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28 09:43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

古城文化新篇


金秋十月,我们走进了桂子飘香的“中国丹桂之乡”浦城。这个拥有1800多年建县历史的古城,位于福建省最北端,称为福建北大门,界连浙赣,“东北通吴越,西南扼闽中咽喉”,曾经是福建沟通中原文化的主要通道。

浦城古为闽越族居地,新世纪伊始,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和省文化厅曾在这里举办“闽越文化”学术研讨会,研究福建文化重要源头的闽越古文化,出版了论文集。其中,一些专家学者都在论文中阐述了浦城在闽越时期的重要地位。此次采风,县委领导也在县情介绍中谈到:浦城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浦城剪纸、闽派古琴、丹桂茶制作技艺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浦城不愧是闽越文化的发源地。

闽越族是历史上百越的一个分支,其地域以福建为主,包括广东、浙江和江西毗邻福建的一部分。闽越族大致起源于战国时期,秦代至汉武帝平闽前,闽越族势力发展到鼎盛时期,以无诸为首的闽越贵族,建立了闽越国,雄踞祖国东南,影响很大,闽越人在与中原及其周边地区长期交往中,大量吸取中原先进文化和其他周边地区文化,逐渐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福建留下的文化遗产十分珍贵,对几千年来福建的社会、文化,都有深刻的影响,作为闽越文化的发源地浦城,更具重要的作用和地位。据专家考证:秦汉时期的闽越国,自建立到消亡的百余年间,其都冶赖以安全的屏障泉山,其重要军事基地设施为汉阳城,均在浦城境内。据《太平寰宇记》卷101载:“泉山在(浦城)县北六十里,山顶有泉分两派,一入处洲,一入建溪。即《汉书·朱买臣传》言东越王居保山即此山。”浦城的泉山,在今忠信镇、管厝乡境内。闽越王在闽北筑六城屯兵拒汉,其中三城筑于浦城境内。这三城北为汉阳城,中为临浦城,南为临江城。汉阳城地处泉山脚下,今属仙阳镇管九村,为闽越国的重要军事设施地。南朝江淹县令所写的《迁阳亭》诗:“揽泪访亭侯,兹地乃闽城。万古通汉使,千载连吴兵。”汉闽越之战爆发,汉阳城即是此次战争中心,汉阳城被攻克,闽越国败局已定。闽越文化,即闽越人创造的文化,至今还不同程度地被保存着。闽越文化中的蛇崇拜,至今仍在某些区域存在。闽越文化对福建艺术也产生一定的影响。从今天残存的闽越时期一些舞踪遗迹看,舞姿丰富多彩,如闽南的“拍胸舞”,流传于闽北的“求雨”舞蹈,“这些舞蹈都可能是古闽越族人民的传世之作。”(《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福建卷》)。闽越文化中的习俗,至今或多或少遗存于福建民间。从闽方言研究得知,在今天的闽方言中仍保留有越语的“余韵”。在生产制作方面,如闽越人的陶器生产、金属铸造、竹木器制作、造船业、纺织等方面,都有杰出的表现。就连惠东女的服饰习俗也和闽越有关。在福建境内汉闽越文化遗址调查中,浦城的汉阳城遗址、临浦城遗址、临江城遗址、金鸡山遗址等,都为闽越文化提供珍贵资料。此外,闽越文化和台湾的关系也很密切,厦门大学林惠祥教授,曾在长汀发现一件石锛,后又采集到1300多件石器、陶印模、陶片等,这些遗物,与台湾相比,它们以原始型居多。随着考古、文物工作者调查研究的深入,闽越文化的研究将不断提高到新的水平。

来浦城前,我们曾赴闽东寿宁采风,那是明代著名文学家、戏剧家冯梦龙当过县令之邑,他留下一部别具一格的《寿宁待志》和诗文。而浦城,却是南朝江淹任过县令的山城,留下广为流传的“梦笔生花”成语,回京城后又有“江郎才尽”的成语。如果说,冯梦龙是寿宁的一张文化名片,那么,江淹无疑是浦城的一大文化名片。1993年底,我曾首访浦城,在《从仙楼山到梦笔山》散文中,写到梦笔山凭眺的情景:“这座令人梦寐以求的梦笔山,虽像个小丘,但名气很大,今河南兰考县人江淹被贬到这里当县令,在任三年,遍游了境内山川名胜,相传一日,他漫步郊外,徜徉此山,夜宿山上,梦神人授闪五彩花之笔,自此文思如涌……于是更山名为梦笔山。”这山原名孤山。江淹于公元474年被南朝朝廷贬到吴兴(即浦城)当县令。江淹当县令的政绩,只在传奇小说中有所描叙,然而他在浦城留下的诗赋,却是真实的。江淹初贬时,先有“转命沟间,待殡岩下”的悲叹。但当他来到浦城山中,却大开眼界,一时有些应接不暇之感,碧水丹山,奇花异草,各种神话传说,一切都感新鲜,便使他忘记“行路之远”,异常兴奋,写下许多优美的文章留在浦城,难怪有“梦笔生花”的传说。这座孤山,位于浦城城西1.5公里,相对高度20至30米,南朝萧子开《建安记》载:“孤山在环障之中,其地平坦,悉为沟塘阡陌,此山挺然孤立,因名。”江淹在浦城杰作连篇,佳构新韵颇多,在浦城所作的10多篇诗赋,如喷珠漱玉。江淹称浦城“有碧水丹山,珍木奇草”,常“悠然独往,或日夕忘归”。浦城大自然赋予江淹彩笔和灵感。如他的《恨赋》已作为骈体文典范载入中国文学史史册:“试望平原,蔓草萦骨,拱木敛魂。人生到此,天道宁论!于是仆本恨人,心惊不已;直念古者,伏恨而死。/至如秦帝按剑,诸侯西驰;削平天下,同文共规。华山为城,紫渊为池,雄图既溢,武力未毕……一旦魂断,宫车晚出。/……若乃骑叠迹,车屯轨;黄尘匝地,歌吹四起。无不烟断火绝,闭骨泉里。/已矣哉!春草暮兮秋风惊,秋风罢兮春草生。绮罗毕兮池馆尽,琴瑟灭兮丘陇平。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别赋》也是江淹一篇极优美的骈文,堪称《恨赋》的姐妹篇,让人读了悲欣交集。江淹的《恨赋》《别赋》与鲍照的《芜城赋》《舞鹤赋》并称为南朝辞赋的绝唱,可谓达到了南朝辞赋的顶峰。江淹之后,历代骚人墨客敬慕江淹的文藻,复到此寻古探幽,梦笔山也得到开发。后建了等觉寺、梦笔山房,兴建江淹祀祠和亭。如今,县里正在建设梦笔山历史文化主题公园,续写梦笔生花文化新篇。

江淹在《采石上菖蒲》诗中咏桂花:“缓步遵汀渚,扬枻泛波澜。窦至烟水流,绿缓桂涵丹。”他看到浦城山中、水边、房前、屋后遍植桂花,大为开怀,在他所写的诗赋中“桂花”频频出现。有“桂之枝兮刺天”、“香枝兮嫩叶”、“桂生兮山之峦,纷可爱兮柯团团”、“桂含香作叶”、“涉桂水于碧湍”等。浦城拥有2000多年栽培丹桂的历史,不愧为“中国丹桂之乡”。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丹桂产业和丹桂文化,全国罕见。我国桂花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屈原《楚辞·九章》中咏道:“接北斗今斟桂浆,辛夷车兮结桂旗。”在浦城到处可欣赏桂花的盛景,沐浴在桂花清香之中。我们所下榻的丹桂山庄,便在万株桂树的拥抱之中,令人沉醉于世外园林般的氛围之中。浦城现有桂花品种20个,其中12个品种是首次发现,其丹桂品种正式命名为“浦城丹桂”,在南北朝时期开始已有文字记载。至今百年以上丹桂有近百株。在临江镇水车杨柳尖自然村有一株大丹桂,已有1100多年历史。我们驱车前往参观,停车后步行数里,上斜坡,见在村民房前大坪上一株九枝、高15米以上,胸围4.6米的丹桂,被称为地球“桂花王”。桂花不仅供观赏,美化环境,而且丹桂文化产业可大力发展,浦城现种植面积每年以万亩速度递增,已突破6万亩,年产丹桂鲜花50万公斤以上,年均繁育丹桂苗木两亿多株,居全国第一。桂花制作的食品正在走俏,桂花文化书写新的篇章。

浦城又是“中国民间剪纸之乡”。西晋时期,随着中原文化南迁,剪纸艺术传来浦城,后在长期的文化交流中,形成内容与形式丰富多样的浦城剪纸。这里的民间剪纸,有其独有的特征。一是花样老古,代代相传。祖辈流传的花样通过各种民俗活动,流传延伸。二是手法古老,口手相传,采用墨皂拓印花样,纸捻固定的传统手法,纯手工剪出。三是传人秉衍,代代相传,使原生态古老剪纸技艺得以传承。四是出现专司剪纸的剪花婆(嫂)。据清代梁章钜《归田琐记》载:“常见家人馈赠果品,必嵌空剪雕四字好语,如长命富贵、诸事如意之类,其婚娶喜庆之家,所用尤繁。”此外,又有5大艺术特征:一是以字组画,画中有字,字中有画。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二是独幅纹样居多,这和民间剪纸的用途多用于点缀礼品和装饰喜庆之事的用品有关。三是谐音寓意。四是传统民间文化印迹明显,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的画面有一定数量。五是同属于中华民族“母亲艺术”之一,花样代代相传,作品原生态居多。浦城剪纸文化既有北方剪纸源流的雄浑,又有南方剪纸源流的柔美,融合而成地方特色。它的内容健康向上,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近年来,浦城剪纸一直得到当地政府重视,文化部门的大量挖掘、整理和保护,剪纸艺人队伍不断壮大,通过大赛发现人才,能工巧匠脱颖而出,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传承剪纸艺人。

闽派古琴,发生地原来在浦城。浦城城关人祝凤喈,出生于清嘉庆五年(1800年),自幼攻读诗书。19岁时听兄在古斋抚父遗之琴,日习不辍,后经30多年的磨砺,形成自己的风格,受业者不远千里而来。林则徐途经浦城时,亦在祝家琴楼相聚,咏吟唱和。清咸丰五年(1855年),祝凤喈在浦城刊行《与古斋琴谱》4卷,培养大批琴手,形成体现凤喈风格的琴家群体,称为闽派古琴,与浙派、苏派、川派并立。古琴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象征,早在《诗经·国风》中就提道:“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古琴在中国有3000年历史,诸多流派,闽派是其中有影响的流派。古琴经过祝凤喈的创造、改造,使学者易懂、易学、易操作,他的古琴犹如天籁,听起来豪放跌宕,又清丽委婉舒展,是一种高雅文化。我们参观了浦城县闽派古琴培训中心,听了学生练琴,手法丰富多彩,演奏整齐划一,已培养许多琴手。据介绍,闽派古琴已列入小学课程,体现浦城对闽派古琴的重视。在南平市举办的第二届文化艺术节上,浦城赣剧团古琴学员班演奏了优秀古琴曲《满江红》《湘江怨》,得到一致好评,近年还到台湾宝岛演出。闽派古琴已成为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琴声远播,展示出无穷艺术魅力。我在古琴培训班座谈会上说:浦城的丹桂文化、剪纸文化、闽派古琴文化都很雅致,是富有文化底蕴的高雅文化,给人美的享受。古城浦城正在揭开文化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