钟起床,奔赴各个乡镇的集市,生意红火,为父亲攒下了不少的医疗费。

1994年春节,邓双兴四姨的大女儿结婚,他去喝喜酒。四姨的小女儿在温州打工,把温州如何好说得天花乱坠。春节过后,他便跟这位小表妹去了温州,在台湾商人开办的“宇航光学公司”当一名做眼镜的工人。该厂生活条件极差,100多平方米的职工宿舍隔成上下两层,硬是住进200多人。邓双兴干了3个月还不认识左右邻铺的工友,因为,每天从早晨8点一直干到次日凌晨2点,累极了,没有聊天的机会。很多人吃不了这般苦离开了,邓双兴珍惜难得的就业机会,留了下来。

干了一年多,台湾老板见他格外能吃苦,活又干得漂亮,就让他当了车间主任,1998年又升任他为“生管”(管生产的副经理)。从进宇航公司到任职“生管”的4年中,他只回过一次家过春节,每天起得最早睡得最晚,一心扑在工作上,因此深得老板的赏识。在宇航公司他不仅当过所有车间的主任,精通眼镜制造的所有工艺,而且学会了与不同人打交道的本领。

1999年3月,台湾老板因故关闭了宇航公司,他被另一家族企业聘去做了近5个月的厂长。1999年7月,他开始筹办自己的眼镜企业。企业的名称叫闽城眼镜厂,因为他牢记自己的根在福建,自己的家在浦城。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邓双兴办厂遇到的头等难事是缺乏资金。找亲戚借,这个5000元,那个1万元,总共凑不到10万元,对眼镜工厂来讲,这点钱是杯水车薪。温州人在本地创办企业,进原料是先发货,过3个月才付款。外地人在温州创办企业,则要先付款后提货,这让邓双兴更加难了。

是“缘分”帮了他的大忙。邓双兴认为,人生际遇是“缘”,无“缘”,天南地北的人怎能聚在一起?缘是巧合,是天赐机缘;“分”是你对人际关系的投入,包括感情的投入和物质的投入。所以,他非常注重结交朋友,他不仅看重以心换心,而且十分乐意助人。在温州打工5年,第一年赚的钱大部分寄回了家里,之后赚的钱大多用在了朋友身上,他时常急人所难。在温州他结交了6位兄弟,这些人是他肝胆相照的朋友,所以,在他创业之时,一一伸出了援手。

由于这些兄弟的帮助,1999年7月至12月,闽城眼镜厂创办头6个月,经营额就达到了400多万元,利润100多万元。2000年3月,邓双兴又新租了1000多平方米的厂房。企业的急剧扩张,造成了资金吃紧,资金短缺又造成了原材料跟不上。邓双兴找到银行申请贷款。信用社主任说,你既没有资产,又没有担保是无法贷款的,我给你出个主意,请房东为你担保。

邓双兴工厂的房东叫陈绍光,浙江光明塑机公司董事长。邓双兴把请求担保的事给陈绍光一说,陈绍光摇摇头连说不行。陈绍光说,去年给一位同学担保20万元,银行利息也由我支付,可谓帮人帮到底了。结果他还不上贷款,躲起来了。你是外地人,万一你跑了我怎么办?,我这个企业家一而再、再而三地办傻事,哪还有脸面见人?

邓双兴万万没有想到,次日8点,陈绍光就来了电话:“过来吧,我带你去信用社,签30万元的担保,6个月。”

由于邓双兴如期还掉了贷款,陈绍光又连续为他担保两次。三次贷款90万元,这笔钱真是雪中送炭,让邓双兴安然度过了第二个难关,在温州站稳了脚跟。

后来,陈绍光问邓双兴,知道我为你担保的原因吗?陈绍光自问自答地说,是我从朋友那里了解到了你邓双兴人品好,一句承诺能信守一生,又能为朋友两肋插刀。

邓双兴的眼镜厂主要生产太阳镜。太阳镜利润丰厚,海外订单也越来越多,2002年,闽城眼镜厂的营业额已突破2000万元。但是,温州眼镜行业一直是分散经营的,做原材料的、做镜片的、做镜架的、做电镀的、做包裹物的各自为战,环节多、成本高,不仅规模化困难,而且研发成果的投产周期偏长。邓双兴很想实现规模化生产,但要实现这一梦想,就必须打造一个产业链上下游齐全的产业基地,这需要上万平方米的土地。在温州,这种梦想就是空想。

2002年底,福建温州商会成立时,邓双兴任会长。他向到会祝贺的南平市副市长陈少妹讲了自己的苦衷,陈少妹说,浦城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地方,欢迎你回乡发展。2003年草长莺飞时节,浦城县经贸局局长王建斌专程赴温州向邓双兴介绍浦城土地、水电、劳动力资源等情况,邓双兴虽有动心,但也有担心。两个月后,王建斌再赴温州,代表南平和浦城两级政府向邓双兴交底:“不给零地价,但给零干扰。”这句郑重的承诺让邓双兴定下了回归的决心。2003年9月,邓双兴回浦城创办“福建闽城光学眼镜有限公司”(简称闽城公司),以回归为契机,打造上下游齐全的老花镜产业链。

在温州以至全国,专做老花镜的企业较少,因为老花镜款式单一,其利润在眼镜行业中也是最低的。但邓双兴认为,欧洲、美国、日本和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花镜市场潜力巨大。别人不愿做的事情我来做,这才有机会做大做强。

邓双兴是个讲效率的人,在注册公司之后的百余天时间里就建成了年产1860万副老花镜的生产线。产品很快生产出来了,每款老花镜既是生活用品,又是装饰品和工艺品,首先从造型款式上突破了传统老旧模式;从质量上来说,镜片的纯度、亮度和精准度均达到了欧美高级老花镜的水准,但价位却是低档产品的水准。欧美同质老花镜每副约100美元,而闽城公司的老花镜批发价只有1美元。这不仅给国外的销售商留下了可观的利润空间,而且让国外民众用低廉的价格却能享受到高档商品。因此,闽城公司在欧洲、美国、日本展销中国人生产的老花镜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第一家客户是一位美国商人,第一笔订单就是10万副老花镜。欧洲商人把闽城老花镜摆在超市中销售,一幅卖30美元左右,成为最畅销商品。闽城公司在一两年内就建起稳定的客户群,而且找上门来的新客户络绎不绝。闽城公司老花镜产品80%以上销往国外,销售额每年以40%的速度增长,使得闽城公司每年必须增加新的生产线。生产厂房一扩再扩,至今占地面积已达10多万平方米。

创新是产品竞争力的核心。闽城公司便不断加大科研力度,目前已有13项专利产品,并且已能制造最先进的全自动生产线。进口一条生产线价格约800万-1000万元,而闽城自产的先进生产线只需500万元左右,成本大幅度降低,这也使闽城公司更具竞争力。

人说十年磨一剑,邓双兴的闽城公司从2003年成立至今,已历经10年磨炼,年产值已达3.5亿元,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老花镜生产基地,全国老花镜专业领域的龙头企业。

由于邓双兴榜样的感召,温州的同行也纷纷前来荣华山投资兴业。几年来,温州老板的10多个投资项目落户荣华山轻纺工业园区,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产业集群。

邓双兴说,我国经济结构在转型升级,他的闽城公司也要转型升级,首先是把外向型为主逐步改造为内向型为主的超大型企业,计划2016年年销售额达到10亿元,其中5亿元左右是中国老人的消费。其次是到2016年建成一城(国内最大的眼镜制造城)、两基地(老花镜生产基地和人才培训基地)、三中心(老花镜科研中心、老花镜标准检测中心、物流配送中心),让闽城老花镜成为响当当的中国品牌和最具竞争力的世界品牌。

邓双兴由大山深处的一个放牛娃成长为优秀企业家,可谓成功。但他认为,闽城公司既不是中国500强,更非世界500强,算不上成功。他在向中国500强迈进,现在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今后的路更长更艰难,仅靠自己把老花镜产业当做一生的事业是不够的,还必须凝聚千万人的力量和才智,才能奔向人生的远大目标,到达人生的更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