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8 22:47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苏维邦



最美小梨洋

 

苏维邦

 

 

美丽应该具有丰富内涵和鲜活个性,我带着这付审美“眼镜”走进了小梨洋。

235国道“甘国宝故里”村标左拐近1公里,快到村庄了,还是只见群山不见其屋。车在村口停下来,才发现这个小山村被两边的青山围得好紧。

群峰绿得浓烈但不单调,墨绿的是阔叶林,翠绿的是毛竹林,里边的杉树林颜色浅显,大片松树林则是绿松石那样的颜色,灰绿相间的古老柳树默默守在村边……青山深浅明暗绘出不同色彩,好像是从天边涌来的一波波绿浪,拱托着灰白基调的古村,行舟于绿洋之中。静静的山多了层次和动感。

翠峰生绿波,甘溪缓缓流,它悄悄地从村边东去,宛若一条清凌凌的玉带。在不甘寂寞的“3D”绿林护卫下,它显得那么悠闲自在。这就是小梨洋山水的哲理,就是小梨洋环境之美的个性与魅力。

青山围抱,上天着意留了一“盘”厚土给甘氏开基。一律微派闽东山村建筑,夯土为墙,伐木作梁,烧瓦遮顶,冬暖夏凉。与其它乡村有别,小梨洋四合宅院都是砖砌半月后门,容纳着别样的建筑美感。

从这儿入门,来到位于村中央的木构凉亭。始建于明末的四柱凉亭,是村民休闲的公共场所。凉亭不同别处,在于四方地面用数千枚大小不等、颜色各异的长条鹅卵石,镶嵌出“八卦方阵”,中间拼一个神龟造型。龟背左边内含3个小八卦,合计三八二十四“山”。彩龟前方安了一个大石盘,代表着“太阳”。由此,这个古亭就称为“八卦亭”。八卦亭除了寓意龟阁延龄和旭日东升之外,不知还隐含多少八卦文化?

小梨洋老人告诉我,先祖选此开基就是选中七星、月爿围抱的圆盘八卦地。

很多人都知晓浙江的诸葛八卦村。据传那是蜀国名相诸葛孔明后裔的聚居地,全村呈八卦形,村头安一口亮眼的八卦池,村里8条街巷依照诸葛亮的九宫八卦阵布设,充满玄机。如果说诸葛八卦村是诸葛家族的历史传承。那么,小梨洋村的八卦建筑文化,就是小梨洋人独树一帜的“文创”了。

这个“文创”非止于上述内容,八卦亭往东走百里,便是福建历史文化名人甘国宝的故居。两座建筑分别处于八卦阴阳两极点上,亭前石盘(日盘)为阳,国宝故居“月门”为阴,组成日月星宿九星的阴阳八卦阁,造日月增辉之势。八卦亭往下穿过古巷走13级台阶,往左登15级台阶到甘国宝故居大门,正好28级,意寓28宿。入门登9级上厅堂为9星,依然是天地太极的巧妙布局。从中可以看出小梨洋先祖对八卦文化的崇拜和镇邪通达的企望。

八卦祈愿之树,结下了壮硕果实。世孙甘国宝从八卦阴极点呱呱坠地,在八卦村习武习文启蒙,一路成长为清朝提督。他被乾隆皇帝委以重任,并两度任台湾挂印总兵,为维护国家统一、守护国门做出了重要贡献。甘国宝以虎将著称,威震边疆。同时,还是擅画指虎、通晓文墨的儒将。故居二楼几案上方,由笔者提供照片原件复制的《会魁》牌匾,作为功名成就的“文凭”,让小梨洋人感到无比光彩。显然,八卦文化给这个古村增添了一份厚重感与神秘感。

历经风风雨雨,建于明崇祯八年的国宝故居已经垣倾板腐。好在中华大地吹响了文化复兴号角,政府注资修复,民众各尽所能,倾心投入古村保护。如今,小梨洋以八卦文化为根基的古建筑群,展现出勃勃生机。而这种保护的其中一个秘籍,首先来自活态传承。位于国宝故居对面的武术馆,是甘氏传统习武的地方,如今多了一块“少林六桩梅花棍培训基地”的牌子。路过这里,不时听到练武的喝喝声和挥棍的呼呼声。省非遗传承人在悉心教授,代代接棒不断。对优良传统的敬畏和珍惜,产生了传承自觉,让呵护有了原发性动能。

村尾的土木结构、抬梁构架硬山顶的观音堂肃穆庄重,红漆大香炉烟丝袅袅,入堂膜拜的香客络绎不绝。作为始建于明庚戍年(1250年)福昭堂的组成部分,一直以来观音堂的香火十分旺盛,在周边的佛教、道教界占据一定历史地位,南宋的祭祀观音诞辰习俗延续至今。特别是僧人与道士共同主持法事的做法,传递了教派的和谐之声和民间习俗正能量。

观音堂时见甘国宝祖辈的身影与牵挂,国宝小时候顽皮聪慧,甘亨贵夫妇望子成龙,便寄名(民间拜干娘习俗)于观音佛。观音果然灵验,“培育了”这位历史文化名人。由此,小梨洋人尊称观音为观音佛母,每年农历2月19日观音祭祀活动,成为屏南重要的民俗文化节。以民俗为衣钵的传承续脉活动,让古老的建筑焕发了青春。

我们发现,活态保护就像一只无形的手臂,推动小梨洋这艘“八卦之帆”乘风破浪驶入新时代。然而,跟许多古村一样,面对汹涌澎湃的商品经济浪潮,小梨洋也遇到了两难抉择。关起门来守护“古董”,守门也得有经费,“源头活水”从哪里来?唯利是图做生意,毁掉老祖宗容貌断掉传统文脉,不孝子孙又怎能担当得起?或许是八卦文化培育了小梨洋人的思辨和思变能力,我这样猜测,他们可能是循着八卦阴阳互斥互存互生的定律,把好方向之舵,驾驶“梨帆”融入市场商潮。瞄准乡村旅游目标,打出保护性开发的组合拳

我们欣喜地看到,不长时间里,小梨洋捧回了重量级的《国家AAA旅游景区》牌子,村民紧锣密鼓地依照标准,落实各项服务配套。拓道路,烹美食,修民宿,建平台,立标志……

村尾老祖宗留下的八卦地上建起了国宝公园。如果说,古村是小梨洋建筑与历史文化群雕。那么,国宝公园便是群雕面前的盆景,精致而温馨。绿树为伞,青草铺毯,红花点缀,荷池莲莲。公园四周绿树簇拥,村后清溪逶迤而来,与甘溪牵手交融,呼出一股股山水灵气。东边的魁星阁红柱飞檐,里面装满顽皮小国宝举箭射瓜、诗书启蒙的故事。对面一排甘国宝文化长廊,可以尽览小梨洋历史人文和新时代“文创”。穿街走巷,累了,在公园驻足歇息,与小梨洋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来个心灵对话。

公园边上,绿油油的果树一波接一波,时而可见村民身影,在艳阳下挥锄剔草。休闲农业在小梨洋方兴未艾,农民合作社的百亩芙蓉李已挂初果,数十亩蓝莓5月采摘时供不应求。公园腹地是村庄一重山,北面大棠休闲农场员工干得热火朝天,这个以传统文化与现代休闲旅游共生为理念,集自然山水观赏、休闲度假养生、农业高新技术转化和培训教学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作为乡村旅游休闲的延伸,陆续引来各方游客。高处3条红绿黄多彩滑草道,男男女女飞滑直下,发出阵阵刺激的尖叫。依山而建的十八弯车道,自驾的卡丁车“突突”绕跑,沿途尽情欣赏农场的美丽风光。池边垂钓体验着一个又一个慢生活中的期待。提篮采摘,不仅在品味“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生活真谛,而且品尝到了“万果之宗”翠冠梨的色肉美感……

东面的国宝山庄,在绿树掩映之下,白墙蓝瓦的建筑透露新鲜的现代气息。这里食宿游教样样具备,一盘美食尽显地方特色,让人垂涎欲滴。国宝山庄是动与静的哲理课堂,静则只闻蚯鸣声,动则漂流戏激浪。娴静的甘溪,此刻被唤醒了。一叶“扁舟”晃晃悠悠,牵出多少人与自然难以割舍的情怀。

以古村为中心,两翼拓展兴业,飞上乡村旅游的蓝天。我感觉到,小梨洋人打出的梅花棍套路里,分明隐含了一个新创的“棍式太极神功”,他在持续地发力,要让最美休闲乡村、国家AAA旅游景区更加靓丽。这不,当我离开小梨洋时,村头路边的茂密森林里冒出了阵阵欢声。原来是村民因地制宜,刚刚建立的“丛林穿越”体验基地。看来,小梨洋的好戏还在后头!

(本文原载于《走进“八闽旅游景区”·屏南》)