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06 22:23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闽台文化大辞典

  福建抗日救亡运动 民国时期福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事件。“九一八”事变后,福建民众反日情绪高涨,各地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1932年,淞沪抗战爆发后,福建民众组织义勇军、救护队、前线服务团前往上海,支援前线,并开展各种形式的募捐活动,资助十九路军。旅居海外的福建籍侨民也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卢沟桥事变后,福建各地建立许多抗日救亡团体,约有200余种抗日报刊相继出版。1938年2月,福建省抗敌后援会发起保卫大福建运动,全省各地普遍响应。8月,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福州总队成立,成员多为学生、店员和文化、工商界的知识青年,是福州市抗日救亡运动的骨干力量。中共福建地方组织通过文救会、抗敌后援会等抗日团体,宣传抗战主张和政策。在厦门,先后成立厦门文化界抗敌后援会、中国妇女慰劳前方抗战将士总会厦门分会、鼓浪屿青年抗敌服务团等,出版《抗敌画报》《抗敌导报》等刊物,动员和组织民众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在泉州,通过晋江县各界抗敌后援会、晋江县妇女抗敌后援会、泉州文化青年抗敌服务团等抗日团体开展了募捐、劳军、维持社会秩序和组织战地救护,并组织巡回剧团、歌咏队等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在漳州,组织漳州抗日救国服务团、芗潮剧社、漳州青年战时服务团等团体,出版《抗日战线》《妇女半月刊》等报刊,开展各种形式的抗日救亡运动。在闽北,各地抗日救国会、农抗会、妇抗会、青抗会、歌咏队、救亡剧团等组织相继成立,开展爱国宣传,唤起民众抗日。闽东的福安、霞浦等县也涌动着抗日救亡的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