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17 10:07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何 池

板桥林家与台北的开发


台北板桥林家故宅


在台北开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的是祖籍漳州的“板桥林家”,其迁台始祖是龙溪县角美人林应寅,祖籍地在龙溪角美白石堡吉尚村(今埔美村)。

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吉尚村秀才林应寅迁台,居住于淡水厅兴直堡(今新庄)。林应寅凭着自己的知识开馆(私塾)授徒,是角美白石堡林姓入台第一人。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年仅16岁的林应寅之子林平侯(字安邦,号石潭)来台省父。他留台后,在米商郑谷店里当伙计,由于勤俭节约,数年间积攒了几百两银子,想自己创业,自设商号,得到郑谷老板的支持,并借给他一千两银,帮他独立经营。因经营得法,获利甚丰。之后,林平侯在芎蕉脚庄(今台北县中和市)购置田产,招佃种植水稻,开始了板桥林家在台北的农业垦殖事业。致富之后的林平侯感恩图报,要归还郑谷当年资助的银两,郑谷坚决不受。于是,他把在芎蕉脚耕种每年收入的田租送给郑谷养老,自己又与新竹的林绍贤合办全台盐务,并购置帆船,从事华南沿海和华北天津等港口的海上贸易,不几年,已拥有资产数十万。(《漳州市志》(五)?卷五十?人物)

富裕后的林平侯转而从政,嘉庆八年(1803年),援例捐纳县丞,十一年(1806年)加捐同知,先后出任广西浔州通判、耒宾知县、桂林同知和南宁、柳州知府等职,任内政简刑清,廉明勤慎,深受民众景仰。尤其自带巨资赴任,所有任上的兴衰起废诸政均由自己倾资负担,每年赔款额达数万金,成为当时贪贿成风的官场中不染恶习的佼佼者。

台湾第一园林、有“台湾阿房宫”之称的板桥林家花园鸟瞰


嘉庆十九年(1814年),大学士蒋攸总督两广,有人诬告平侯。平侯谒见总督,指陈政事,都很中肯。在了解了平侯不仅不拿俸禄,还自带巨资兴创诸多社会建设时,蒋攸十分感动,多以言辞劝慰。然而,此时平侯已厌倦官场恶习与腐败,对仕途了无兴趣。

嘉庆二十年(1815年),平侯称病辞职回台,仍居淡水新庄,把余生的主要精力投放于台北地区的开发垦殖事业。当时台北淡水经常有漳、泉族人械斗事件发生,他积极出面调停,使械斗稍息。在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他举家迁至大嵙崁(今桃园大溪镇)的三层(今福安里)定居,并兴建大嵙崁堡城墙保护家园。他向县衙申请得到土地开垦权,从福建家乡招募移民,来台北垦荒务农,垦殖事业进入发展时期。道光三年(1823年)林平侯开拓淡水荒原(今台北市一带),并把垦殖推至噶玛兰(今宜兰县)边缘地区,并出资修筑从台北至三貂岭10多里石砌道路,推动了宜兰的开发。就这样,在10多年间,林氏家族开垦出了桃园、台北等大片土地,数量达5000多公顷,成为千里米粮仓,年收租谷40多万石。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四月,林平侯无疾而终,享年79岁。葬于台湾大嵙崁三层地方。他生有五子:国栋,家号饮记;次子国仁,家号水记;三子国华,家号本记;四子国英,家号思记;五子国芳,家号源记;字号合称“饮水本思源”。 兄弟联手经商,以“本记”与“源记”合设“林本源公业”为林家商号。咸丰五年,林氏家族开始筹建板桥城,为以漳籍乡亲为主的当地居民提供了一个安身立业之所。之后,林家聘请来台讲学的闽派画坛大师诏安人谢颖苏帮助设计和兴建园林庭园(即今板桥林家花园),面积达5.72万平方米,占了当时板桥市的一大半,总共用了50万两银子,前后耗时40年,历经三代人的努力,至光绪初年方告完成,为台湾首屈一指的古式园林建筑,人称“台湾的阿房宫”。国华、国芳兄弟俩成为板桥漳州人的领袖,号称“漳州大阿哥”。

林平侯发家致富后,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为台湾地方建设和公益事业做了许多好事。在台湾曾捐助军饷2万两,朝廷论功行赏,给他加封道衔,赏二品顶戴。沈葆桢治台时,与林家建立了良好关系。林家资助政府兴办矿务与海务,先后对公益捐助总计达200多万两白银。

林家的慈善事业世代相传,到了孙辈林维源时,河南发生大水灾,维源赈豫捐了50万两白银,为此受到朝廷嘉奖,钦赐三品卿衔。他还资助台北地方创办育婴局、养济院、倡办大观义学、捐建台北城墙等。光绪十一年(1885年),刘铭传督办台湾军务,林维源又捐了50万两银子,作为中法战争后台湾防务经费,为此又受到朝廷嘉奖,授予内阁侍读,旋迁太常寺少卿。光绪十七年,林维源因主持台湾整理地籍和清赋有功,晋升太仆正卿。林维源让长孙林熊征娶了盛宣怀之女。林熊征也是林家一代名人,曾设“薇风会”,以奖学金方式资助台籍青年赴日留学。

由林平侯之长子国栋牵头,以良田十百甲设置义仓,赈济灾民;在淡水海山堡购置学田6处,将每年所收租谷140石用于资助和奖励淡水奋发攻读的同宗学子;出资重修文庙和海东书院,捐建郡城贡院、义仓及考棚,等等。

为表达不忘故里,回报宗亲对自己的养育之恩,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七月,林平侯长子国栋在祖家龙溪白石过井社(今龙海市角美镇杨厝村过井自然村内)营建“永泽堂”宗祠及林氏义庄,并在永泽堂内竖起一碑,上书“饮水思源”4个大字与宗亲共勉。他还在淡水海山堡购置良田43甲(每甲约等于内地11.3亩),作为漳州原籍本族义田,以每年收成1600石谷子作为家乡族人赈贫救灾和扶助学子的善款,并制定条规,从翌年春起施行赈助。

这一善举一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海运中断,赡赈才告结束,前后历时116年。上世纪70年代末,两岸关系解冻以来,台北板桥林家又开始每年9000元寄回故乡修缮义庄和永泽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