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1 11:17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安 逸

 

戏剧舞台  百花争艳

——第一批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戏曲》篇展示

安 逸

 

福建是戏剧大省。无论剧种还是传统剧目,存量都相当可观。不久前,全国戏剧大会还在福州召开。

福建省传统戏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多达22项。其中有:梨园戏、莆仙戏、闽剧、高甲戏、歌仔戏、大腔戏、四平戏、梅林戏、平讲戏、越剧(尹派)、潮剧、闽西汉剧、寿宁北路戏、泉州提线木偶、晋江布袋木偶戏、漳州布袋木偶戏,等等。

下面仅介绍几种:

闽剧,福建省最重要和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之一,为现存用福州方言演唱、道白的唯一戏曲剧种。明万历年间,在福州戏剧、方言小调、音乐舞蹈的基础上,兼收徽班、昆曲、京剧、弋阳腔等艺术发展而来,具有闽都文化鲜明的特色和韵味,成为凝聚福州方言区和旅居台、港、澳及世界各地福州乡亲的乡情乡音。《炼印》《杜十娘》《荔枝换绛桃》《珍珠塔》等剧目,享誉中国戏坛。

莆仙戏又称兴化戏,宋代形成于兴化方言区,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角色行当源袭宋元南戏体制,即生、旦、贴、靓妆、老、末、丑7个种类。现存传统剧目5000 余本,传统手抄本8000多个,宋元旧篇57本,占全国各剧种传统剧目总和的三分之一;另存音乐曲牌1000多首,锣鼓经300多种,被誉为"南戏的活化石"。其传统剧目多次晋京献演,一时名噪京城。《春草闯堂》《团圆之后》搬上影视,成了家喻户晓的戏曲节目。

梨园戏,发源于宋元时期的泉州,距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与浙江的南戏并称为“搬演南宋戏文唱念声腔”的“闽浙之音”。梨园戏分小梨园(七子班)和大梨园的“上路”、“下南”三流派,表演讲究“十八步科母”,以泉腔演唱,伴奏以箫弦为主。现保存宋元南戏诸多戏文、音乐唱腔和演出规制,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陈三五娘》《李亚仙》《孟姜女》等传统剧目为传世力作。

高甲戏(含泉州高甲戏、厦门高甲戏)始于明末清初,音乐以“泉腔”弦管为主,吸收闽南吹奏乐、笼吹、拾音等艺术之长,唱腔为南音兼收俚歌小调,既有清婉之韵又有刚健之气,语白为闽南方言,角色行当分为生、旦、净、末、丑等种类,尤以丑角表演见长。保留剧目600余个。系福建五大剧种之一,海内外影响较大。《连升三级》《大闹花府》《斩苋袍》等剧目久演不衰。

福建歌仔戏(包括厦门歌仔戏、漳州芗剧),是闽南“歌仔”传到台湾,在台湾孕育成戏的,流行于漳州和台湾省, 为福建五大剧种之一。歌仔戏在闽南歌仔的基础上,兼收其他艺术之长而形成泉腔戏曲剧种,其说唱特点明显,唱腔曲牌主要有七字调、杂碎调、哭调等,尤以“哭调”感染力最强。是我国戏曲剧种中唯一诞生于台湾的剧种。《八仙过海》《济公传》《刘秀复国》等优秀剧目为海峡两岸民众喜闻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