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9 15:28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章 武

 

松青鹤白东方红

——怀念乡贤画家李耕

 

 

松青鹤白东方红.jpg

《松青鹤白东方红》图  李耕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位公民,一位作家,我有幸十多次步入首都的人民大会堂。

大会堂诞生于1959年,时值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当时,全国各地都为它精心创作献礼作品,于是,云蒸霞蔚、流光溢彩的它,也就一跃成为展示中国当代书画及工艺精品的艺术殿堂。

每次步入大会堂,我都要在两幅著名的大型壁画前伫立良久,瞻之仰之。

传说用200公斤熟铁锻成的芜湖铁画《迎客松》,原先安放在安徽厅,是周恩来总理一眼看中,让它更上一层楼,光临二楼的迎宾厅。画中,巍然挺立于高山之巅的苍松,宛如钢铁巨人伸出巨臂,欢迎来自五洲四海的嘉宾贵客,充分体现我泱泱文明古国、堂堂礼仪之邦有容乃大的胸襟与气度。

由开国领袖毛泽东亲笔题签的《江山如此多娇》,出自两位江南画家傅抱石和关山月之手。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红妆素裹,分外妖娆”的北国风光,让人对伟大祖国的壮丽河山和英雄人民充满了自豪之感。

2019年4月26日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就以此画为背景,与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30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合影留念。其场面之壮观,气氛之融洽,更是举世瞩目。

而我,作为一名福建人,还对另一幅屏风画情有独钟,它的画題为《松青鹤白东方红》,作者署名“古闽李耕”,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人,他可是我所敬重的一位同乡先贤啊!

李耕.jpg

李耕

李耕(1885-1964),字砚农,号一琴道人、大帽山人,堂号菜根精舍。擅长古典人物画、山水花鸟画,兼通书法、诗文、金石、雕塑、弦琴。其画气势雄健,挥洒自如,自成一派,为“李耕画派”。早在1928年,他的《弥勒佛》《东坡笠履图》《秋雨归帆》等作品就在中法绘画联展中夺冠。徐悲鸿为此在《申报》发表画评:“有以奇拙胜者,首推李君耕,挥毫恣肆,可以追踪瘿瓢,其才则中原所无。”此后,弘一法师还把他与齐白石并列,称“南李北齐”。新中国成立后,李耕长期在民间以画谋生,荣任福建省美协副主席、省政协委员、省文史馆研究员。1959年,李耕国画研究所在仙游县成立,他亲任导师,为“李耕画派”培养后辈英才。

也就在同一年,人民大会堂即将竣工,李耕受命绘制以松鹤朝阳为主题的巨幅屏风画。当福建省人民政府送来最优质的丈二匹宣纸时,年届75岁高龄、早已成竹在胸的他,拈须微笑,欣然命笔,接连挥写出《松青鹤白东方红》、《松鹤遐龄》两大屏风画。接着,意犹未尽、欲罢不能的他,又增作《梅兰竹菊》四条屏。其后,他的高足、国画家兼漆艺名师张英、周秀廷等把画作携往北京,用福建传统堆漆工艺精工制成巨型木质屏风,从此,便永久端坐于人民大会堂之东大厅。

众所周知,东大厅又名国宾会谈厅,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外国元首或政府首脑并举行正式会谈的场所,而大屏风《松青鹤白东方红》就位于长条大会议桌的顶端,它在中央电视台每晚《新闻联播》中出镜率最高,久而久之,就成为举国皆知的一大国宝了。

当然,作为国宾厅的东大厅,在常人眼里,既神圣,又有点神秘。比如我,每次从它紧闭的门前轻步路过,心中都会升起一缕美丽的遐想:要是有一天,我能获准入内,亲眼看一看李耕大师的存世巨作,那该多好!

有道是“人有善愿,天必佑之”,2001年12月22 日下午,全国文艺界“两会”(指中国文联第七次代表大会与中国作协第六次代表大会)在万人大会堂刚刚闭幕,中共中央宣传部领导同志就要接见新当选的“两会”全委会委员,其地点就在东大厅。于是,我有幸与300多位文艺界同行首次走进东大厅,并第一眼就望见我心仪已久、既熟悉又陌生的《松青鹤白东方红》了。更令人喜出望外的是,我的座位恰好与大屏风正对面,距离虽甚远,却是观赏全画的最佳方位,心湖中便有一股暖流热腾腾地涌了上来。

大屏风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构图十分简洁,气势却无比豪壮,这在一般花鸟画中十分罕见。全图以金黄色的天幕为背景,高悬在画面右上角的,是一轮喷薄而出的红日和几抹鲜丽的朝霞;占据画面中心位置的,是一棵苍松的两大主干,其右干伟岸挺拔,斜势上冲,仿佛要追赶右上角初升的太阳;其左干横势平伸,并以回环交错的枝柯、繁茂重叠的松针,托起一对白羽红冠的丹顶鹤,双鹤共沐朝晖,或顺向就势,或引颈回首,皆抬头东望旭日,似欲张开双翼,翩翩起舞。显然,松青,代表健康长寿;鹤白,象征圣洁吉祥;东方红,则寓意新中国像初升的太阳,朝气蓬勃,蒸蒸日上!

李耕画.jpg

伏虎罗汉  李耕  作

然而,图中左下角还有两大团丹红的色块,因相距甚远,我目力不济,始终难以辨认。直到会议结束,我疾步趋前细加端详,方知那是盛开在山岩上的两大团红色灵芝。对此,我心中不免暗暗叫好:一来,它与右上角的红日朝霞遥相呼应,使全画的结构更加紧凑;二来,在中国古老的神话传说中,灵芝乃昆仑山上“长生不老”的“仙草”,它在此间与松鹤相映生辉,是对绘画主旨的强化与深化,也是画家对祖国万岁最美好的祝愿,堪称神来之笔!

从1959年至2019年,时代巨轮又整整转动了60年。这60年,祖国各地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但人民大会堂没变,其所展示的艺术精品,包括《江山如此多娇》《迎客松》及《松青鹤白东方红》等也都没变,因为在全国人民的心目中,它们常看常新,越看越美,是经得住时间检验,能与共和国同寿的艺术经典。在这举国欢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们理应向经典致敬,向创造出经典的文艺界老前辈致敬。

如今,李耕家乡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李耕及“李耕画派”的影响无处不在,县城的李耕国画研究所早已升格为“李耕国画研究院”;位于度尾镇中岳村的李耕故居“菜根精舍”,已修旧如旧,免费对外开放,成为远近驰名的旅游景点及学生们的写生景点;借鉴李耕人物、山水、花鸟等绘画技法用于红木雕刻的古典式家具,成为全县一大文化产业,其从业人员多达十几万。仙游县,不愧为扬名海内外的“绘画之乡”与“木雕之都”。 

辞世半个多世纪的李耕大师,倘若驾鹤归来,当欣欣然拈须微笑,挥毫泼墨,再创辉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