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3 16:56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汪 兰



 

 

 

 

木兰溪入海处,有一座鳌山,形如巨鳌探海,故名。

鳌山,本名“雁阵山”。因它地处海滨,海水退潮时,沙滩上会留下许多鱼、虾、蟹、螺等海生物,每当深秋之际,南迁的鸿雁飞临上空时,往往会留下觅食、栖宿、越冬,因数量众多,成群结队,故称“雁阵”。又因此处可登高观海,望见远航的渔船满载而归,故在新颁布的莆田二十四新景中,它被充满诗意地命名为“雁阵归舟”。

鳌山上高耸着一座七层石塔,名雁阵塔。塔顶的葫芦式塔刹,能在夜间大放光明,为进出三江口的船只指明方向,因此,它也是兴化湾的一大地标。该塔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几百年来,它成为海外游子乡情的寄托,并有诗为证:“未登唐山地,先见雁阵塔。”然而,上世纪抗日战争期间,为避免日机借此认定方向,轰炸同纬度的江西赣南,国民党政府竟然派遣一排工兵,载了两车炸药,把它炸毁了。今天,当我前来采风时,所攀登的七层宝塔,已是近年来在原塔旧址上重建的新塔了,但见它全用洁白的花冈岩垒砌,拔地而起,直插云霄,显得十分挺拔,十分壮观。据村民介绍,这是山下鳌山村村民和海外侨胞慷慨解囊,筹集数百万资金,请省设计院专家精心设计、由当地能工巧匠精心施工,才得以完成的一件石构建筑精品。工程峻工时,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王汉斌欣然命笔,为它题写塔名。

当我循塔登高,步步攀上第七层时,凭栏远眺,眼前便是一幅海天苍苍、波光闪闪、江与海相拥抱的壮丽画图。收眼俯看,山下就是鳌山村。它依山伴水,坐落在沃野平畴之上,长龙般的沈海高速公路从中穿越而过。据说,它全村人口约有6500多人,几乎每家每户都有海外亲人。

这时,与我一同登塔的姑娘眼尖,惊喜地大叫一声:“看,雁阵归舟!”我循声望去,果然,前方的海面上,有一艘白色帆船,正劈波斩浪远航归来,它的身后,拖着一条长长的银色尾浪……这时,我仿佛闻到大海的气息,清清亮亮的,一直灌进我的五脏六腑。

可惜不是秋天,我没能看到想象中的雁阵。好在近处海堤内的鱼塘间,有许多白色的鸥鹭,列队站在塘边,与蓝天白云、红楼绿树一起,倒映在波光之中,此时此刻,万物都在用自己的语言说话,我从这和谐相处的美丽中,悟出了大千世界的奥秘……

当然,风景秀丽的鳌山上,不光有雁阵塔。这里,是南宋状元黄公度的读书处,山上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雕栏一画础,似乎都与他息息相关……

黄公度,字师宪,号知稼翁,为晚唐御史、“闽中文章始祖”黄滔的八世孙,莆田城内东里巷(今城厢英龙街)人。他生于宋大观三年(1109年),早年随嫁往鳌山村的姑母攻读于鳌山。绍兴八年(1138年),公度省元,特旨免予庭试,赐进士第一(状元)。他是南宋的第四位状元,也是莆田历史上的第二位状元。发榜后,皇帝亲临光禄寺赐宴祝贺,听到黄公度在鳌山上苦读的故事,特亲笔题写“登瀛阁”三字予以嘉奖。对此,黄公度写有《赐阁题》五律两首,以志其盛,以谢其恩。另据民间传说,席间,皇帝还问状元、榜眼:“卿土何奇?”黄公度老老实实以家乡土特产品回答:“披锦黄雀美,通印子鱼肥。”而同为莆田老乡的榜眼陈俊卿则回答得更巧妙:“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如今,这一句话在莆田已是妇孺皆知的古训了。

黄公度初任平海郡节度判官兼南外宗簿,时有流民数百人涌入城内,守将疑为流寇,派兵抓捕,公度力辨其非,予以全部释放,并力主开仓赈济灾民,地方才赖以安定。面对突发事件,公度能冷静应对,妥善处理,体现了他的政治才干和爱民情怀。他也因此受到左相赵鼎的赏识,两人时有诗词唱和,结下文字之交。赵鼎因为力荐岳飞抗金,与把持朝政的奸相秦桧意见不合,被一贬再贬,最终绝食而死。公度与他素有书文往来,又贻台谏,讥切时政,因此,也遭到奸相秦桧的妒恨,从此,仕途坎坷,极不得志,在外放任满返朝后数月,就被秦桧暗使言官弹劾,将他罢官还乡。于是,黄公度又不得不回到先前读书的鳌山上。

此时,爱妻不幸病故,公度只能忍着悲愤带子女隐居,并新筑一屋,取名“逸叟林园。”其实,他一点儿也安逸、飘逸不起来,回想幼年时在此读书,他面对大海,胸怀报国之心,凌云之志;而此时读书,却是在仕途不达、报国无门之后,满肚子忧国忧民之忧患意识……

此后,朝廷又派他远赴岭南,任广东肇庆府通判兼摄恩平郡印。虽然这只是个不大的地方官,但他增学廪、择秀民,政绩斐然。据史料记载,恩平自唐贞观置郡,到这时才有人登第。再后,恶贯满盈的秦桧终于死了,黄公度这才被朝廷召回。高宗皇帝询问岭南有何弊政,公度言:“广东小郡……守臣者权官苟且,郡政废驰,民受其害。”高宗当即下诏任命黄公度为考功员外郎。可惜不久之后,黄公度就病逝于任上,年仅48岁。

宦海浮沉,仕途坎坷,英年早逝,显然,作为一个政治家,黄公度是不幸的,他的才干无法充分施展,他的生命之火得不到充分燃烧,乃至《宋史》未能把他入传。然而,仕途不幸文章幸,作为一个文人,黄公度又是成功的,他诗文词赋兼备,著有《知稼翁集》11卷,被《四库全书》收入2卷;《知稼翁词》一卷,被《全宋词》收入15首。《四库全书提要》评其“词气恬静而轩爽,无一切淟涩龌龊之志”,邑人陈俊卿称其“典重温雅,如其为人”,其词“格律森严,兴寄深远”,“自成一家”。当今,入选全国高中语文课本的《悲秋》一诗,堪称他的代表作:

万里西风入晚扉,高斋怅望独移时。

迢迢别浦帆双去,漠漠平芜天四垂。

雨意欲晴山鸟乐,寒声初到井梧知。

丈夫感慨关时事,不学楚人儿女悲。

秋天,草木凋零,原野萧条。苍凉凄清的景象,最易触动离人游子的伤感,勾起羁旅行役的乡愁。但黄公度的这首《悲秋》诗,并未凭秋色以诉离情,托秋意以写别恨,而是借秋景表达他的忧国之心、爱国之情,其格调之高远,境界之开阔,非一般诗作可比。

如今,以黄公度读书处为核心的鳌山,已开辟为鳌山风景区。区内,榕树成林,松柏长青,更有一棵棵木棉树昂首挺立。在绿阴掩映中的红砖建筑群,古色古香,美轮美奂。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雁阵宫与登瀛阁了。

其中,雁阵宫为道教名观,又名“岩浔宫”、“昭灵祖庙”,始建于唐宋之际,历代多有重修,为典型的宗教古建筑,它坐北朝南,三进,七间厢,内有五口大小天井。其大门两侧,石雕龙柱挺立,石狮子、石麒麟威风凛凛。因其历史悠久,信众广泛,千百年来,香火鼎盛,绵延不绝。

登瀛阁,正如前文所述,作为黄公度读书处,它享有高宗皇帝御笔赐匾之殊荣。如今,双层高阁的顶上,“登瀛阁”三个大字依然赫赫在目,据说,它是由黄氏裔孙仿高宗皇帝真迹所模写的。阁前,新塑一尊汉白玉雕像,年轻英俊的黄公度,面朝大海端坐,其左手扶膝,右手持一线装书卷,仿佛正聚精会神,沉醉在读书冥想之中。此时,海风阵阵,海潮声声,正伴随着他心中滔滔不息的思绪……

为缅怀黄公度波澜起伏的一生,发扬其刻苦攻读的精神,近年来,鳌山村的民众及海外侨胞,还集资在山上建立了纪念黄公度生平与创作的碑廊,增建了思贤阁、怀广庭、雁归亭、鳌山境戏台等一系列附属建筑,并与原有的雁阵塔、雁阵宫和登瀛阁相映生辉。每年农历六月十三“殿真君”诞辰,这里都要举行盛大祭典活动,并举行各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杂技表演,观众数以万计,声名远扬。

有趣的是,据村中长老介绍,鳌山上从前还有“二石一泉”的奇观。二石,指的是晒书石和月光石,一泉,指葆光泉。所谓晒书石,顾名思义,是说这里海风大,空气潮湿,书籍容易发霉,于是,爱书如命的黄公度,就经常在风和日丽的时辰,把藏书搬到一块平坦的石头上晒一晒,这块石头,就被人称之为晒书石。所谓月光石,说是有一大块巨石面海而立,表面光滑如镜,每当十五圆月夜,一轮明月从海面上升起,月光投射石上,其反光能把山下的整个村庄照得明晃晃的,就像白天一样。说不定,黄公度还能借此月光读书呢!可惜,时移世易,沦海桑田,如今,这两块奇石再也难觅踪影。

至于葆光泉,说是鳌山下原为一片天然海滩,亮晶晶的沙粒,粒粒灿若黄金。有一股清泉,如碗口般大,从中汩汩涌出,从不枯竭。宋隆兴元年(1163年),邑人进士林光朝为它命名为“葆光泉”,并刻石志之,至今石碑尚在。可惜明弘治年间,葆光泉被海水淹没。如今,乡人已对泉水遗址处进行清理,相信不久之后,这口神奇的葆光泉,能为鳌山再补回一景。

1992年,鳌山上的古建筑群被涵江区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升格为莆田市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鳌山风景区明信片由国家邮政局发行。2014年,在莆田市颁布的新二十四景中,鳌山风景区以“雁阵归舟”的雅称,斐然入选。

本文原载于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省作协“走进八闽”文化采风系列之《走进涵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